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管理层是上市公司盈余预告的执行者,管理层动机会对盈余预告产生直接影响;而产品市场作为重要的外部环境,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信息披露决策.从信息披露的成本—收益视角出发,可将管理层盈余预告从特征区分为收益型和成本型,在此基础上考察管理层高管持股与盈余预告质量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按照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高低进行分组,检验产品市场竞争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持股会提高盈余预告收益型特征(及时性和准确性)的质量,但是会降低成本型特征(具体性)的质量;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下,高管持股公司的盈余预告收益型特征的质量没有变化,但成本型特征的质量会显著下降.研究结果丰富了管理层盈余预告的影响因素研究,为高管激励和产品市场竞争对公司信息披露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层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前提下,有目的地采取多种手段达到期望报告盈余的行为。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上市公司管理层利用会计核算方法的可选择性、信息披露的滞后性等进行盈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上市公司盈余预测为切入点,选择分析师和新闻媒体作为分析对象,讨论了分析师跟踪和媒体报道在资本市场中能否发挥外部公司治理的作用,尤其是能否抑制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自利行为并提高盈余预测的质量。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顾,大量经验证据表明分析师跟踪和媒体报道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施加了影响,有效地影响了其信息披露行为,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外部公司治理的作用。同时,本文发现已有的研究文献中,较少涉及分析师跟踪和媒体报道发挥公司治理的内在机制问题,以及分析师和媒体之间在发挥公司治理时相互关系等问题,这些内容为进一步研究留下空间。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盈余变动归因信息披露中的自利性倾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内容分析方法对543份上市公司盈余预告中盈余变动归因解释进行计量,研究表明:管理层解释盈余变化原因时更多地将盈余增长归为管理层自身行动等内部因素,将盈余下降归为经济波动、政策变化等外部因素,存在着明显的自利性倾向。依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投资者应审慎使用管理层披露的盈余归因信息,监管机构应加强语言信息披露规范和监管。  相似文献   

5.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层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前提下,有目的地采取多种手段达到期望报告盈余的行为。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上市公司管理层利用会计核算方法的可选择性、信息披露的滞后性等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是现实存在的。同时,出于满足考核指标、债务条款、股权激励的业绩条件、证券投资机构的分析预测值等因素考虑,企业管理层存在调节盈余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压力。在当前金融危机下,企业面临开工不足、  相似文献   

6.
张卓  王佳 《会计之友》2015,(8):64-67
文章选取2008-2013年赴美上市的中国公司为样本,运用经典的Barth模型,分别从横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两个角度进行盈余品质的实证分析研究,主要评价了中国赴美国上市公司整体盈余质量水平及盈余质量的发展趋势.该问题的研究既有助于改善中国赴美上市公司盈余品质管理,为未来即将在美国资本市场IPO的中国公司提供实证经验参考,亦有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监管者进一步完善市场管理、报告信息披露以及盈余质量的监管.  相似文献   

