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文祥 《经济师》1999,(8):49-50
一、当前银行电子化的现状纵观国内银行业电子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处于柜台业务电子化阶段,计算机的使用替代了传统的手工劳动,将庞大的一线营业人员从繁琐的手工业中解脱出来,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从80年代中期...  相似文献   

2.
王飞 《经济学动态》2004,(11):10-113
20世纪的90年代被称为日本经济“失去的10年”。毋庸多说,“失去10年”的原因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泡沫经济的发生期间。泡沫经济时期企业和居民相信土地价格永远上涨的“土地神话”,结果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和负债同时膨胀,土地神话的破灭使得资产和负债情况严重受损,地价的下跌直接打击了信用风险最集中的银行部门,动摇和破坏了日本经济信用体系的根基。资产和负债的严重受损、信用体系的破坏是日本经济低迷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英美和日本银行获利能力互异自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以来,日本银行业经营陷入了困境,获利能力持续下降;与此同时,美国和英国的银行业经营有方,获利能力不断改善,这使得西方主要工业国银行业获利能力差距呈现逐渐拉大的势头。国际清算银行发表的“1995至1996年度...  相似文献   

4.
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银行业苦于面向制造业的融资业务扩展困难,融资业务逐渐向房地产业以及零售业拓展,这些金融机构的积极的融资活动是,为日后的不动产价格上升埋下了伏笔.进入80年代,日本土地和股票投资盛行.股价和不动产价格的暴涨,造就了当时"土地神话".但在泡沫经济崩溃之后,这些投机公司陷入了经营困难,无力偿还银行贷款,使日本金融机构深陷不良债权的泥潭.整个日本社会进入了经济发展停滞的状态,整个九十年代一直都处于地成长率的状态.本论文通过对日本泡沫经济产生以及崩溃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通过对中国经济现状与日本泡沫经济进行比较来分析中国经济是否会重蹈日本泡沫经济的覆辙.  相似文献   

5.
80年代中期,国际上曾出现过对日本将成为领导国家的忧虑。当时日本的经济扩张和技术实力正处于巅峰期,国力全面赶超美国似乎是指日可待的事。然而,泡沫经济的幻灭,证明没有一流科技创造力的日本的经济仍然患着软骨症。相反,美国以其不竭的开拓创新精神进行超前开发,不在诸如汽车、集成电路等“准”传统领域与日本人纠缠,比谁做得更精。更轻巧,而是在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中独辟筷径,终于迎来知识经济大发展的新时期,出现了持久的繁荣,又一次把日本远远地甩在后头。从70年代的石油危机,到80年代日本的泡沫经济,乃至gO年代…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信托业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我国信托业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王红岩1中国信托业的发展经历了曲曲折折的道路。80年代初,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和规定,积极鼓励信托业的发展。于是,从80年代中期开始,各家银行、行业主管部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地方政府纷纷设立了数量众...  相似文献   

7.
王国正 《经济世界》2001,(10):72-74
近年来,我国已初步形成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新格局,这与我国当前经济、金融的发展现状相适应,但是,从我国银行业未来的生存、发展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看,我国银行业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已是大势所趋,特别是随着加入WTO时间的迫近,这种转变的步伐还应适当加快,唯有如此,我国银行业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摆脱被动局面。我国银行业经营模式的 演变过程及分析 我国银行业的混业经营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前夕;只是那时我国证券业刚起步,银行混业经营的范围很小。进入90年代…  相似文献   

8.
当心,日本 泡沫经济中国重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表象看,日本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泡沫经济与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惊人地相似。7月23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魏加宁在一次论坛上强调,中国宏观调控应汲取日本泡沫经济教训。  相似文献   

