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行为与证券市场波动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我国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行为和证券市场波动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正确认识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及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政策取向具有重要意义。证券投资基金股票投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证券市场的波动,成长型基金对股市波动的影响较大,而平衡型基金具有降低股市波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证券投资基金稳定市场功能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关于证券投资基金在资本市场的功能定位问题,是2000年理论界和证券界关注的一大热点。本文试图运用实证的方法,对证券投资基金稳定市场的功能作一探讨。当然,证券投资基金的管理公司属于企业的范畴,它没有稳定市场的义务,因此,我们不能从义务和责任的角度出发来探讨证券投资基金稳定市场的功能,而只能从投资基金的运作特点看它是否起到了稳定市场的作用。证券投资基金对证券市场的稳定作用,不能简单地以股指或股价大致维持不变或不发生波动起伏来判断。投资基金同绝大多数投资者一样,都是通过市场波动和资本利得来获得收益的,但这并不表明投资基金从本质上就不希望股市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3.
作为机构投资者中坚力量的证券投资基金,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规模不断扩大,虽然我国现有的证券投资基金都是封闭式基金,但在中国证券市场特定历史发展时期,其积极作用日益明显,对市场的投资价值趋向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长期向好和管理层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  相似文献   

4.
张秋丽 《经济论坛》2011,(7):119-121
随着证券投资基金规模的不断壮大,证券市场受到了证券投资基金的影响,政府对证券投资基金的扶持与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对其在证券市场中的作用寄予厚望。越来越多的证券投资基金进入证券市场,使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证券市场模式日益多元化以及以场外市场为主的证券市场价格变化趋势更加复杂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机构投资者在我国资本市场上的不断壮大,其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也日益加深,这种影响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体现在机构的各种行为对市场稳定性的影响上。本文以2004~2010年证券投资基金的数据为例,从宏微观两个层面分别采用时间序列模型脉冲分析和面板数据分析的方法对机构持股与股市波动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基金持股并没有起到稳定股市的作用,反而加剧了股市波动,这种加剧在大盘下行时体现得尤为明显;基金持股对市场的波动性反映不敏感。  相似文献   

6.
投资基金稳定了股市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广泛宣扬证券投资基金的积极意义和作用,一些国际知名证券人士及研究机构也竭力向我国政府推荐发展共同基金这条道路。他们共同的理论依据是,发展证券投资基金可以改善证券市场投资人结构,抑制过度市场投机,从而实现证券市场尤其是股市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由此,国家证监委1997年11月出台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其中明确指出,“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是发展证券投资基金的主要宗旨。在这种背景下,新的证券投资基金陆续发行上市,截至2000年5月,已成立25家新型的基本符合国际惯例的证券投资基金。可以说,我国股市监管者对其寄予了厚望。但是我们看到,两年来中国股市依然动荡不已,1998年沪深两市波幅分别达36.4%和42.2%,而1999年则分别达到了67.6%和71.6%(见表1)!人们不禁要问,证券投资基金真的起到稳定股市的作用了吗?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此进行实证分析,同时对影响证券投资基金功能发挥的各种因素加以探讨,最后给出我们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0年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得到迅猛发展,对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的规划壮大与结构调整具有一定影响,但近期其发行出现趋冷迹象,表现出机构投资者超常规发展面临困境。针对制约证券基金投资者超常规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贾伶 《经济研究导刊》2014,(4):131-131,145
证券投资基金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规模的扩大,其投资行为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也日益加深,对羊群效应在内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陆一 《资本市场》2007,(1):48-50
<正>随着政府监管机构的“超常规”推动,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主体的多元化机构投资者队伍正在发展壮大。政府监管部门对于发展机构投资者,经过了多年“超常规”的努力之后,伴随着2005年中国股市的熊牛逆转,终于在2006年末,在中国的证券市场上真正确立了市场对机构投资者的认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在12月7日发生,一个发行日募集约400亿!嘉实策略增长基金创下基金业发行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10.
1.影响证券市场规模。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条件下,证券交易税税负的高低通过影响交易成本而引起证券价格变动,由此影响投资者数量,影响投资者购入证券的数量和品种及证券市场的币值总量。开征累进的证券所得税,在成熟的证券市场中,具有自动调节证券市场规模的“内在稳定器”作用;而在不成熟的证券市场中,有强烈的抑制股市上涨或促使股市下挫的紧缩效应。  相似文献   

