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在阅读了成本粘性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国外成本粘性的研究历史进行了梳理、并概述了研究现状。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得到我国关于成本粘性的文献,从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等方面系统分析和评估了我国成本粘性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国内目前成本粘性研究存在的不足,结合国外研究成果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设想。  相似文献   

2.
"成本粘性"是近几年来管理会计研究的新领域。文章对国外成本粘性的研究历程作了回顾和梳理,总结分析了我国成本粘性的研究动向,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设想,试图给我国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营运能力视角对成本粘性效应进行了分析,并选取了2009-2013年的824家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制造业企业的收入成本关系,不仅表现出成本粘性,还表现出反成本粘性;不同行业企业的成本粘性程度以及成本粘性效应不同;成本粘性与企业的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成本性态模型假设企业的成本费用额仅受企业业务量的影响,而忽略了企业的生产能力、管理者决策和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严重偏离了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情况。现代研究发现,企业的成本费用额与其业务量之间并非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存在着成本粘性。本文首先回顾国内外文献对成本粘性的存在性、成因及其经济后果的研究,并对国内外文献进行述评,最后结合现有研究成果提出我国未来研究可能的方向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成本性态理论模型认为成本与销售收入之间存在正向同比例变化的特征,而国外研究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当销售收入上升时,SG&A上升的幅度大于销售收入下降时SG&A下降的幅度,即费用成本出现了粘性现象。选取1999—2014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就成本粘性的存在和代理问题对粘性问题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确实存在粘性问题;公司中的自由现金流与成本粘性程度正相关;若公司CEO发生变更,成本粘性程度会减小;公司高管薪酬与成本粘性程度成反比。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13~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企业外部竞争环境和内部资源配置双视角出发,探讨产品市场竞争、资产专用性对成本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存在成本粘性;上市公司产品市场势力越强,成本粘性越强;上市公司专用性资产比例越高,成本粘性越强;探究企业内外部环境的综合作用对成本粘性的影响发现,成本...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竞争战略与成本粘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成本粘性的研究有助于揭示企业的成本管理行为这一"黑箱"。本文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背景,从动态上考察了金融危机前后不同竞争战略对企业成本粘性影响的可能变化。结果表明,差异化战略会增强企业的成本粘性,而成本领先战略会减弱企业的成本粘性;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差异化战略对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有所减弱,而成本领先战略对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没有变化。这一结论弥补了以往学者基于静态经济环境开展成本粘性问题研究的缺陷,也有助于学者和管理者从竞争战略的角度来理解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8.
文章选取电力企业2009—2013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管理者悲观预期对成本粘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电力企业存在成本粘性,这种成本粘性受到管理者悲观预期的影响,随着管理者悲观预期程度的加深,企业成本粘性减少,最终产生反转性。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学者对成本粘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从企业智力资本角度对成本粘性的研究还属于空白。因此,文章在成本粘性的探讨中引入智力资本这一重要承诺资源,选取2009—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基于VAIC模型实证分析了智力资本对我国上市公司成本粘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均对成本粘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进一步分析中,按照组织环境二维度模型进行分组回归,发现在不同的组织环境下智力资本对成本粘性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高的环境动态性与高的环境适宜性均会增强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对企业成本粘性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崔亚男 《财会月刊》2012,(33):18-21
成本粘性是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本文通过选取我国995家A股上市公司2008~2011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所在地市场化程度和所有权性质对上市公司成本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不同地区的公司成本"粘性"行为存在着明显差异,上市公司成本粘性与其所在地市场化程度负相关,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成本粘性与其所在地市场化程度的负相关关系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现有研究成果表明成本粘性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这与传统的成本习性假设存在冲突,必将对基于成本习性假设的传统管理会计工具产生影响。文章分别分析了成本粘性对本量利分析、预决策分析、规划与控制分析和业绩考核评价四个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ABJ模型,以营业收入替代业务量,以营业成本替代成本,选取我国36家农业上市公司自上市到2015年的年度财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以检验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成本粘性的存在性及其具有的特性。结果表明: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营业成本存在成本粘性;当研究期间由1年期逐渐扩大到4年期时,成本粘性会逐渐减少,发生反转;随着营业收入波动性的不断扩大,成本粘性逐渐削弱,表现出反向性。通过将成本粘性纳入农业企业管理者绩效评价体系以及加强农业企业的内部治理建设,尤其在农业企业成本计划与控制阶段,制定标准成本时就应考虑到成本粘性的影响,建立并执行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等措施将成本粘性维持在较合理的范围内,以利于农业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认识成本粘性对加强企业管理至关重要。本文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9~2015年财务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存在成本粘性,而且制造业次类行业成本粘性存在行业差异;成本粘性随着时间跨度拉长逐渐下降,出现反转;资本结构、资本密集度、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对增强或弱化成本粘性水平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03年Anderson等发现企业销管费用存在粘性,开创了成本粘性研究的先河。自Anderson首次验证成本粘性存在已经十年了,有必要对成本粘性研究进行梳理。本文综述了十年来国内外日益增长的成本粘性方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并且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2010--2013年中国深沪主板上市企业的经验数据,探讨了不同竞争市场企业成本粘性行为的强弱,并进一步考察了成本粘性行为对于管理层经济决策实施的延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寡头市场的企业成本粘性显著强于垄断竞争市场的企业,同时成本粘性的存在影响上市企业管理层经济决策的快慢,且寡头市场企业的管理层其经济决策时滞显著长于垄断竞争市场企业.文章从经济决策角度拓展了成本粘性的经济后果研究,肯定了区分不同竞争市场对成本粘性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为背景,以2008—2014年沪、深两市A股民营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透过社会性负担这一视角,阐述政治关联带给企业的两面性,实证分析了我国民营上市企业政治关联对企业员工成本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与非政治关联企业相比,其员工成本粘性更小,甚至出现反粘性,并且其政治关联程度越大,成本粘性越小或反成本粘性越大,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企业业务量下降时,政治关联企业更倾向于采取裁员措施。研究结果支持了政治关联身份的保护作用有助于降低民营企业社会负担的观点,并且从侧面反映出政治关联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影响机制不一样。研究结论对观察《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内学者对成本粘性成因的研究主要有契约观、效率观、机会主义观、委托代理观等,而基于管理者行为视角的成本粘性成因观是国内成本粘性成因理论的主流。因此,从信息不对称视角,通过构建非对称信息下的委托代理博弈模型,探究事前和事后两种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企业成本粘性成因;根据两种情况下成本粘性成因的不同,提出应分别从建设诚信和尽职档案、要求管理者提供抵押物或者承诺、加强外部约束和监督机制、制定和完善利润分享激励制度等路径来缓解事前和事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企业成本粘性。  相似文献   

