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津市土壤养分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全市12个区县土壤养分动态监测,发现在10年间,①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呈上升趋势,但增幅不大;②碱解氮有所增加,增幅达44%;③速效磷含量呈上升趋势,增幅达1倍;④速效钾含量有明显下降,“富钾现象”已不复存在。并分析了当前土壤养分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土培肥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土壤养分临界值是最早用于诊断指标的一种表示方法。实际上,它是表示养分缺乏和不缺乏的分界线。具体来讲,某土壤养分的测定值低于临界时,说明土壤中该养分处于缺乏或极缺乏的水平。因此,必需及时施用含该养分的肥料,才能获得明显的增产效果;反之,如果土壤养分测  相似文献   

3.
利用农业资源及经济信息动态监测网的数据,分析了全县耕地土壤的肥力情况及主要养分指标变化特点;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六点对策。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中国南方油茶产地土壤性状特征,促进中国南方油茶土壤质量可持续发展,本文对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10年内油茶产地土壤与荒草地土壤碳、氮、磷含量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油茶产地土壤碳、氮、磷含量良好,油茶生长状况良好。在长期种植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土壤改良,以提升和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生态。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大理市耕地土壤养分变化特点存在的问题,将全市耕地分水田、旱地、蔬菜地进行土壤养分分析化验,并根据测试化验结果,提出科学施肥对策及建议,以便充分挖掘耕地产出的潜在能力,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低耗、安全持续发展,有效控制农田面源。  相似文献   