11.
中国A股的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否降低市场波动这一问题一直存在诸多争论,本文使用了2010—2015年的A股基金和基金管理公司持股的数据,分析了机构投资者中的基金持股与股票价格波动的关系。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发现:由于止损机制的存在,我国市场中的证券投资基金只能承受有限的噪音投资者风险。整体而言,证券投资基金持股能够降低市场的波动性,对于波动率较高的股票,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与价格波动水平成正向关系;对于波动率较低的股票,基金持股比例与价格波动水平则成负向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在借鉴既有文献的基础上,基于整体、时间和机构投资者类型三大维度,本文探讨机构持股对国有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本文的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有效约束国企过度投资行为,并且证券投资基金的约束能力相对其它机构更好。同时在不同的外部市场条件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过度投资的约束存在区别;在2004~2007这一阶段,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过度投资的影响与2008~2016阶段有本质的不同;不同机构投资者对国有企业过度投资的治理作用存在异质性。本文的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过度投资治理作用的发挥依赖于外部市场环境,同时证券投资基金相对于其它机构更能起到积极型投资者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机构投资者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机构投资者是指拥有大量资金投入股市的机构大户,它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机构;另一类是从事集体投资的各种投资基金。从国外证券市场的发展看,机构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机构投资者扩大了证券市场的资金来源,增加了资金供给,为市场的扩容、发展开辟广阔的前景我国证券市场处于发展初期,规模较小、资金短缺使市场均衡地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从证券市场的长远发展来看,市场总归要发展,更多业绩良好的企业需发行股票来筹集资金,…  相似文献   

14.
本文借鉴Sias(1996)的研究方法,利用2002年至2007年期间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流通市值和价格季度数据,对中国股票市场机构投资者与股市波动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行为导致了股票市场一定的波动性.  相似文献   

15.
新兴证券市场市盈率问题的统计研究田皓市盈率是衡量股票投资价值和管理层据以调控股市的重要参考指标。科学地界定市盈率及其变化,是对证券市场实施有效监管的重要内容,也是投资者进行理性投资的基础。然而,由于市盈率的统计方法上的固有缺陷及近年来忽视对新兴证券市...  相似文献   

16.
基于修正的GARCH事件模型,本文选取五个关键时间点作为事件窗口,通过事件研究考察机构投资者对我国股市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进入与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加剧了我国股市的波动性。在上海证券市场上,股权分置改革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最大;在深圳证券市场上,开放式基金的进入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最大。保险公司的进入对沪深两市波动性的影响最小,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行为金融视角下中国证券市场投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焯华  黄珂 《技术经济》2009,28(11):66-70
本文根据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代理关系下的有限套利模型和行为资产组合理论,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我国基金投资收益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代理关系和心理账户对证券投资基金的收益影响显著;对于基金的代理人——基金经理而言,建立有效的基金经理人信用评级制度有利于培养优秀的机构投资者,同时可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掌握全国社保基金的股票投资对中国股市波动风险的作用效果与机制,有助于明确中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的方向,为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方向提供经验依据。从信息溢出效应与机构投资者专业化效应两方面对社保基金降低微观个股和股市整体波动风险的效果与机制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从信息溢出效应的角度来看,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股市作为利好消息,能够在短期发挥“股市稳定器”的作用,但未能产生长期信息溢出效应;从专业化效应的角度来看,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组合的配置行为注重股票的盈利性和成长性,但对分红能力和安全性的择时能力需要提升;全国社保基金未能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程度和外部监督渠道降低股市整体波动风险。从信息溢出效应的角度,应拓宽资本市场长期资金来源。从发挥机构投资者专业化优势的角度,应重视股票分红能力和安全性,并发挥信息优势与外部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2003年底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的正式出台以及证券投资基金规模的不断扩大,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行为对证券市场直接的和间接的影响日益加深,对于包括羊群行为在内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先介绍了羊群行为的概念与产生的机理理论,并对这些机理理论进行了简要的评论。然后从多个方面来分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的成因和造成的影响,最后结合中国目前证券市场的现状对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提出合理化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机构投资者的崛起和快速发展.现阶段,以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保险公司等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正在成为证券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在我国证券市场上,机构投资者凭借其强大的资金实力和信息技术优势,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市场势力,在资源配置、股票价格机制和股权制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强大的市场势力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利器,在目前的投资实践中,我国的机构投资者由于各种原因,投资趋同化严重,再加上市场操纵、内幕交易、利益输送等异化行为,严重地阻碍了股票市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