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由一定经济基础决定的道德意识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主要是因为道德是人们必需的行为方式,是人的一种能力和生产力,人的道德素质是经济发展的内驱力。道德通过激励人的经济努力,影响人的精神取向、人格素质和工作态度,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减少交易费用,促进相互合作、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推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企业伦理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涵盖企业内外部道德关系而形成的企业特有的伦理理念、伦理观念、价值目标、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精神、道德传统及道德实践的总和。在阐述企业伦理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从中国企业伦理现状出发,综合部分企业伦理问题案例,论述了企业伦理道德失范现象及其危害,并进一步提出了企业伦理建设的建议及途径。  相似文献   

3.
中国加入WTO ,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而经济的发展要素体现为资本、市场、信息、技术、人才等。但是它们并不是单纯的纯经济因素 ,也体现着政治文化意识形态上的差别 ,因此精神文化上的因素也是现代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动力因素。我们应当积极寻求促进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道德支持和先进文化建设。在WTO背景下 ,道德文化支持应当大力促进规则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五个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斯密问题与企业竞争战略中的道德约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竞争战略与企业经营中的道德约束有着密切的联系;竞争战略是将企业发展的目标指向未来,而良好的经营道德是企业走上成功之路的根本保证。根据斯密“经济人”假设,追逐利润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在追求效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如何坚持遵循道德标准,的确是一个难题。本文探讨了企业追求利益与遵守道德准则的关系,在竞争战略中必须强化道德约束,确保企业在竞争中制胜。  相似文献   

5.
中国加入WTO,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而经济的发展要素体现为资本、市场、信息、技术、人才等。但是它们并不是单纯的纯经济因素,也体现着政治文化意识形态上的差别,因此精神文化上的因素也是现代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动力因素。我们应当积极寻求促进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道德支持和先进文化建设。在WTO背景道德文化支持应当大力促进规则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五个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论企业竞争优势与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往往认为讲求道德与企业的获利目标相矛盾,讲求道德会降低企业的竞争力。事实上,在竞争中讲道德不但不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企业以道德为准绳,坚持道德的高标准,将会为企业带来持久的竞争优势。道德优势可以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在目前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加强企业竞争中的道德建设,对于市场经济的合理化和规范化及社会主义商业道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朱礼龙 《生产力研究》2005,(9):74-75,119
本文分析了儒家文化的现代精神及其价值,即和谐意识与可持续发展、人本意识与管理的载体、道德意识与“义以为上”的价值观、力行意识和经世济民的实用理性,论述了企业价值创新的儒家文化渊源,即企业价值创新体现儒家文化的和谐意识、价值创新企业树立起人本意识的大旗、价值创新企业秉承“义以为上”的价值观、价值创新企业体现力行意识和追求经世济民的实用理性。  相似文献   

8.
蒋才芳  王宾吾 《经济师》2005,(8):177-178
文章介绍了企业道德实力的概念、特征、存在的理论依据以及企业道德实力的价值,从企业伦理的新视角,揭示了企业道德实力是企业赢得竞争的真正核心力,是企业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提出通过建立道德化的决策机制、集体主义的团队机制以及激励、教育和监督机制等企业道德化管理来培育企业道德实力。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文化建设发挥着导向作用,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而企业文化建设更具有企业个性和职工群众的群体意识、集体主义精神,培养职工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互作用,而不能相互替代。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使道德成为人类的共性问题,一方面强化了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和效率观念,同时还为传统伦理道德注入了民主与平等、信誉与法制等内容。但是对原有的价值观念、民族凝聚力等必然产生冲击。道德教育需要走开放和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有关"和谐"的思想非常丰富,如保合太和,以和为贵,天人合一,致虚静、道中庸,等等.这些思想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被认同的人文精神,又是今天我们实现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资源.本文主要是从人总是生活于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四维空间之中,以及目前我国在现代化建设方面遇到的种种挑战的角度来梳理、审视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这无疑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E.弗洛姆是现代西方著名的人道主义伦理学家,他通过综合马克思的宏观社会理论和弗洛伊德的微观心理分析理论而建立的人道主义伦理学体系在西方伦理学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理论贡献。在其伦理学体系中,宗教思想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弗洛姆从人的精神需要的角度探讨了宗教的根源和定义,划分了宗教的两种类型,揭露了现代社会宗教异化对人造成的危害,并积极探索建立人道主义宗教的具体对策。他的思想既有独特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也有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工科院校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两者既各有其内涵特点又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因此在高等教育特别是工科高等教育中必须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以制造业工人为研究对象,基于认知-情感个性系统理论,构建主观社会地位影响工匠精神的双路径模型,检验心理所有权与和谐式工作激情在主观社会地位与工匠精神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关怀型伦理氛围的调节作用。通过对收集的538份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主观社会地位对制造业工人工匠精神有显著正向影响;(2)心理所有权与和谐式工作激情在主观社会地位对工匠精神的影响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关怀型伦理氛围在心理所有权、和谐式工作激情与工匠精神的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主观社会地位对制造业工人工匠精神的双路径影响机制,丰富了工匠精神的前因变量研究,并为培育制造业工人工匠精神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两会"的基本精神是指所有"两会"具有的共同精神;"两会"的具体精神是指每次大会提出并拟解决的具体问题。"两会"的基本精神就是民主。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思想博大精深,不是儒、法、道三家思想就可以涵括的,但这三家思想却是中国传统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已日趋完善的前提下,重新审视和思考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分析各家所长,探询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中国传统思想的脉络,研究中国传统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创新意义,对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来自上海、南京和镇江的24名创客为样本,应用组态思维与QCA方法,通过整合内生性、外生性等6个影响因素,对创客精神生成机理进行系统研究。结果发现:①学校教育是创客精神生成的核心必要条件;②教育实践主导、兴趣教育主导与人际关系感染是3个促进创客精神生成的有效策略组合,其中,教育实践主导是最常见的创客精神生成策略组合;③社会关系网络与主观认知在创客精神生成过程中具有替代关系。  相似文献   

18.
人文精神是大学精神的核心要素。随着市场经济的渗透和大学职能的扩展,大学人文精神日渐消解,主要表现在工具价值与理性价值、经济效益与人才效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官职追求与学术追求之间的失衡。大学人文精神的再构途径至少应包括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营造气息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9.
企业创新文化的精神层结构及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创新精神层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独具自身创新特征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是企业创新文化的核心层,包括企业创新哲学、企业创新道德、企业创新精神、企业创新价值观、企业创新目标和企业创新风貌等。针对我国企业文化在全球创新环境下的缺陷和现状,综合分析了诸多影响因素和原因,通过强化企业创新文化的精神层结构及建设,构建了以企业创新精神层文化为基础的新型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uses a general two-sector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 to examine how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affects the relation between public finance and growth.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is defined as acquisitive personal objectives. We find that if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is present, an increase in the share of government spending in output reduces the long-run growth rate. The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scal spending and growth is consistent with empirical evid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