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关键控制点”审计法□一兵□众所周知,过去的那种对企业所有的会计凭证、帐簿、报表作全面的审查核对来判明其真实性与合法性的详细审查方法业务量大,需时较长,费用较多,大大地违背了审计的成本费用原则。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在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中...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企业规模的不断膨胀,以测试内部控制为基础的审计模式变得十分复杂,以评估企业风险为基础,重点测试高风险领域的高风险业务的风险导向审计应运而生。风险导向审计认为,风险是企业发展的驱动力,内部审计应把关注的核心转向风险,注重企业现在和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刘素合 《中国审计》2003,(13):62-64
在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中,南京特派办采用数据库连接件与被审计单位会计数据库直接连接的方法,现场编写计算机语言,直接运用计算机对总行本级财务状况进行审计,取得了较好的审计效果。分析建模(一)核实汇总报表由于此次审计是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因此核实其任职期间汇总报表、上报年终决算报表的真实性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在深入了解中行会计核算程序和规范的基础上,审计人员充分利用中行的汇总电子报表数据、并表单位电子数据,基本思路是:●核实各并表单位及汇总的电子数据报表与纸制数据报表是否一致;●运用计算机将各家并表单位的电子报表…  相似文献   

4.
一、目前影响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问题及原因 1.传统审计模式及审计方法,影响审计质量。由于经济责任审计时间跨度大,被审计单位资料多,传统的审计模式已不能适应审计要求,必须更新审计模式。传统的以财务收支审计为重点、就事论事的审计模式,应转变为以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财务收支审计与重大经营决策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并重的审计模式。另外,审计方法选用是否得当,  相似文献   

5.
内部控制测评在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部控制是伴随长期管理实践而发展起来的组织内部管理机制。由于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扩大、内部职能部门的增多、经营活动多样性复杂化,使得内部控制更加系统和完善,20世纪中叶内部控制首次被作为一个完整概念提出。内部控制与审计之间存在内在关系,一方面,内部控制的发展推动了审计技术方法的重大突破,促使审计从详细审计发展成为以评审内部控制为基础的抽样审计,从而提高了审计效率、审计质量;另一方面,审计方法的演变又进一步有力推动了内部控制的发展,通过审计使内部控制不断完善,从而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可见,审计中对内部控制进行测…  相似文献   

6.
一年二度的上市公司报表披露,是投资者全面了解公司信息的重要途径。随着证券市场的扩容,上海公司数量进一步增加会使年上市公司报表披露量更为扩大,上市公司报表披露过到集中所带来的不便可想而知,另外,每当年报审计期间,会计师事务所也不得不集中人力物力,以争取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服务公司的报表审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国有企业年度报表也需要注册会计师审计,再加上对中外合资企业等其他企业的年终审计,大大加重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年终审计业务量,如此集中的业务量不可避免地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笔者认为,上市会计报表过于集中对会计信息的质量、使用以及审计具有一定的影响,这种局面应有所改变,造成这种局面与我国会计准则中会计分期准则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7.
内部控制要素的发展变化及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姚慧 《审计月刊》2006,(5):13-15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产物,而内部控制的产生和发展,促使审计从详细审计发展成为以测试内部控制为基础的抽样审计。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时,首先要研究与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这是现代审计的重要特征。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变迁和企业组织结构的重整,以及外部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企业内部控制要素及其构架也随之不断发展和变化。而内部控制要素的发展必定会对传统的审计模式提出新的要求,促进审计技术的革新与完善。(一)内部控制两要素阶段1949年,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  相似文献   

8.
在第二轮承包即将到期之际,厂长(经理)离任审计中的资金增减审计不容忽视。第一轮厂长(经理)离任审计,只注重企业的亏损和潜亏,对离任厂长(经理)任职期的资金增减情况触及较少或没有触及。这对厂长(经理)离任审计缺少全面性。因此,在开展离任审计时,其企业资金增减应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进行审计,只有这样,离任审计才能更加全面。资金增减审计的方法是以资金平衡表为基础,核实对比离任厂长经理任、离前后的资金来源,占用增减值。一是核实任离前后时点资金来源、占用各组成内容;二是在核实的基  相似文献   

9.
一、实施实质性检查应把握的重点(1)查审计所属期财务决算报告。重点查项目及金额与总分类账是否一致;报表反映的资产负债损益状况与企业实际情况是否相符,有无应合并报表而未合并报表的漏报或虚报问题;审计所属期间相关年度的年末指标与年初指标是否衔接;报表间有勾稽关系的指标有无不正常现象等。(2)用询证法查银行存款、对外投资、债权债务、委托外单位代为保管的物资的存在性。询证方法:第一种是审计人员直接到有关单位询证或审计组向有关单位发函取证;第二种是要求被审计企业发函询证或采取其他方法核实有关账项的真实性。询证比…  相似文献   

