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保护耕地 ,许多地方普遍树立了“基本农田保护碑” ,然而 ,近来笔者发现 ,不少地方在被保护的基本农田里或建房修路 ,或筑坟栽桑 ,或租给商家 ,谋取眼前利益 ,致使基本农田被占用 ,基本农田保护碑几乎成了摆设。土地是农业之本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资料。我国人均耕地占有率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率的40 % ,不少地方人均耕地占有面积甚至低于联合国粮食组织确定的 0 .8亩最低警戒线。我国用占世界耕地总面积 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 2 2 %的人口。耕地已是“寸土寸金” ,而且每年仍在以数千万公顷的速度锐减。1 990年仅农村居民点建设…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比较缺少的国家。目前全国人均耕地不足1.4亩,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0%。据统计,1957年至1985年的28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净减少2.24亿亩,平均每年净减少耕地800万亩,而同期全国人口增加4亿多,人均耕地由1949年的2.7亩减少到1985年的1.38亩。  相似文献   

3.
叶依广  曹乾 《农业经济》1999,(10):26-27
一、我国耕地的现状和危机1、人均耕地少。我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约144亿亩,现有耕地约20亿亩,而人均耕地只有1.66亩,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17亩),更低于加拿大(26亩)、美国(11.43亩),甚至低于印度(2.97亩),而且,我国已有666个县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警戒线,其中有463个县低于0.5亩,占全国县(区)总数的23.7%。更为严重的,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在不断下降。据统计1986—1995年全国耕地净减少2899万亩,年均减少耕地…  相似文献   

4.
(一) 沈阳市的农业发展,在全省、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以一九八二年为例,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4.2%,居全省第一位。耕地面积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11.1%,居全省第四位。人均耕地1.19亩,低于全省人均耕地1.54亩的22.7%,低于全国人均耕地1.47亩的19.1%。而粮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一个人均土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土地总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其中耕地9933万公顷,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0.3%。土地资源的特点是:土地利用差异明显,山地多、平原少,耕地比重小;土地绝对数量大,人均相对量小;难利用的土地多,耕地后备资源少。这就迫使我们在农业发展战略选择上,必须重视土地资源。据统计,在发展中国家每公顷土地养活1.8人,发达国家每公顷土地养活4人,而我国每公顷土地至少要养活12人,是发达国家的3倍,是发展中国家的6.7倍。目前,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本世纪末,中国人口将达到13亿,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还要减少  相似文献   

6.
我国渔业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仅及世界人均耕地的1/3,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耕地资源的不断减少,要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矛盾非常严重和突出。渔业资源作为农业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是确保我国食物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食品源,因此,研究我国渔业资源现状、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对策就显得非常急迫和重要。  相似文献   

7.
一、历史证明非科技手段在促进粮食增产、确保粮食安全尽管已起过一定作用,但未来所能发挥的作用将会很有限(一)土地资源的使用已到了极限。我国的陆地资源现状令人忧虑,我国内地人口已经近13亿,人均陆地面积只有0.008平方公里,仅占世界平均人均陆地面积的1/4,耕地面积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7%,但却养活了世界上1/4的人口。据国土资源部统计数字表明,1996年我国耕地面积为19.51亿亩,2003年下降到18.51亿亩,短短七年就下降了整整1亿亩,2004年耕地面积仍然在减少。从发展的角度看,耕地减少不可逆转,土地已不堪重负。一是生态破坏严重,退耕还林、…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总数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5%,而耕地却只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7%,“八五”期间前四年平均减少耕地500万亩,现全国人均耕地1.199亩,已有三分之一的省市人均耕地不到1亩,“九五”期间年增人口仍将在1300万以上,按人均每年占有粮食750斤计算,1300万人口每年需要增产100万斤的粮食,增幅比10年前提高一倍。经有关部门予测到2010年国内需求粮食总量为7亿吨,而实际生产能力为5亿吨,缺口为2亿吨,玉米、水稻将出现短缺。为此,国家向全国提出到2000年粮食计划新增1000亿斤,并要求“九五”期间,东北三省粮食增产300亿斤以上,其中黑龙江省为150亿斤,吉林省为100亿斤,辽宁省为50亿斤。1995年7月省委七届四次全会,作出把黑龙江建设成全国最大的商品战略后备基地和农业强省的决定。计划到2000年,使全省粮食总产在1994年的基础上新增150亿斤,达到650亿斤左右,占全国新增产量的15%,到2010年全省粮食总产将在1994年基础上新增500亿斤,达到1000亿斤左右,占全国新增产量的25%。  相似文献   

9.
开发人力资源 发展农村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 ,人均耕地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3 ,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目前是用占世界 10 %的耕地养活占世界 2 2 %的人口。 2 1世纪的中国将面临着人口不断增长 ,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局面。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中国的农业将受到巨大的冲击。同时 ,也给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的农业既面临着人口与自然环境的压力又面临着国际经济激烈竞争的局面。实施“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 ,以开发人力资源 ,作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方式 ,走知识化农业的发展道路是我们切实可行的选择。(一 )发展农村教育 ,开发…  相似文献   

