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文娟 《山西农经》2022,(21):86-88+135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通过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能有效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从当前的农业产业发展的情况来看,我国有些地区还存在着特色资源产业化不足、盲目选择支柱产业、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文章分析了农业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路径,创新和完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构建现代化的农业经营体系,延长农产品的价值链,以更好地助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新的历史发展形势下,国家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发展。当前在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生态环境较差、产业结构不合理、监督管理力度不足、农村地区匮乏人才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转型。针对当下农村经济发展转型存在的问题,应该做好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发展本地区的特色农业产业、农村地区的人才培养和引进、不断完善农村的金融体系和加强金融管理等工作,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柳扬风 《山西农经》2023,(13):158-160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领域的发展速度与质量决定了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发展农业经济要注重优化管理措施。文章基于新农村建设环境,分析了农业经济管理的内容与方法,提出优化农业经济管理措施建议,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白云 《山西农经》2022,(3):82-8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重要体现。在新农村建设发展过程中,农业、农村、农民是3个焦点问题,为有效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市场经济持久增长。农村的健康发展是确保广大农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的重要条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对农业经济管理中不符合新时代发展的方面给予高度重视,并做出相应调整,对农业经济管理进行优化的同时,还要持续完善农业产业自身结构,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在这一背景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始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新农村经济体系改革中,创新农村地区发展模式和发展途径,为农村地区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提供有效助力。本文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中信息技术普及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途径,从人才、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出发,推动我国农村地区信息化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深入而系统的开展农村音乐教育活动,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旨在以新农村经济发展的视角,审视我国农村音乐在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及价值,并针对当前我国农村音乐教育存在的一些现状问题,提出改善农村音乐教育的措施,以此带动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加速我国的农村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情况直接关系到我国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业经济管理面临更多挑战。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策略,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基于此,针对新农村建设下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具体的优化策略,希望能为农业经济管理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构建完善的农业经济法律体系是新农村可持续发展、健康发展、稳定发展的保障。我国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重视政策,忽视法律,这也导致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工作开展没有相应的法律保障,使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农民权益保护受到严重影响,进而让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工作发展受到阻碍。所以,为了有效解决我国新农村农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保障农村经济繁荣发展和农业规模化发展需要,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的农业法律保障。本文首先研究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建设历程,然后探讨了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弊端,最后给出了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经济发展保障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中央加大了三农工作的投资力度,并且进一步完善了农业扶持政策。在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经济管理直接影响着新农村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应当针对现有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进行优化,根据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制定完善的农村经济管理方案,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金融的配套支持。村镇银行定位于服务"三农",是农村金融发展的生力军,有效填补了广大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匮乏与不足,对提升农村经济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因此,通过分析研究我国村镇银行面临的发展困境,提出促进村镇银行健康有序发展的路径,以期在新农村建设中,通过村镇银行的发展进一步活跃农村金融市场,带动农村经济水平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新型家庭经济的角度,分析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论证新型家庭经济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探讨新型家庭经济的有效发展途径,以期对我国当前的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2.
农村是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探寻建设环境友好型农村的有效路径,对于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以及突破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资源约束瓶颈,实现农村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孙皆 《农业经济》2013,(1):21-23
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仍旧是我国"十二五"期间重点关注的问题,农村经济直接影响到我国新农村的建设,最终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基于近年来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对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新形势下发展我国农业经济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根据市场需求,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已成为首要任务。土地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要素,创新农地使用制度,建立灵活有效的流转机制,关系到农业资源配置的效率和优化,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成为了各地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当中,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决定新农村建设进度的主要因素,只有农村经济发展起来,农村的基础设施才能充分建设。本文分析了当前由于农村经济发展不足而带来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原因,同时分析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关系,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农民群众作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其文化素养的进一步提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有效措施,高素质农民群体作为优化农业产业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头羊”,对于普通农户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高素质农民群体在参与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7.
梁静 《农业经济》2018,(3):23-24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在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下,唯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当前我国很多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构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是目前"三农问题"中非常迫切并且是极其重要的问题。深入分析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着力构建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有益路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三农"问题的核心任务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交叉渗透的新兴产业,能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找到新的突破口。本文探讨了在新农村建设视域下,体育旅游的概念界定、体育旅游外语人才的社会需求因子、体育旅游外语人才培养的认知路径、教育路径和实践路径以及体育旅游外语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经济建设面临复杂形势,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任务。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经济是中国经济的支柱,振兴农业经济事关保持社会稳定大局。如何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成为经济建设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当前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资金投入不足,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不顺畅等。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路径是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促进我国农业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对关中地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产业现状描述的基础上,分析新型城镇化对关中地区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积极影响主要包括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农民收入、拉动了关中地区的城市内需,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优化了关中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及提升了关中地区农业信息化水平等;消极影响主要包括农村耕地面积减少、农村资源出现流失、环境恶化、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减少等。针对城镇化对农业产业的影响提出了以下策略:坚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实现互惠共赢;对新型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协调发展的相关制度进行改革或创新相关制度;在农村建设住宅小区,实行集聚化居住,减少宅基地的占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镇化,以城镇化拉动农业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