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9月23日-26日,“蓝色有约”——全国百家民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考察对接活动在青岛、烟台、威海三市隆重举行。26日上午,全国百家民企于烟台市举行合作签约仪式,60家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签约投资金额达56.9亿元。山东省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牛启忠主持签约仪式,中国个协、山东省发改委、烟台市政府等单位领导出席签约仪式,河北、上海、广东等13个省(区、市)工商局、个私协会组织的110家优秀民营企业代表,青岛、威海、烟台3市签约企业代表,共约170人参加了考察对接活动。  相似文献   

2.
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民营企业取得长足的发展,而民营企业在我国却出现了“长不大”的现象.从民企内部管理入手,分析制约民企的家族式管理产生的背景、历史作用及现实弊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根本上突破家族式管理的传统模式,为二次创业的民企寻找解决自身管理瓶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茅理翔 《浙商》2005,(2):22-22
不久前,读到《中国经营报》上题为“谨防浙江经济由民企兴、由民企止”的文章。文中某些提法尽管有失偏颇,言辞过激,但从某种意义上说,的确切中浙江民企发展之“命脉”。我们浙江的民企该高度重视,自我反思一下:浙江民企究竟还有多少优势,我们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在哪里,是否真会像此文所说浙江经济由民企兴、由民企止?  相似文献   

4.
孔繁任  倪丽娟 《浙商》2005,(6):88-88
大多数浙江民企,从企业领导到员工大部分是农民出身.而中国又是个农业社会.农耕文化的痕迹很容易带到企业营销上来。  相似文献   

5.
《中国工商》2004,(4):36-43
如何使家族企业顺利完成新老交接,保持民企的良好发展势头?做好接班计划.财产界定.企业立法、家族文化等四个方面的工作,《中国工商》认为这是保证家族企业顺利接班的四大要素。  相似文献   

6.
郭凡生 《商界名家》2007,(1):104-105
谈到企业管理,很多人特别是海归和海外学者都会大谈特谈欧美企业管理如何如何先进,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管理如何如何落后。中国民企管理真的不如欧美吗。如果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企突飞猛进式的发展又该如何解释?如果不是.中国民企为什么总是在海归和海外学者面前不值得一提呢?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中国民营企业和他们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民企上市怪状背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企越发达的地区,上市的越少;越是优质的民企对上市越不热衷,越是劣质的却是越热切;近在身边的市场视而不见,远在天涯的市场反而备受追捧……是民企缺乏上市能力还是符合条件的稀少?抑或上市对民企没有吸引力?但为何即使上市也选择香港及海外?民企上市种种“怪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业内专家通过对我国民营经济十分发达的浙江温州、台州和绍兴等地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专题调研,揭示出种种“怪现象”背后存在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8.
润东  高力 《商界名家》2005,(11):36-39
短短几年中.多少民企昙花一现.多少民企落入深渊.围绕“问题民企”的生死问题,演绎成一场又一场的拯救风波,参与救援的方方面面.一个个粉墨登场.勾心斗角.而各方利益博弈的背后无不隐藏着野心和图谋使得”问题民企。的拯救需要克服诸多困难.走出各种利益的怪圈.才有希望完成再造和重生。  相似文献   

9.
魏民 《新商务》2004,(1):12-13
面对近两年低迷的股市,浙江上市民企却表现不俗。业内人士称,加大民企上市力度,让更多优秀的民企上市,不失为注入新鲜血液挽救股市的一剂良药。  相似文献   

10.
周雪梅 《浙商》2007,(8):42-42
3月26日至28日,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青林率领的四川省党政代表团专程来到浙江.与浙江省党政领导举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交流会。期间,杜青林一行参观并考察了万向、娃哈哈、吉利等知名浙江民企.对浙商的创新拼搏精神及企业的高速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1.
张苗荧 《商业时代》2003,(250):29-30
温州民企的家族制是不是走到了尽头?温州民企要不要走出家族制?笔者试图从交易成本角度解释家族制的存在合理性。然而,认为家族制是现行温州民企的最佳制度选择,并不意味着家族制可以不必改革。  相似文献   

