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稀土资源成矿的条件是非常有利的,分布的面积广阔并且相对来说是比较集中的.本文从中国稀土资源中存在的问题角度出发,研究了其可持续发展性的探讨策略. 相似文献
2.
中国稀土资源成矿的条件是非常有利的,分布的面积广阔并且相对来说是比较集中的。本文从中国稀土资源中存在的问题角度出发,研究了其可持续发展性的探讨策略。 相似文献
3.
4.
5.
我国稀土资源的储量、产量和销售分别占到世界储量、产量和销量的70%、80%一90%和60%左右。然而,若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和出口量,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包头自云鄂博矿藏将在30年内消失;有“世界钨都”之称的江西赣州稀土资源矿也将在20年内开采殆尽。 相似文献
6.
我国稀土资源税费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对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税负过轻及使用上的无偿性,稀土资源被过度开采,引发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社会分配不公等问题。为了摸清稀土行业税费实际情况,我们对南方8个稀土生产县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稀土资源税费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日两国围绕着稀土资源出口的纷争正呈现出逐渐升级的态势。心急如焚的日本一方面放出了要将中国告上世界贸易组织的狂言,另一方面鼓噪和策动着美欧等国一起向中国“发难”;然而,面对着日本明火执仗的“叫板”,完全掌控着稀土资源话语权的中国政府不仅态度强硬,而且收放自如,毕竟,对于自家门前稀缺资源战略布局的调整,中国并不缺乏足够的底气和胜算的把握。 相似文献
8.
9.
10.
2010年以来,稀土不仅成了频频出现在国内外媒体上的热词,更成了与他国交流、合作乃至谈判的筹码。比如,中日外长就钓鱼岛问题进行会晤时,没忘记讨论中日两国有关稀土的进出口问题;中国副 相似文献
11.
高兴佑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2,(6)
稀土元素在国防、信息技术、新材料和节能环保产业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用途,因而被称作“工业维生素”,是国家的战略资源.我国是稀土资源大国,国外稀土需求量的90%以上需要从中国进口,但中国在稀土定价上话语权缺失,“稀土卖成土价钱”,导致了国家宝贵资源的廉价流失、稀土产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和一系列的资源环境问题.分析了稀土定价话语权缺失的原因,提出了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加产品附加值、建立稀土战略储备制度、建立稀土期货市场等促进稀土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与南方中重稀土矿区所呈现的资源分散、群雄并起的格局不㈣,北方轻稀土资源,基本已由内蒙古包钢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包钢稀土”)整合完毕,包钢稀土实现了对北方地区稀土的垄断,北方轻稀土一企独大的格局已经初定。 相似文献
16.
17.
政策再次撬动稀土价格由于稀缺和在高科技领域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从未有一种金属能像稀土现在这样举世瞩目。一直以来,我国稀土因占全球近40%储量和90%以上产量处于绝对优势。由于中国对稀土资源的整合力度进一步加强以及稀土下游需求依然旺盛,使得年初以来稀土精矿及稀土氧化物的价格加速飞涨,其中氧化铈、氧化镧、氧化钕、氧化镨及氧化镨钕年初到现在的价格涨幅分别达到407%、348%、192%、167%、192%。 相似文献
18.
包钢股份于2013年12月30日晚公告,拟非公开发行股票融资不超过298亿元向集团购买相关资产,其中273亿(预估值)用于购买①白云鄂博(含稀土)尾矿库,剩余资金用于购买②选矿相关资产、③白云鄂博矿综合利用项目选铁相关资产及补充流动资金。我们认为,这预示包钢股份逐步控制白云鄂博稀土资源,实现从单纯钢铁公司到稀土资源平台的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背景下内蒙古稀土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给稀土产业带来严重冲击,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但同时也为我们解决稀土产业发展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稀土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发展空间和发展活力。本文在分析稀土产业集群化发展进程中面临的瓶颈以及机遇的基础上,提出稀土产业集群化的政策建议,以促进稀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加大对稀土资源的整合力度,我们认为作为稀土原料下游稀土加工行业的钕铁硼磁材行业,同样将迎来整合,一些低端产能或将被淘汰,拥有自身技术研发实力、产品高端占比高的企业将在新一轮的行业整合中胜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