7.
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已成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以2008~2019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国有企业管理层权力、党组织治理与环境信息披露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权力对环境信息披露具有负向影响;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时,可以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但是党组织以进入监事会的方式参与公司治理无法提升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可以抑制管理层权力对环境信息披露的不利影响,在内部控制质量高和非重污染企业中这种抑制作用更加显著。研究对加强和完善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对环境信息披露的促进作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徐心悦 《上海企业》2023,(12):52-54
<正>业绩预告是企业对外披露的财务信息,是一种面向未来的信息。而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治理的一种手段,公司的盈余管理会影响财务报告对本期历史信息的披露。业绩预告属于自愿信息披露事项,除业绩变动较大被强制要求披露的公司外,普通公司通常无须披露。因此,公司管理层可能会通过操纵业绩信息来迎合自身业绩目标,并从中获利。本文通过研究业绩预告偏差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探索了公司对外信息披露对内部财务经营产生的影响及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9.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工具,没有董事会的存在就不可能有公司治理的存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要从建立、健全和强化、优化董事会做起。会计信息披露机制已然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环节,会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司治理的效率。因此,文章从董事会作用、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绩效的关系角度进行分析,得出要想提高我国公司治理水平,必须使董事会作用到位、信息披露充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在公司治理机制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但目前我国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缺陷。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从质量和内容两方面规范会计信息,披露要求更为严格,增强了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加强了外部监管者、企业管理层以及投资者对公司的监督约束作用,有利于强化公司治理,推动企业建立有效的激励和效益约束机制,长远来看,对解决公司治理中现有会计信息披露的缺陷问题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公司治理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公司治理的完善程度制约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助于促进公司治理的改善。文章首先明确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涵义及相关规定,然后指出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以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于公司治理的必要性,紧接着分析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陈芳芳 《财会通讯》2008,(3):94-96,100
管理层盈余预测的实证研究涉及很多问题,其中包括管理当局自愿披露盈余预测信息的动机和策略、预测的准确性和偏差、以及预测的市场反应。这些问题对正确解读管理层盈余预测信息十分重要。本文回顾并简要评述了管理层盈余预测的主要研究和发现,以期对我国管理层盈余预测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管理层盈余预告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以2007—2018年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视角研究了独立董事薪酬激励的公司治理效应与资本市场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独立董事薪酬激励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之间存在U型相关关系,表明过高或过低的独立董事薪酬激励水平都不能有助于抑制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机制检验发现,独立董事履职效率以及公司盈余质量的非线性变化,是上述U型相关关系产生的重要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当金融分析师关注度较低以及外部审计质量较差时,上述U型相关关系更加显著,表明独立董事与分析师、审计师在监督治理方面存在替代效应;当公司外部监督环境较差时,货币薪酬对独立董事的激励效应会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4.
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结构包括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管理层持股比例等内容。本文梳理了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文献,指出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以2012—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年报核心竞争力信息披露的信息含量。实证结果表明:年报核心竞争力信息披露长度与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无关,但年报核心竞争力信息披露中的特质性信息却与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相关;在非国有企业以及公司治理较强的企业中,核心竞争力信息披露更有利于提高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核心竞争力信息披露与公司盈余具有相关性,因而有利于提高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与公司和同行业核心竞争力信息披露的相似度相关,而与公司当年和上一年核心竞争力信息披露的相似度无关。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年报风险信息是了解公司经营现状与预测未来发展的重要信息来源,它具有信息增量价值,但容易受到管理层信息操纵的影响。审计委员会作为公司治理的独立机制,对管理层具有内部监督作用。基于此,利用2010—2021年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披露数据,实证检验了审计委员会对管理层信息操纵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独立性、勤勉性和专业性越强,年报风险信息披露水平越高,且在不同性质市场环境中审计委员会的治理作用存在差异。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此外,在内部治理环境较弱与外部监督压力较大时,审计委员会的治理作用更加显著。结论拓展了年报风险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并通过构建不同维度的风险信息指标来综合衡量披露水平,证实了审计委员会对管理层信息操纵的治理效应,为审计委员会更好发挥监督效果以及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披露制度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7.
盈余管理是一种机会主义行为,它的存在与市场效率、公司治理结构、会计准则制度设置以及企业的外部监督密切相关,盈余管理有悖于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有悖于会计信息的中立性,从而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为了探讨资产减值是否被某些公司用作盈余管理手段,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执行资产减值对盈余管理影响的视角进行全面探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管理层自愿披露信息的供需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管理层自愿披露信息的供需问题。由于规定披露的信息无法满足信息需求者不同的需要,因而资本市场需要管理层自愿披露信息。同时,出于利益的考虑,在一定的制度背景下,公司管理层也存在自愿披露信息的动机。然而,根据市场调查结果显示,管理层往往不愿意披露有关盈利预测的信息,对此本文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特殊制度背景做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19.
以2012—2015年沪深两市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重大缺陷存在的前提下,采用局部可观察双变量Probit模型,从已存在缺陷的识别和披露两个方面,考察管理层过度自信和短视等认知偏差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层过度自信程度越高,公司越可能降低对缺陷严重程度的认定,从而导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的行为选择问题;管理层短视程度越高,公司越可能隐瞒所识别的重大缺陷,从而导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的行为选择问题。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选择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即从隐瞒重大缺陷逐渐转变为降低重大缺陷的严重程度进行披露。在该情形下,管理层过度自信和短视等认知偏差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选择的影响仍然显著。研究结论对于有效治理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于自愿性信息披露,正式制度作用的发挥存在一定局限,媒体治理等非正式机制的补充作用愈发重要。本文利用比较制度实验方法,构建盈利预测披露实验市场,考察媒体对盈利预测披露行为的治理效应,及其对市场效率和投资者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高媒体治理水平能够在市场中迅速形成声誉机制,进而有效提高盈利预测披露准确性,提高市场效率。在竞争性媒体治理环境中,公司行为具有外部性,信息准确性能够产生额外溢价。因此,企业应主动提高信息质量,获取媒体治理红利。监管部门应充分重视媒体治理,完善相匹配的正式机制,发挥协同治理效果。同时,自组织时代的投资者应作为媒体治理的一部分,强化媒体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