10.
黄琳 《新疆审计》2006,(6):54-55
20世纪30年代以前,经济业务比较简单,账项导向审计盛行;20世纪30年代中期,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经济业务量的不断上升,制度导向审计取而代之;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注册会计师为被告的诉讼案件持续增长,负责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承担了数额庞大的赔偿。面对现代社会高风险的压力及社会公众对信息需求的不断扩大,一种新的审计模式一风险导向审计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1.
范胭脂 《企业导报》2011,(2):137-138
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工作的传统审计项目,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经济责任审计的技术和方法由以前的详细审查会计资料发展到现在的对内部控制的符合性测试、对会计报表反映内容的实质性测试等,针对不同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由于企业所属的行业不同、规模不同、生产工艺不同、经营模式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审计技术和方法,根据多年的审计工作实践,谈谈在经济责任审计时通常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郑石桥 《会计之友》2021,(7):156-160
审计取证模式是政府部门财务报告“怎么审计”的核心内容,文章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关于政府财务报告审计取证模式的理论框架。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审计如果选择合理保证业务,则采用命题论证型取证模式;如果选择有限保证业务,则采用事实发现型取证模式。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审计中的财务信息审计,如果采用命题论证型取证模式,则能对财务信息整体是否真实形成结论,审计过程由命题分解和命题验证两个过程组成;如果采用事实发现型取证模式,核心问题是寻找和报告财务信息中的错报,审计过程包括数据分析、疑点核实和结果汇总。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如果采用命题论证型取证模式,则能对内部控制整体有效性形成结论,其审计过程包括命题分解和命题论证两个逻辑过程;如果采用事实发现型取证模式,核心问题是寻找和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审计过程包括确定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重点领域、控制测试和汇总审计结果。  相似文献   

13.
所谓风险基础审计,又称风险导向审计,是指以审计风险为基础,通过对审计风险的全面控制来实现审计目标的一种审计模式。一、风险基础审计产生的历史背景1.在社会经济环境方面: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经济关系变得愈益多元化和复杂化,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其经济业务事项愈益繁多且复杂。2.在社会对审计服务要求方面:人们所关注的既包括差错又包括舞弊行为,要求审计人员对被审单位所编制和提供的会计报表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发表审计意见,并加强了对审计人员责任的追究。3.在审计职业界方面:随着社会公众对…  相似文献   

14.
浅谈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江苏东台市局易佩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以下简称会计报表审计)的业务量已越来越大,已由对外资企业会计报表的审计发展到对内资企业会计报表的审计。当前,审计中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属性抽样是指在精确度界限和可靠程序一定的条件下,为了测定总体特征的发生率而采用的方法。属性在哲学中指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性质。在审计中这种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性质常被规定为会计和有关经济业务中的错误。现代审计是以对内部控制制度测试和评价为基础的审计。属性抽样,一般是利用一次抽取的样本审核结果,推断总体错弊发生率,以证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地执行,并同以前比较,核实其内部控制制度正在改善还是在恶化。所以,被称为符合性测试方法。要测定样本结果,首先必须确定样本数量(又称样本规模,统计学中又称样本容量)。样本数量的确定一般可从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企业内部审计以财务审计为基础,与国家审计的着眼点不同,一是揭露违纪问题,促进公司及所属单位主动纠正,避免受罚;二是对资产进行定期盘点与审计,保护企业资产的完整性;三是审计所属单位实现效益的真实性,确保资产的保值增值。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常规的审计方法、方式已不适应大企业内部管理监督的需要。在管理层次增多,控制跨度增大,经营活动分散的集团公司里,开展内控制度评审势在必行。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自我约束的一种机制。如何正确测试、评价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性和有效性,我们根据企业  相似文献   

17.
对企业内部控制实施审计,然后据以确定抽查审计的范围和重点,是当前在项目审计中所广泛采用的审计方法。本文就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几个问题谈些肤浅的看法。 一、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目的 传统的审计工作,普遍采用详查法。这种方法,对于企业规模较小,经济业务比较简  相似文献   

18.
一、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 (一)会计责任 根据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被审单位的会计责任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随着企业规模、业务量的的逐步加大,交易处理越来越复杂,财务部门在会计核算程序上可能发生的错误、舞弊现象也逐步增多。因此,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保证企业有效运营。  相似文献   

19.
一、审计方法的历史演进(一)从详细审计向抽样审计演进详细审计就是对全部资产进行清查,对全部账目进行检查。早期的审计普遍采用这种形式,这是与当时的经济环境相适应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会计业务越来越多,详细审计的适用范围也就越来越受到限制,抽样审计随之产生。抽样审计是将客户的全部经济活动作为一个总体,从中抽取一部分,依会计凭证、账簿到报表进行逐一核对,并依据样本审核的结果推断总体的情况,对客户的财务报表提出意见。同时,随着管理理论的现代化和管理手段的科学化,经济组织的内部控制制度日趋完善,能够起到…  相似文献   

20.
陆立丽 《活力》2011,(12):155-156
全球经济的发展兴起了企业合并浪潮,合并财务报表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合并报表合并范围发展变化的进行比较。我国新颁布的企业合并与合并财务报表会计准则,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有益经验。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规范了会计处理方法,顺应历史潮流,运用修订的实体理论编制合并会计报表,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增加信息的有用性,以实质控制为基础,将全部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使合并报表信息更全面和完整,是我国会计审计史上的里程碑,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