18.
选取2008~2019年物流业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成本粘性与企业风险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成本粘性与企业风险显著正相关,成本粘性水平越高,企业风险越大。在此基础上创新性的引入高新技术资质这一产业政策,检验高新技术资质对成本粘性与企业风险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具有高新技术资质的企业,成本粘性对企业风险的正向作用越弱。因此得出结论,在我国制度背景下高新技术资质能够有效降低成本粘性对企业风险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现有有关成本粘性的研究普遍使用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有学者指出当企业面临亏损时,管理者采用“洗大澡”的盈余管理手段,造成按照传统成本粘性模型的估计值高于真实的成本粘性,即存在成本粘性高估现象.文章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行业进行细化,选择了采掘业、建筑业和农林牧渔业三个行业,采用2007-2012年期间的数据,运用改进后的成本粘性模型,分行业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通过改进后的成本粘性模型得出的回归结果并不显著,实证结果未能证明传统成本粘性模型的估计值高于真实的成本粘性,但仍可以看出各个行业成本粘性的存在及大小情况.  相似文献   

20.
以2008~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客户和审计师之间不匹配关系对成本粘性的影响,并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角度检验客户与审计师不匹配关系对成本粘性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客户与审计师向上不匹配关系降低了上市公司的成本粘性、抑制了其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客户与审计师向下不匹配关系则提升了企业成本粘性、加剧了其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不匹配关系通过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路径影响成本粘性,且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进一步检验发现,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促进了向上不匹配关系对成本粘性的影响,而缓解了向下不匹配关系对成本粘性的影响。这一研究有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审计供求关系对成本粘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