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1994年至2007年之间发生总经理变更的状况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上述年度区间内上市公司总经理变更的数量与比例、总经理变更的原因、总经理变更中的继任来源、离任总经理的离职年龄和任职年限、离任和继任总经理的学历比较等方面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和总结了我国上市公司总经理变更的整体状况。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从总经理聘用法规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加强经理人市场建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将发生高管变更的上市公司按变更原因分为常规变更和非常规变更,按继任来源分为内部继任和外部聘任对上市公司在发生变更当年的和前后年份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选取2008-2010年期间发生高管变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Jones模型和检验模型,对上市公司高管变更期间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对于常规变更公司,变更当年可能进行了调增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变更后一年比前一年更有可能进行调增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②对于非常规变更公司,变更当年可能进行调增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而不是显著调减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变更后一年比前一年更有可能进行调增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③内部继任和外部聘任的公司在变更当年都进行了调增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但内部继任公司调增的幅度大于外部聘任公司。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2003—2011年的沪深交易所除金融上市公司外的所有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研究上市公司CEO变更对于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EO变更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即新上任CEO在上任初期既可能进行正向盈余管理,也可能进行负向盈余管理。进一步研究发现发生非正常CEO变更的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要低于正常变更的上市公司,即CEO的非正常离任对于新任CEO的盈余管理行为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中国2004和2007年发生高管变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比较新会计准则颁布前后上市公司高管变更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新会计准则颁布前后,发生总经理变更的上市公司均存在利用真实活动调增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但相比较而言,新会计准则颁布后,上市公司新任总经理在上任后一年进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程度更高。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我国会计准则的完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逐渐成为高管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变更审计师的现象频频发生,恶意变更审计师的行为不胜枚举,这其中可能潜藏着相当数量的不正当竞争和审计独立性减损问题。本文将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披露的审计师变更数据,选择可能影响审计师变更行为的若干因素,对2004—2008年上市公司审计师变更进行了分析,发现非标准审计意见,是审计师变更的根本原因,企业财务困境也相关。  相似文献   

6.
利用2007年至201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相关数据,以上市公司总经理继任来源与董事会选择偏好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从决策模糊性、认知风格、学习理论等理论视角出发,研究上市公司董事会是否存在总经理继任来源选择偏好。结果显示:董事会在做出总经理继任者选择决策时,会考虑前任总经理的继任来源。具体而言,若前任总经理属于内部继任,则新继任总经理更可能来自于公司内部;若前任总经理属于外部继任,则新继任总经理更可能来自于公司外部。在进一步验证董事会层面和总经理层面因素对总经理继任来源选择偏好的影响后发现,董事会规模越大、独立董事比例越高、前任总经理任期越长,存在总经理继任来源选择偏好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7.
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对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对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影响角度进行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为了进行盈余管理而采取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后,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其主审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更。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程度、变更方向,以及变更性质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更产生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程度是在会计师事务所与客户之间,就会计政策存在意见分歧的情况下,形成的影响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采用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6年至2012年数据,区分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两类样本公司,就高管变更因素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高管变更导致公司投资效率下降;高管非常规变更与公司投资效率存在负相关关系;在过度投资的样本中,随着总经理任职期限的延长,公司的过度投资现象变得更严重;高管人员内部继任与公司的投资效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可提高公司的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9.
当前,各大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披露在即,面对上市公司变更审计师事务所的现象更加频繁,恶意变更审计师事务所的现象不断发生的情况。文章以我国2008至2011年A股市场变更审计师事务所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上市公司在新会计准则下,变更审计师事务所的动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非标意见、控股股东(董事长或总经理)变更和公司重组、国资委为公司实际控制人、财务困境是影响审计师事务所变更的显著因素,而审计任期与事务所变更呈负相关,即公司审计任期越长的,越不容易变更审计师事务所。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整理2011~2013年中注协公布的年报审计快报中审计机构变更的相关信息,从审计师变更方向、审计师变更日期、审计师变更前后的审计费用变化、审计意见改变、前后任审计师报备状况及陈述的变更原因这些角度,对近年来我国A股上市公司审计师变更行为进行剖析,并提出些许规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我国沪市上市公司2002~2006年的年度财务报表为基础,对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估计变更和外部审计对滥用会计估计变更的监管力度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更行为可分为自愿性变更与非自愿性变更.对于上市公司自愿性变更事务所的影响因素,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的样本,从不同方面进行了分析.文章从会计师事务所、上市公司和两者的冲突三个角度出发,评述了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出影响上市公司自愿性变更事务所的因素,为今后的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问题相当突出,对上市公司的声誉、诚信乃至证券市场运行产生了负面影响.文章从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动因、影响因素以及经济后果等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综述,指出未来的研究可将宗教等非正式制度纳入研究框架,以检验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交互作用对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李振  梁杰 《物流科技》2005,28(12):104-106
本文列举了从2001~2004年以来发生会计变更的上市公司.对上市公司的会计变更与会计报表收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描述以及对变更方式进行了归纳,并对会计变更的动机进行了详细的解析.最后浅谈了对上市公司会计变更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从审计师变更的原因、审计师变更与审计意见购买之间的关系、市场与政府对审计师变更反应等方面,对西方实证研究进行了综述。对在我国特定制度背景下审计师变更的实证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师变更的实务等,作了简略地评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我国沪市上市公司2002~2006年的年度财务报表为基础,对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估计变更和外部审计对滥用会计估计变更的监管力度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从审计师变更的原因、审计师变更与审计意见购买之间的关系、市场与政府对审计师变更反应等方面,对西方实证研究进行了综述。对在我国特定制度背景下审计师变更的实证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师变更的实务等,作了简略地评述。  相似文献   

18.
秦雪军 《活力》2011,(3):224-224,226
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上不断发生着合并重组等重大变革,执业准则方面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监管环境因素的变化也甚为频繁。注册会计师变更现象也越来越普遍,2005年起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通过严查“炒鱿鱼、接下家”对遏止上市公司恶意变更注册会计师起到了积极作用.变更披露得到了很大改观.变更披露从2004年的42.3%一跃升至2005年的80%.  相似文献   

19.
汤志飞 《企业导报》2012,(13):131-132
近年来,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审计师变更现象也在频繁发生,审计师变更问题尤其是自愿性变更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研究的热点。本文将重点剖析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审计师变更的原因,同时分析自愿性审计师变更对审计独立性和审计质量的影响等,最后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监管审计师变更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上不断发生着合并重组等重大变革,执业准则方面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监管环境因素的变化也甚为频繁,注册会计师变更现象也越来越普遍,2005年起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通过严查"炒鱿鱼、接下家"对遏止上市公司恶意变更注册会计师起到了积极作用,变更披露得到了很大改观,变更披露从2004年的42.3%一跃升至2005年的80%,但注册会计师变更还是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