10.
日前,国土资源部有关方面汇总的情况表明,我国土地资源面临10大问题。一、总面积世界第三,人均占有居第120位。全国人均土地、人均耕地、人均有林地和人均草地分别为12.6亩、l.59亩。1.6亩和38亩,比世界同类指标少60%-80呢。二、人均耕地少。现有耕地19.5亿亩(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人均1.59亩,不及世界平均水平(3.75亩)的43%。三、山地丘陵多,耕地总体质量差。土地面积中,山地、高原和丘陵占69%,分别为33%、26%、10%;盆地和平原只分别占19%和12%。四、东西部资源匹配失衡。东部地区占全…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均耕地仅占世界平均数的27%,土地资源十分宝贵。浙江省上虞县对杭州湾南岸的滩涂,经过多年努力,先后已围垦9个丘,计16.31万亩。不仅使全县耕地从1969年的55.26万亩增加到现在的60.76万亩,而且累计创造出总产值3.5亿元。这充分证明开发利用海涂资源是一项“造福后代,受益当前”的伟大事业。但  相似文献   

12.
我国耕地资源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耕地数量的变化 1949年我国耕地为14.68亿亩,人均2.7亩。1957年耕地面积为16.77亿亩,人均2.59亩。以后,由于经济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加之人口猛增,到1989年耕地面积已减少到14.35亿亩,人均仅有1.3亩。40年中人均耕地减少了一半,我国已有1/3的省人均耕地不足1亩(主要是在气候、水资源优越,劳力资源丰富,技术水平较高的南方)。自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来,耕土面积急剧减少的势头得到控制,全国耕地年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问题的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当前的形势和问题当前我国耕地所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①我国耕地资源偏少,人口数量庞大,长期以来,存在着耕地每年锐减数百万亩,人口每年猛增1000多万逆向发展的严峻态势。人均耕地占有量不断下降,已逼近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OS亩的临界线,人地矛盾的关系日趋紧张,“吃饭问题”始终存在着巨大的压力。②我国的城市、城镇大多建立在平原、河谷或地势平坦地区,周边都是良田耕地,城市扩展必然要与农争地。事实上,城市发展占用耕地是造成我国耕地锐减的重要原因。③我国城市建设用地指标过大,占用土地过多。许多城市建…  相似文献   

14.
稳定粮食生产能力是实现粮食安全的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我国国内粮食问题 ,必须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 ,把实现粮食安全放在稳定国内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点上。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选择。保护和稳定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严格保护基本农田 ,加强农田的基础设施建设我国现有人均土地 0. 78公倾 (11. 6亩 ),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数的 1/ 3,人均耕地 0. 1公顷 (1. 59亩 ),只及世界人均占有耕地的近 1/2,全国有 666个县 (区 )的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 0. 053公顷 (0. 8亩 )的警戒线。由于补充耕地能力有限 ,耕地以每年几十万公顷的速度递减 ,而人口又以 1200…  相似文献   

15.
贵州耕地资源的利用及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耕地问题更为重要。 贵州省的耕地状况十分严峻,人均仅有0.8亩,低于全国人均1.5亩的水平,更低于世界人均4.7亩的水平。从耕地质量上来看更是让人担忧。根据贵州师大地理研究所近年来承担完成的全省地表自然形态面积量测分析研究资料显示:全省平均海拔1100米,800米以下的面积仅占全省总面积的24%;全省山地丘陵面积占92.5%,山间平坝面积仅占7.5%,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全省喀斯特出露面  相似文献   

16.
小资料     
我国人均耕 1.59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人均耕地后备资源仅 0.1亩甚至还不到。 1997年到 2000年 4年间,各项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平均每年达 250万亩;按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今后 10年,建设占用耕地指标平均每年只有 190万亩左右,供求矛盾将更加突出。 我国现有沙化土地面积 168.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 17.6%,而且目前沙化土地面积仍以每年 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张,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 540亿元,土地荒漠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小资料  相似文献   

17.
米易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个“边、山、少、穷”的小县。全县人口17.7万人,农业人口占88%,人均耕地1亩,人均非耕地19亩。由于种种原因,这里经济基础薄弱,文化技术落后,劳动者素质低,商品经济不发达,1980年全县农村人均纯收入仅106元。  相似文献   

18.
一、辽宁省农业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人均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耕地质量下降 全省的耕地由于种种原因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而人口则在增加,人口与耕地矛盾日益突出,人均耕地已由 1949年的 3.88亩,减少到了 1996年的 1.54亩,平均每年递减 1.27%。已有部分地区的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国际规定的耕地危险临界值 0.8亩 /人。如果这种情况仍得不到缓解,其后果堪忧。 全省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只重眼前利益,片面强调高产,只重用地,不重养地,绿肥及豆科作物等培肥地力的作物种植越来越少;在施肥方面,只重化肥,不重有机肥,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19.
缺水山区灌面发展的希望——贵州小水窖建设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贵州17万平方公里土地,山区和丘陵占97%;全省2800万亩耕地中,田只有117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2%,人均仅0.36亩。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基建占地的增加,人均耕地会更少。粮食生产是我省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基础,要兴黔富民,就必须保证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因此,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在本世纪末建成农业人均半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土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0.
汉代到今天,我国人口从六千万增至十亿,人均占有耕地从近十亩减少到一亩半,人均粮食从一千三百多斤降为六百四十多斤。 公元前二二一年,我国至少有二千万人口,亩产一百三十多斤,到西汉元始二年,我国有五千九百五十九万人,耕地约五亿七千七百万亩,人均占耕地九点六八亩,亩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