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李钰 《财会通讯》2009,(6):10-12
财务会计的目的是反映企业经济活动及其结果的真实图像,会计信息是否有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可靠。无论是基于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还是基于财务会计反映真实历史的职能,会计计量属性都应当是以历史成本为主。本文对各种计量属性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以产出价值作为计量属性是不可靠的,会计的本质应该是以投入价值来进行计量。现行成本不具有可靠性,只有历史成本作为会计计量属性是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财务会计的目的是反映企业经济活动及其结果的真实图像,会计信息是否有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可靠。无论是基于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还是基于财务会计反映真实历史的职能,会计计量属性都应当是以历史成本为主。本文对各种计量属性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以产出价值作为计量属性是不可靠的,会计的本质应该是以投入价值来进行计量。现行成本不具有可靠性,只有历史成本作为会计计量属性是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程坚 《集团经济研究》2007,(23):297-298
一、问题的提出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将会计计量属性界定为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五种,要求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采用其他计量属性计量的,应当确保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这一规定使会计计量属性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  相似文献   

4.
纵观会计计量属性的发展历程,从历史成本独占绝对统治地位到多种计量方式并存,从公允价值的不断发展到双重计量模式的选择,每一次会计计量属性的发展,都离不开经济环境的变化。本文通过分析会计计量属性的历史变迁,阐述经济的发展变化对会计理论变革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于2006年2月15日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基本准则中明确了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本文就各种计量属性和目前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会计模式作了些分析。  相似文献   

6.
对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出台的新会计准则,在会计要素计量方面出现了较大变化。历史成本作为传统的会计计量属性,不能对经济事项作全面、立体、动态的衡量,从而无法促成一个健全的知识型经济下的资本市场的运行,而且不能准确地为投资者、债权人提供相关的可靠信息。通过对五种不同计量属性之间的区别和影响会计计量属性选择因素的分析,可以发现以价值计量为代表的多元会计计量属性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7.
会计信息使用者最关心的是会计信息的质量,而会计信息的质量主要体现在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两个方面。传统的财务会计注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以此为基础,会计计量主要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属性。在相对稳定的传统会计环境中,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因其客观性和可核实性,在会计计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全球性的通货膨胀,以及对商誉、技术、人力资源进行确认计量的出现,加之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决策的相关性及充分披露的要求越来越高,历史成本计量已不可能是会计计量的唯一属性。   一、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应同时兼顾  …  相似文献   

8.
资产的价值量可以按其成本属性计量也可按其收益属性计量。不同计量属性下会计数据的经济意义不同,所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同,计量过程的复杂性也不同。不同的计量属性可以体现资产的不同实现方式。计量属性的选择,应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出发,综合考虑相关因素。我国新会计准则采用了多种成本、公允价值、收益属性构成的计量属性体系,在某些方面可以说有跨越性进步,相形之下,我国会计计量制度则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9.
财政部发布的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这改变了过去对会计要素始终以单一历史成本作为计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引言会计计量属性是指会计要素用财务形式定量化的方面。每个会计要素都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货币计量,从而有不同的计量属性。如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  相似文献   

11.
现行会计实务中.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占据着统治地位.同时财务报表中的各种项目.又用不同的属性来计量,而未采用单一的计量模式.要理解这些问题,有必要对影响会计计量属性的相关因素作一系统考察.一、会计信息的多重质量特征及其等值性决定了现行实务中多种计量属性的并存财务会计的基本目标是为现在或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相关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以便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等决策.决策有用性是会计信息最首要的一个质量特征.会计计量的主要功能就是“将定量化数据合理分配于各种会计要素”,因而会计计量是会计系统的核心职能.同时,在有用性之下又派生出相关性和可靠性.如果存在着某种计量属性,能同时满足这两种质量特征的要求.当然就会成为理想的单一计量模式.从理论上讲.这也更符合“一致性”和“相互配比”的会计原则.但至今尚未发现这种完美计量属性的存在.因而现行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下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1984年发布的第五号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和计量》中 ,概括了五种可用于计量的属性 ,即历史成本、现行市价、现行成本、可变现净值及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本文拟对这些计量属性进行简要评述 ,并对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问题作一探讨。一、各种会计计量属性述评1.历史成本。鉴于对历史成本的优缺点已有许多论述 ,这里从略。2 .现行市价。现行市价也称脱手价格 ,是指企业在销售持有资产 ,尤其是有价证券 (票据、债券和股票 )可望实现的现行市场交易价格或现金等值。现行市价的主要…  相似文献   

13.
李芳 《河北企业》2007,(12):15-15
公允价值会计是近年来国内外会计界讨论的一个热点,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工具不断出现和创新,企业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日益增多的环境下,历史成本单一计量属性的缺陷日益明显,采用新的计量模式已经提到日程。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在基本准则中明确地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并在17个具体会计准则中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这一计量属性。  相似文献   

14.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对传统的会计理论带来了影响。历史成本的计量属性不再备受推崇.而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新的计量属性逐渐受到关注。会计计量必须经历新的变革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网络信息环境。  相似文献   

15.
长期股权投资会计计量属性是历史成本、公允价值还是其他?对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准则和相关理论及实务不具备较为深刻理解的学术研究者与实务工作者恐难界定。会计计量是会计系统的核心职能,以长期股权投资来源渠道为视角,以长期股权投资相关的具体会计准则为基础,剖析并界定不同来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计量属性,并分析选择不同会计计量属性的经济后果,旨在提升企业长期股权投资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以及信息透明度。  相似文献   

16.
一、新准则对现值计量属性的具体应用 我国在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中除历史成本外,引入了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四个会计计量属性,分别从不同方面满足了会计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原则。会计准则对现值的解释是: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会计计量模式经历了"以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为核算原则"和"以历史成本为核心,五种计量属性并存"的发展阶段。越南会计计量模式也经历了"单一的实际成本计量模式"和"以‘原价’计量为核心,适当引入公允价值、现值计量属性"的发展阶段。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历史成本(或"实际成本"、"原价")为核心计量属性,仍是两国会计计量的共同点,两国在计量属性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计量模式的完善程度及其运用基础上。  相似文献   

18.
会计的核心是会计计量,不同的会计计量属性选择体现了不同的会计信息保护倾向。基于产权保护的视角,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是产权保护的微观基础。公允价值的会计计量属性决定了公允价值是产权保护最好的计量方式。从产权保护的视角来看,公允价值取代历史成本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当前,知识、技术和人才在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无形资产对利润的贡献逐渐超过有形资产,以历史成本为单一计量属性的会计计量模式面临越来越多无法解决的问题,以公允价值为代表的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多属性会计计量模式开始由理论研究走向实际运用阶段。1998年曾规定用公允价值,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新会计准则,再次引入公允价值,充分显示公允价值推行的艰难和必要。  相似文献   

20.
现值计量属性及其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准则对现值计量属性的具体应用我国在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中除历史成本外,引入了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四个会计计量属性,分别从不同方面满足了会计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原则。会计准则对现值的解释是: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