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城乡一体化是绿洲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本文认为,当前根植于交通网络的城乡两地三次产业互动是绿洲城乡一体化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2.
重庆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乡村旅游在我国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旅游形式,其市场需求将随着我国都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它是以大农业为依托而萌发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旅游项目。本文以重庆主城区的朝天门为中心作了三层环城游憩带.分析了重庆环城游憩带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并选择了评价因子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客观评价.据此又进一步对重庆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3.
肖良武 《改革与战略》2010,26(12):74-77
农村流通体制改革推动了农村市场发育,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人均收入快速增加。但是,近来我国许多地区的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较为缓慢,究其根本原因,不是农业生产效率问题或人口问题,而是农村市场发育水平问题导致的。因此,农村市场的培育已经成为实现农村持续发展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文章认为,加强政府作用、塑造市场主体、构建交易组织体系、完善市场网络和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等,是培育农村市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目前在全国各地,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文章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尝试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最后给出其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以期有助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和壮大。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全新的视角,从国外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小额信贷的典型模式,泰国农业和农村合作社银行、印尼人民银行农村信贷部和孟加拉乡村银行等三家银行经营业绩分析与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国际经验分析三个方面,为农村小额信贷的实践和发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6.
This article considers what would happen if unemployed people in South Africa had a right to a minimum level of regular work on decent terms. It looks at the example of India, where a law was passed in 2005 guaranteeing rural households up to 100 days of work a year at minimum wage rates. More than 55 million households now participate in this programme – a rare example of a policy innovation bringing about significant change in a society. India's employment guarantee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policy and gives new meaning to the concept of ‘a right to work’. The article explores how structural inequality limits South Africa's development options, and considers early lessons from South Africa's Community Work Programme to make the case for an employment guarantee in South Africa.  相似文献   

7.
韩日农村教育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一 《科技和产业》2010,10(1):119-122
介绍了韩、日两国在农村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和问题,并在借鉴韩、日两国经验的基础上给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角度看苏南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俊梁 《乡镇经济》2008,24(6):12-14
苏南地区新农村建设颇有成效,表现为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苏南的新农村建设实践表明,实现城乡和谐重在发展农村,而发展农村又重在充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包含两层含义,其一为人力资源存量的充分利用,其二为人力资源品质的不断提高。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要在政府宏观指导和财政支持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利益导向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农民的主体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9.
论促进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法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冬娥 《改革与战略》2009,25(4):108-111
面对我国日益升温的乡村旅游热,文章从认识乡村旅游的涵义和特点入手,针对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法律制度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探索了加强我国乡村旅游法制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促进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法制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现行资源税的制度设计不利于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些地区的自然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立足于促进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税需要全面扩大征税范围,进一步提高税负水平、拉开税率档次、采用超率累进税率、调整税收优惠。  相似文献   

11.
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进入关键时期,市场定位是关乎其发展的关键性问题,通过对农村信用社面临的内外环境分析,本文认为作为我国农村金融的主力军,联系农民的最好的金融纽带,农村信用社有其存在的理由,并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农村信用社必须立足“三农”才能实现经济金融共赢。同时分析了农村信用社“支农”现状,进而对“支农”措施作了几点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环境、科技等6个方面共33项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山东省内17个地市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以定量分析为主的实证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17个地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排名,最后分区域提出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相关建议,希望对山东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敬莉 《新疆财经》2009,(3):26-30
本文首先对循环型农业的基本概念及特征进行了介绍;然后对新疆农业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发展循环型生态农业的措施,以促进新疆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新疆南疆英吉沙县、北疆奇台县的义务教育的调查分析认为,税费改革后新疆农村义务教育还存在办学规模与效率关系不协调、南北疆义务教育程度有差异、对义务教育经费使用的监管不完善等问题,这些将对新疆农村义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与保障产生不利影响。为此,本文提出了办学规模与效率的协调观、义务教育制度的适时完善观、教育经费使用的群众参与观等,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以及新疆"十二五"规划为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制定了宏伟蓝图;同时,也为新疆农村信用社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为实现区域经济与地方银行共赢,本文认为,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必须围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时调整发展思路,以实现区域发展差异化及城乡业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18.
基于生态足迹的新疆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进  张丽 《新疆财经》2007,(5):18-22
本文应用生态足迹计算模型,以新疆2006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对新疆2005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新疆人均生态足迹已远远超过其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较严重,区域生态处于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减少生态赤字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棉花种植业在新疆区域经济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日益突出的棉花种植、采收中的污染问题,水资源短缺与病虫害问题,棉花生产成本的上升、棉花收购价格风险的存在,以及棉花种植中形成的路径依赖,使新疆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本文通过对2002年以来农户家庭棉花种植成本与收益变动趋势的分析,提出应加大棉花生产补贴力度,保证国家棉花生产安全;以生态农业生产促进新疆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women in South Africa declined between 1996 and 2001. This study examined whether the decline was pervasive throughout the nine provinces, and whether any development patterns were apparent among the provinces. The findings revealed that women had lost ground across the board, both in absolute terms and relative to men. They also showed that certain ranking patterns prevailed among the nine provinces and, notably, that women in provinces with pre-existing poor development statuses may also be predisposed to a poor development status relative to men. This double burden may translate into a perpetuation of poverty for women who find themselves in these provin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