12.
严侃 《新财富》2005,(5):45-54
考察过去一年中国民企富人们的财富变迁,我们发现,其中令他们最喜忧参半的因素当属宏观调控。宏观调控带来的巨大变化深刻影响着入选“《新财富》500富人榜”的民企富人的财富及排名。  相似文献   

13.
民营经济的创新与发展是21世纪初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源。面对新世纪和新形势,民营经济如何有序整合并参与国企改制、改组,对于“十五”期间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促进黑龙江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应从放宽对民营经济的准入政策.解决民企的国民待遇问题、给与必要的法律保障、实施鼓励民企参与国企改革的财税政策、规范政府职能等方面为民营经济参与国企改革创造条件.使之走上跨越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工商行政管理》2009,(2):45-45
最新发布的浙江省民营企业生存状况及发展态势报告显示,2008年浙江共有2.2万家私营企业注销歇业。鉴于民企经营面临巨大困难。浙江省工商局日前出台了《关于促进全省民营企业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共十九条。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对民企“不处罚、不追缴、不吊销”。  相似文献   

15.
陈建萍 《中国工商》2004,(9):116-125
国企改革终于触动了最核心的产权问题,连小心翼翼的辽宁都借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东风大力引进民资和外资。据统计,截止到2003年底,我国国有及控股企业为15万户.资产总额19.7万亿元,净资产8.4万亿元。对于刚刚完成原始积累的民企来说,这是一个低成本扩张的绝好良机。然而,沉积几十年的国企弊端并非朝夕可改,民企参与国企改革更像一场持久战,谁坚持到最后谁就笑得最灿烂。  相似文献   

16.
黄婉华 《中国市场》2007,(11):42-42
除了国企和外资,能在广州这个地头与之分一杯羹的民企,唯有海印集团,广州批发市场的龙头老大。海印所辖的缤纷广场是后生可畏,一位业内人士这么告诉记者。位于海珠广场的海印缤纷广场.共有十层,一至四层为国内外品牌。2001年海印集团出手.用了3.89亿元巨资收购广东商品展销中心.也是最早的广交会的旧地址,当时竞争者众多,据说有一家海南的竞争者,曾经想过买下这个场经营特产,也有企业计划发展电器批发城,作为广州最大的批发市场经营商,担任海印集团多个批发市场总经理陈文胜.经过对这栋旧苏式建筑的考察,最终还是决定将其发展为新型服装城。  相似文献   

17.
邓莉莉 《大经贸》2005,(10):12-12
正如唯物辩证法所言: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广东省外向型民企之路验证了此说法。面对今天的外向型民企发展,我们在眉开眼笑的同时也不由自主地回顾过去20年、展望未来20年。打个比方,如果说昨天的外向型民企是一个刚落地的娃娃的话,今天的外向型民企正可谓是青春年少时,那么未来呢?我们只能说一切待定,外向型民企规模待定!外向型民企出口、境外投资待定!包括贸易特点……  相似文献   

18.
范博宏  李思飞 《新财富》2010,(10):64-66,68
中国资本市场的透明度与印度、俄罗斯类似,与英美相差甚远。在以关系为基础的商业模式和复杂的组织结构下,中国民企的透明度偏低,其代价是企业融资的能力差、成本高。民企的透明化.须从转变企业家观念入手,并将经营模式从关系型转为市场化、职业化。企业尽管为此要付出成本,但可以获取长久的回报。  相似文献   

19.
王颖 《商界名家》2006,(2):101-102
在经过高速、粗放发展的时期之后.大多数民营企业已经进入转型时期。如今市场条件的变化.对企业管理的挑战越来越高。曾经被高速发展所掩盖的,民企在功能管理上的短板,正日益暴露。  相似文献   

20.
王方剑 《商界》2006,(9):22-27
与政府关系的远近,与具体官员的亲疏,常常可以决定中国民企的生死。因此与政府和官员打交道成为民企老板们的主要职责。[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