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农业总体生产力虽然明显提高,但由于开发与治理不够协调,致使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局部有所改善、总体仍在恶化、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例如,近年来我国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土壤质量下降,我国大约有1/3的农田受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流失面积达180万Km2,沙漠化及沙质荒漠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18.2%;水资源日益减少,地下水位严重下降,水资源危机不仅影响到了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2.
姜妮 《环境经济》2006,(6):21-27
"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本";"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荒漠化作为土地退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一个代表全球性环境恶化的严重问题.它能摧毁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威胁人类社会发展的空间,威胁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为了唤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联合国大会把2006年确定为"国际沙漠与荒漠化年";为了配合这一行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把"沙漠和荒漠化"作为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重的国家之一,严重的土地荒漠化、沙化威胁着我国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防治荒漠化一直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对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防治荒漠化首席专家卢琦博士.  相似文献   

3.
我国荒漠化防治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拓 《发展研究》2009,(3):65-68
一、荒漠化的现状及危害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所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我国荒漠化面积263.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27.46%。主要分布于新疆、内蒙古、西藏、青海、甘肃、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中国跨世纪的战略选择。土地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和主要生产要素。我国人均土地面积还不及世界平均数的14%。人均耕地1.4亩,不足世界平均数的1/3,仅相当于澳大利亚的1/34,加拿大的1/20,美国的1/8。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土地的需求量也会不断增长。所以,加强土地管理,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优化配置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5.
刘敏  包钢 《经济问题》2007,330(2):119-120
土地荒漠化是山西省当前面临的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不断扩展的沙化土地和日趋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得山西省的生态环境越来越脆弱、恶劣,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山西省荒漠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出发,通过对山西省荒漠化经济损失分析,提出相应的荒漠化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荒漠化治理世界领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地球荒漠化现象被称为"地球上的癌症",是全球生态治理问题中的难点。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相关地区大部分处于农牧交错带、草原牧业带、半干旱农业带区域,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为了根治这一生态难题,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加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以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在荒漠化治理中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称赞。联合国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七次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将中国荒漠化治理取得的成效作为全球样本向世  相似文献   

7.
一、宁夏发展的主要障碍──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 1.荒漠化形势严峻。荒漠化是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在风力侵蚀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双重作用下形成的草原、耕地和林地退化的过程。宁夏是世界上荒漠化问题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宁夏地处大陆腹地,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气候干旱,土地承载力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先天不足。建国50年来,人口激增,人类活动空间缩小,过度放牧、垦植和乱砍滥伐及发菜、甘草的无度滥挖,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这已成为宁夏地区发展的主要障碍。 2.水资源加速枯竭。水资源枯竭是宁夏发…  相似文献   

8.
2012年6月17日是第1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2012年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的主题定为"土地滋养生命——携手遏制退化",旨在唤醒社会公众对土地与生命关系的清醒认识,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和鼓励公众参与,形成防治荒漠化的自觉行动,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相似文献   

9.
泰国享有“东南亚粮仓”和“世界米仓”的美名.是亚洲惟一的粮食净出口国和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之一。泰国的稻田共计1078万公顷,约占泰国土地总面积的1/5,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2;从事水稻生产的农户400万户,占农业总人口的3/4。稻米年产量近3000万吨,占全球稻米总产量的7%~9%;年出口量为700万-1000万吨之间,占世界稻米贸易总量的25%~35%.是世界第一大稻米出口国。泰国大米种植有5500多年历史,但出口大米历史不过百年,泰国在短短几十年内便成为世界米市无可匹敌的霸主,其中的原因值得探究,其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治理沙化土地2050万公顷,12%的沙化土地得到了治理,荒漠化防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国家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荒漠化是我国当前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推动了荒漠化防  相似文献   

11.
马凯 《经贸实践》2004,(12):23-24
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1/4、1/5、1/10和1/22,铁、铜、铝等重要矿产的国内保障程度低,资源供给不足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2.
前 言 土壤荒漠化是新世 纪全球共同面临的生态 问题。沙化面积不断扩 大,除自然气候因素外, 主要是人为造成的,其 中盲目开垦、过度放牧、 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 等是根本原因。据统计, 由于人口的增长和无节 制的消耗,每年约有15 万平方公里的热带雨林 从地球上消失。 土地沙化不是发展 中国家特有的产物,包 括美国在内的18个发 达国家同样面临着日益 严重的荒漠化问题。全 球25%的陆地面积,即 36亿公顷的上地已被沙 漠吞没,其中包括全球 73%的牧场、47%的雨养农田和30%的灌溉耕地。 沙尘暴的产生起源于强劲的…  相似文献   

13.
胡涛 《经济论坛》2004,(24):139-140
根据联合国(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数额从1990年的1.7万亿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6.6万亿美元,约占全球直接投资总额的90%以上。目前6.5万家跨国公司在全球大约有8.5万家子公司,这些外国子公司约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10,世界出口额的1/3。如果考虑到全世界范围与非产权相关的跨国公司活动(如国际分包特许经营合同制造商等),跨国公司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4.
学术界普遍认为,土地荒漠化是引发沙尘暴的罪魁祸首,但专家们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土地荒漠化只是沙尘暴形成的一个主要因素,真正让沙尘天气、少尘暴增多或减少的决定因素,是大气环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新疆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面临着几个突出的生态问题。一是全疆荒漠化土地面积达7692.1万公顷居全国之首,占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46%。二是沙漠面积占全疆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而且愈来愈有沙进人退的倾向。三是全疆次生盐溃化的土地面积占现有耕地的1/3,还有弃耕荒地1031万公顷,其中大部分是盐碱地。四是号称养羊大省的新疆。70%的羊在山区饲养,超载过牧,造成一亿亩草场严重退化。五是工业废水污染,全疆年排放废水量大约为两亿吨,半数以上集中在城市……但是如果我说,这些老大难问题可以让芨芨草去解决一部分,您能够相信吗?  相似文献   

16.
土地荒漠化是人类面临的严重问题。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荒漠化治理要确立保护环境与农牧民生存需求和增加收入愿望相结合的新治理思路,构建多元化的治理开发主体,大力引进现代企业运作方式,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17.
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联合国确定了以“改良四方土壤,造福天下众生”为主题的宣传口号,旨在诠释荒漠化与民生福祉的关系,鼓励人们积极投身荒漠化防治工作,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维系和拓展人类生存空间。作为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通过工程治理等措施,荒漠化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8.
我国面临的荒漠化严峻形势在西部开发的12省区中,大部分省区面临荒漠化的危害和威胁。国家林业局近年来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全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中,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和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的主攻目标都是防沙治沙,这两大工程覆盖了全国90%以上的沙化土地。然而,我国沙化土地“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态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沙化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据统计,1999年,我国沙化土地总面积为174.31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8.2%,目前沙化土地的年扩展速度高达3436平方公里。土地荒漠化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发布的《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迄今全球跨国公司已达6.5万家,它们的子公司约有80万家。2001年其设在国外的分支机构雇员约有5400万人,销售额达19万亿美元,跨国公司的国外分支机构目前分别占全球GDP的1/10和全球出口的1/3。跨国公司跨国直接投资已占全球跨国直接投资的  相似文献   

20.
遏制荒漠化     
蔡亚林 《经济月刊》2008,(2):132-134
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达263.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一;沙化土地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