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告导报》2004,(11):i014-i018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4年上半年,中国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效益继续提高,经济增长保持了较快速度。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7%,比2003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广告大观》2004,(11):118-121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4年上半年,中国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效益继续提高,经济增长保持了较快速度。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7%,比2003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王福生 《市场周刊》2005,(11):50-51
如果单纯分析企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人们会惊奇地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26年间,特别是近15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发生了重大变化:公有经济成分虽然还占主体与主导地位,但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在下降;民营企业虽然还处于成长过程中,但崛起迅速,并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4.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近三十年来,以出口贸易为国民经济的火车头,中国经济加速融于世界经济体系。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对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市场依存度越来越高。因此,我国企业不可避免地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主要影响在于经济缩水导致的出口负增长、投资增长放缓以及外汇资产贬值或损失。  相似文献   

5.
一季度消费品市场继续快速增长今年以来,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在投资需求、出口需求增长速度明显减缓的情况下,国内消费需求旺势不减,继续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72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6%,保持了去年以来的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6.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部门的一份报告指出:2007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居民收入、企业利润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为汽车消费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我国汽车市场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7.
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繁荣、活跃势头近一段时期,国民经济运行继续保持较好的势头。全国商品市场形势也较乐观,绝大多数商品供需总量大体平衡。据全国80家大型零售企业统计,今年上半年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保持在39%的水平。今后一段时期内,随着市场体系的不断健全,国家经济软着陆目标的实现,以及国民经济以8%左右的速度增长,会给消费品的生产与销售带来新的生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将保持在25%左右的速  相似文献   

8.
2012年,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放缓,国内经济自主减速,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38667.8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6.2%,虽未及年初预计的10%增长目标,但仍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力压群雄。跻身中国外贸200强的企业,正是引领中国外贸在市场低谷中继续迈进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9.
何辉 《中国物价》2004,(3):20-25
2003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生产资料市场需求也出现了高速增长,并拉动市场价格水平持续上涨。2004年,各方面情况显示,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生产资料市场需求也将继续快速增长,市场价格水平预计在高位上也将保持平稳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商界》2005,(3):44-46
如果给定其他条件,单纯分析企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人们会惊奇地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26年间.特别是近15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发生了重大变化:公有经济成分虽然还占主体与主导地位.但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在下降;民营企业虽然还处于成长过程中.但崛起迅速。并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分析和阐明现阶段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的现状及其提升原因和条件、逻辑与机理,对于深入理解中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高速增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物价》2006,(2):13-19
一、2005年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 2005年国民经济连续第i年保持9%以上的高增长态势,总体经济运行呈现“高增长低通胀”的基本特征,与此同时,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协调性均有所提高。投资继续保持高增长及贸易的高额顺差是经济增长继续保持高位增长的主要动力。2005年宏观经济运行呈现以下五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今年一季度,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工业生产较快运行,投资增幅继续回落,国内市场销售和外贸出口快速增长,货币信贷增长放缓。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贸导刊》2009,(13):13-15
5月份,在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国民经济运行继续企稳向好。投资、消费加快增长,工业生产明显回升,货币信贷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加大,财政收入也实现增长,经济回升的趋势更加明显。但是,外需严重萎缩局面仍在持续,出口降幅扩大,价格水平继续下降,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还较为困难,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仍十分复杂严峻。  相似文献   

14.
《财贸经济》1999,(4):9-14
1998年,在国际经济环境动荡,国内经济面临许多新问题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经济增长率达到7.8%,基本实现了预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同时,人民币汇率稳定,改革开放继续推进,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展望1999年,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将更为复杂。但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当的货币政策的促进下,在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的基础上,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15.
一、2006年汽车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1.宏观经济继续向好,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消费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 2006年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有利因素较多,国民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在8.7%左右的较快增长水平。2006年城乡居民收入将继续较快增长,中等收入阶层消费能力将明显提高。2006年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800元提高到1600元、公务员工资结构调整等,将带动城市工薪阶层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挖掘他们发展型消费的潜力。2006年国家财政支出将更加注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居民对未来预期不断看好,消费需求将不断释放。2006年宏观经济的向好以及城乡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将对汽车市场特别是家用轿车主力市场构成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6.
制度创新: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关键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现今已发展到了这样一个转折关头:传统的粗放型数量扩张受资源、环境和国际市场的制约增大,越来越难以为继,要继续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不得不寻求新的增长方式,即以技术创新和对稀缺性资源有效利用为特征的集约式增长。这一转变,对国民经济各主要部门来说都是必要的,但由于各部门、产业之间的粗放式扩张程度不尽相同,各部门在国民经济总体中的地位不同,因而转变增长方式和  相似文献   

17.
江耀进 《中国工商》2002,(12):35-37
2002年,是中国加入WTO的第一年,有人曾声称中国经济将在这一年遭遇巨大挑战。但纵观2002,中国经济不仅没有下滑、疲软,而且朝着预定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行。据权威部门预测,今年中国的GDP增长将不低于78%,并且,明年中国的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良好的运行态势。回首2002,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市场经济的转轨也使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浮出水面。年终岁尾,我们特地盘点出引起普遍关注的2002年十大经济案件,并予以聚焦。  相似文献   

18.
《中国广告》2004,(11):131-134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4年上半年,中国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效益继续提高,经济增长保持了较快速度。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7%,比2003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何丽丽 《市场周刊》2005,(36):13-13
上半年我国经济内在活力较强.国民经济发展中一些行业经济结构得到合理有效调整,保障了国内生产总值取得95%的较高增长。国际贸易走势依然较强,上半年进出口总额达到6450亿美元,同比增长232%。煤炭、矿石运输需求继续上升。国民经济各重点行业仍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增幅比2004年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0.
今年以来,生产资料市场总体形势良好。因内需求较为强劲,有力地支撑了市场销售的继续增长。虽然出现了销售增幅回落、价格稳中有降的现象,主要是受世界经济增长回落,出口增长水平明显下降的负面影响。考虑到我国即将加入WTO,当前的市场稳定有利于国际接轨,有利于市场结构调整,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预计下半年市场将延续上半年的发展势头,全年销售总规模增长8%左右;全年价格总水平将稳定在去年同期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