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柔性引进京津人才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人才成为新时代的两大支点,人才争夺日趋激烈。我国人才流失严重,河北人才亦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京津。面对激烈竞争的外部环境和时代条件,河北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更好地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内环北京、天津两大都市是河北突出的区位特点,而京津两地是全国知识最密集的地区。笔者认为,通过人才与项目、产业互动,可实现对京津人才的柔性引进,不断提高河北对京津冀乃至全国人才资源流动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2.
留住公司的核心员工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魏葵 《经济管理》2001,(17):34-37
当今世界,以高科技为龙头的新经济日新月异,知识经济的到来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日趋发展,使企业最短缺,最重要的资源不再是资金,而是高水平的人才,鉴于此,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企业间最关键、又最常见,最公开、又最隐秘的竞争就是对人才的争夺,这场人才争夺战的销烟早燃及我国,近几年间,全球几乎所有知名的世界级大公司如微软、英特尔、IBM、惠普、宝洁、摩托罗拉、爱立信……竞相在北京开设了争夺中国本土人才的研究院所,随着中国“入世”,跨国企业将随之大量涌入,预示着我国企业面对的将是空前激烈的人才竞争,因而能不能吸引、留住公司的人才,将成为企业应对未来竞争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产业国际化转移的规律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世界经济一体化加快了产业国际化转移的进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组合带来了劳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在不同行业和不同区域的转移,并不断促进国家与国家之间工业发展竞争地位的变化,而跨国公司成为产业转移的载体和知识、技术转移的媒介。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人力资源的争夺成为决定国家、区域以及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如何能够争夺到为自己发展服务的高层次人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而建立有效的专家信息管理系统是解决我们所面临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技术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或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技术创新与进步是由人来完成的,因此,技术的较量归根结底是人才的较量。知识型员工作为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日益成为各企业争夺的对象。  相似文献   

6.
杨玲 《经济论坛》2004,(9):157-158
人才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决定一个国家兴衰存亡的关键。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家之间的竞争、公司之间的竞争、市场份额的扩大,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争夺与竞争。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祝军 《经济师》2004,(3):140-140
伴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 ,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力资本已超过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本 ,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及经济、财富增长的源泉。对人力资源的争夺、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当今各类企业及社会组织时刻关注的重心。只有厉行变革 ,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与创新 ,才能使人才迅速成长和才尽其用。为此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职能、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观念都要转变  相似文献   

8.
全球科技人才竞争态势和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迈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社会、科技的新发展,IT行业的爆发性发展,对人才的大量需求和全球性的“人口断层”等因素,使世界范围内的人才短缺状况不断加剧,新一轮的全球性的人才大战将拉开序幕。未来10年争夺人才之战将会愈演愈烈。谁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出奇制胜,取得主动权,谁就能加快科技、经济的发展,成为世界的强国。  相似文献   

9.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人才工程是第一工程”的观念。要改变过去那种重招商引资,轻招智引才的传统观念。人才作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播者,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是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不同经济形态下的生产力发展对于资源的需求和依赖是不同的。在农业经济时代,上地曾经是第一生产要素;在工业经济时代,资本取代土地成为第一生产要素;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取代资本成为第一生产要素。  相似文献   

10.
随着知本时代的来临,市场竞争的加剧,人力资源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经超越其它资源,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竞争各方不惜重金,想尽办法争夺、招揽人才。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才争夺战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相似文献   

11.
结合本土文化构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21世纪,人的因素越来越成为企业实现自己战略目标的关键,企业间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可以说,人世后原有相对封闭的人力资源体系逐步开放,中外企业的人才争夺进入了零距离、白热化阶段,众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与本土企业争夺高素质人才,人才竞争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国内化已成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一 ,随着我国即将加入 WTO,应在创新能力、知识产权、生态环境、国家安全等方面将面临新的挑战。二 ,国际竞争的焦点 ,已从军事竞争转向经济与科技的竞争 ;从争夺自然资源转向争夺人才与科技制高点。三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 ,我国要迎接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挑战。特别要引导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生产具有知识产权的产品 ,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四 ,全球生态环境日益影响可持续发展 ,影响人民健康。要呼吁全球各国重视并加强研究和解决。五 ,要关注计算机与数字通讯为主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它将在容量、速率、智能化等方面取得…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要素将主要由资本、劳动力转化为知识和人才,知识和人才将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这种生产要素的转化必然带来会计环境的变化,也必然对会计提出了新的目标、新的任务、新的要求。当前,会计面临的客观环境究竟具有哪些特点呢?  相似文献   

14.
孙丽萍  杨立国 《经济论坛》2004,(15):154-154
时代发展已经使人才资源成为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成为第一资源。人才是科技进步最主要的推动力和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开拓者。人才资源具有自我增值的巨大潜力。知识经济日寸代人的知识正在取代土地、资本和原材料而成为直接的生产要素,并直接产生价值。正如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指出的:“人类的未来并不完全取决于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取决于人类智慧的开发。一人口质量和知识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未来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知识作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知识经济时代具有战略意义的核心竞争力并日益受到重视。所谓知识管理技术就是个人或组织将获取的信息或知识进行加工,使其变得更加合理和有效,并将它们发送出去的一系列技术,是知识管理的推动器。本文从知识管理技术的概念应用入手,分析了知识管理技术的进化过程,最后提出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时代,以创造性人才为核心的智力资源是各国企业争夺的焦点,一个国家或企业智力资源的多寡,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程度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国家或企业面向未来的竞争优势。正是智力资源对于经济发展的特殊作用,现在世界各国都致力于智力资源的开发,甚至把企业看成是一种“学习型组织”,要求员工不断地接受教育培训,更新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习型组织”或“学习型企业”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学习型企业是指通过培养整个企业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  相似文献   

17.
朱彬 《发展研究》2001,(2):13-14
人类社会正从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和使用为基础的全新的经济形态,知识正取代资本成为时代最稀缺的资源。企业的生产要素投入——已不是简单的物理形态,而是更高级的知识的形态。换而言之,是知识而不是资本成为企业的最关键投入要素。企业的竞争优势源泉也将从原来的有形的物的形态转向无形的知识形态。时代在变革,企业理论也应反映这种变革。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理论也正从传统以交易成本为基础的企业理论向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理论演变,从而使企  相似文献   

18.
刘玉洋 《时代经贸》2010,(6):118-119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生产要素中最具有创造力和价值的核心资源,已成为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本文通过对知识管理的内涵、特征和基本流程的分析,从知识管理角度论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  相似文献   

19.
目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一个以知识为主导的时代,知识正逐渐取代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企业维持持久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越来越多的企业致力于通过知识管理来提高企业对环境的应变能力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知识的信任、传播、交流、共享与整合,是虚拟企业赖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是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当今时代,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突出地表现为人才的竞争,知识和人才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只有建设一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的人才队伍,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用之不尽的力量源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的内涵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人才的看法有不少误区。如不及时校正,势必影响人才选拔、评价、激励等各个环节,进而影响人才强国这一重大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