6.
利用地统计学和多重分形方法研究分析秸秆还田农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效磷的空间相关范围介于14.30m-22.30m;土壤速效钾、碱解氮和有效磷均为强烈空间相关性;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均具有多重分形特征;土壤碱解氮的空间变异性主要由其低值引起,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主要由其高值引起;土壤有效磷、碱解氮和速效钾的空间变异程度依次减弱。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彭山县土地整理区为研究区域,运用地统计学与GIS相结合的手段和方法对其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与产量的关系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土壤中K的变异系数为0.084,属于弱变异强度,而N、P、Org的变异系数在0.2~0.26之间,属于中等变异强度;本区作物产量与氮、磷及钾含量呈正相关性,与有机质为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化肥能有效的提升农作物的产量,达到推进农业发展的作用,但不合理的使用化肥或者长期使用同一种化肥可能导致土壤中的活性降低,让土壤中营养成分遭到破坏等,影响农业的发展。基于此,文章对化肥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探讨长期使用化肥对土壤活性以及养分的影响,促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湿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定量研究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湿地土壤养分是时空连续的变异体,不论尺度大小均具有高度的空间异质性;湿地土壤养分变量属于区域化变量,同时具有随机性和结构性特征,所以仅仅运用经典的Fister统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土壤空间异质性研究的需要;地统计学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空间分析方法,其变异函数则适合于定量研究区域化变量空间结构变异特征,能够全面反映区域化变量的结构性。作者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意欲用地统计学的区域化变量理论和变异函数对湿度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进行定量研究,并对其研究方法进行了构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大理洱海湖滨区菜园土具有代表性的98个土壤样品的pH值及其他养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菜园土pH值与土壤有机质,全N无明显相关性.而与土壤速效N,速效P呈显著相关。土壤有效Gu、Zn、Fe、Mn与pH值无明显相关性,速效B和pH值的相关性较显著,土壤有机质,N、P含量较高,而K不足,有效Mn、B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1.
设施蔬菜土壤养分是制约蔬菜生长及品质的关键因子,迄今有关东北黑土区设施栽培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的研究鲜见报道。本研究以哈尔滨市为研究区,通过调查取样,分析了黑土区设施蔬菜栽培土壤的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和pH的丰缺程度,比较了设施蔬菜土壤与露天蔬菜土壤的养分含量。结果表明:(1)设施蔬菜土壤的碱解氮含量处于亏缺状态,其他土壤养分含量均处于高水平状态。(2)哈尔滨市设施蔬菜土壤养分含量均较露地蔬菜土壤高。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起初随着设施使用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到第8年达到最大值,随后开始降低。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到第8年达到最大值,随后开始降低。土壤pH随设施使用年限的增加起初变化不大,到第8年明显降低,达到最低值,之后又有所上升。(3)哈尔滨市区内的设施蔬菜土壤速效磷含量高,外县的设施蔬菜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高,郊区的设施蔬菜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及有机质的含量均最低。本项研究表明,设施栽培使哈尔滨地区土壤速效养分及有机质含量发生明显变化,且随着地区不同而差异明显,土壤养分含量随设施使用年限而变化,使用8年的设施菜地土壤中pH值最低,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及有机质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13.
干旱区精河流域绿洲化过程中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干旱荒漠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时空特征进行研究,为绿洲土壤的科学施肥及更合理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促使土壤养分在精河流域平原绿洲系统中合理迁移和分布。[方法]以精河流域平原绿洲为靶区,基于GIS与地统计学方法,利用2003年和2018年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获取的土壤采样数据,对绿洲化过程中土壤养分(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的时空动态变化及重心迁移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2018年的土壤有机质、速效磷低于2003年,而碱解氮高于2003年。在空间上,各养分含量的高值区均出现在绿洲北部和西北部,低值区则主要位于绿洲边缘及南部区域;(2)对土壤养分综合分级评价结果显示,2003—2018年绿洲化过程中研究区土壤养分整体下降,中等及偏上水平的土壤养分重心沿精河向绿洲东北方向(艾比湖西南缘)及西北部的博乐绿洲方向迁移;(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含量均与土壤pH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其中在草地、耕地和未利用地中呈极显著的差异(P<0.01),在林地中两者呈显著差异(P<0.05)。[结论]该研究对精河流域绿洲化过程中土壤养分变化和迁移特征进行的时空对比分析,有助于推进研究区平原绿洲耕地的利用和发展布局,为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维可视化技术被应用到农业、气象、林业、煤矿、灾害等多个领域,但是,三维可视化技术往往被应用于宏观三维场景,很少会被用于微观要素的三维可视化。近些年来土壤数据的空间化研究和分析成为3S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该次研究主要基于GIS、GPS技术和地统计学方法,选择吉林省梨树县,从县级尺度研究该县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对研究区已采集的874个土样样本中全氮、全磷、全钾和有机质土壤养分含量进行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通过SPSS 19中的K-S法对养分含量正态分布检验,利用GS+Version 9.0的半方差模型对土壤样本中服从正态分布的养分含量进行拟合,进而对土壤养分含量的空间变异性进行了分析。在掌握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实现土壤养分含量的三维空间可视化,研究分析了养分含量分布与地形的关系,三维空间模型的建立使得土壤养分状况的分析更加深入、直观。文章最后指出,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及三维可视化技术对实现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张掖市甘州区的三块盐渍化程度不同的沙枣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盐渍化土壤0~30cm土层的养分及土壤酶活性特征。结果表明:表层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含量随盐渍化水平升高而降低,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中度盐渍化与非盐渍化土壤C:N稳定且处全国正常水平,C:P、N:P略高于同区域土壤,养分限制为磷元素,盐土土壤C:N平衡被打破,高于全国平均值,盐渍化对氮元素含量的限制要高于碳元素;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表现为随盐渍化程度升高降低的趋势,垂直分布上,整体呈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四种酶活性均与土壤C:N呈极显著负相关,可以通过降低土壤含盐量和C:N的方式提高酶活性,进而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6.
17.
玉门市耕地质量等级及其养分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河西走廊范围内的耕地质量现状,打好耕地开发利用的基础,依据《耕地质量等级》国家标准,在对耕地的剖面性状、养分状况、耕层理化性状和土壤健康状况等4个方面选取12个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选用特尔斐法确定隶属函数,以玉门市为研究区构建耕地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耕地质量评价和...  相似文献   

18.
现如今,文化产业随着经济时代的发展也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全新的创意为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生活经济创造了一定的条件,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并加强我国文化产业创新,打造属于地方文化的经典品牌,提升地方文化多方面的竞争力.本文以榆林经典文化品牌发展现状以及传统文化资源条件为主要调查目标,通过分析该地区市场、企业以及政府三大主体之间的...  相似文献   

19.
从人均GDP看,2005年全市人均GDP为9723元人民币,总量低于全省(9899元)和全国(14040元)平均水平,处于工业化初期;2006年提高到13312元,已经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1762元),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930元),迈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  相似文献   

20.
生物炭是指秸秆、木屑以及动物粪便等生物质在低氧或缺氧环境下通过高温热解而产生的含碳量丰富且性质稳定的有机物,由于其具有孔隙度大、密度小、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与土壤中离子交换能力强以及含碳量高等特点和优势,因此具有广泛的利用途径。生物炭对土壤理化特性的调节具有显著的影响,对土壤微生物生多样性和丰富度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有助于作物生长和产量的提高。因此,本文围绕生物炭施加对土壤理化特性、土壤微生物以及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期丰富生物炭的利用途径,为生物炭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