9.
从 90年代初泡沫经济崩溃后 ,日本经济一直是萎靡不振 ,金融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金融制度中存在的人格化交易是导致日本金融问题产生重要因素之一 ,并进而影响了经济的恢复。日本的金融制度的长期以来具有以下两个主要的特点。一、保护主义保护主义是日本金融制度安排的一个主要特点 ,其实质是在保护金融机构 ,具体又体现在以下的一些制度安排上 :第一 ,实行严格的分业管理。分业管理具体包括长期金融和短期金融的分离、银行业和信托业的分离、银行业和证券业的分离以及对中小企业金融的分离。其中 ,以银行业和证券业的分离最具有影响。日本严格地划分业务范围 ,把竞争限制在各个业务领域之内 ,尤其是银行和证券的分离就是为了防止银行因兼营证券业务而在存款人与投资者之间产生利益冲突。第二 ,利率管理。利率管理的内容是对存款利率的直接管理和对其他金融商品及贷款利率的间接管理。直到 70年代中期为止 ,日本以低存款利率为中心 ,维持着一个管制利率体系。对利率限制 ,一是为了防止银行的价格竞争 ;二同时也给银行系统提供了巨额的利益补贴 ;三也是为了支持当时的产业发展而实行低利率政策。第三 ,内外分离管理。其主要内容是实行外汇专业银行和外汇指定银...  相似文献   

10.
李天国 《经济论坛》2005,(9):8-10,15
一、日本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化关系 从战后以来到90年代初为止,日本经济基本处于高速增长或平稳发展状态。加之以大企业为中心实行“终身雇用制”和“年资工资制”等原因,日本的就业状况非常稳定,失业率很低。随着泡沫经济的崩溃,日本进入了长期的经济萧条,失业率从1992年开始上升,到1995年突破3%大关,当年物价下跌,发生严重的通货紧缩,大量的银行不良债券显现出来,公众对经济的恢复失去信心。1998年上升至4%,并接近5%,2003年上升至5.3%。  相似文献   

11.
刘静 《经济导刊》2004,(11):82-87
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日本各大银行纷纷表示,削减不良贷款的行动成绩显著。2004年3月年终结算时,日本七大银行集团不良资产比率为5.2%,较上一年度下降了2个百分点,除日联集团(UFJ)继续亏损外,银行业整体扭亏为盈。分析家普遍认为,作为日本银行业最大难题的不良债权处理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策发生转变,“广场协议”迫使日元汇率一路走高,日本被迫扩大内需来替代出口。日本国内的不动产和闲置设施产业因而急速发展,带动土地价格上升,并推动股市连创高点,酿成了证券和房地产的泡沫经济时期(1986—1991年)。此时银行把大量资金投入证券和房地产市…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汇率评估:日本经验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伴随着恶性通货膨胀和泡沫经济,日元经历了两次急剧升值过程,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初之后,第二次发生在80年代末期的泡沫经济之后。从此日本经济便陷入了长期萧条,即后来所谓的“失落的十年”。许多中国经济学家担心,如果人民币在短期内快速升值,中国将步日本之后尘。为了避免发生同样的状况,认真研究日本的经验并从中汲取一些经验教训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从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的联系出发,结合日本泡沫经济时期银行金融体制问题,分析我国金融银行体制存在的弊端,提出央行独立性、银行监管等问题的建议,为我国银行体制改革提供今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余明 《经济导刊》2002,(11):74-76
美国金融资产的“质量” 遭到质疑 20世纪的最后10年,世界经济风云莫测。90年代初期,日本泡沫经济崩溃;90年代中期,欧洲筹备统一欧洲货币,建立欧盟;90年代后期,亚洲又爆发了金融危机。三大经济中心中的两个都处于动荡之中。国际资本总是要从收益率低、风险大的地区流向相对安全的收  相似文献   

15.
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陈玉华一、控制“虚拟经济”,防止“泡沫经济”的出现这次亚洲金融危机起于泰国,而泰铢贬值的内因就是泡沫经济的破灭。在80年代后半期,泰国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迅速吸引了大量外资,国外直接投资给社会基础设施带来巨大压力,港口、电力、通...  相似文献   

16.
谢汪送 《技术经济》2004,23(2):53-54
“银行再造”是国际银行业经过较长时间的摸索和实践后所做出的具有革命性的选择。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由于金融创新浪潮的冲击及由此带来的经营成本逐渐上升的巨大压力,西方商业银行就已开始探索如何才能使银行业摆脱困境的道路。当时许多银行家按照传统的思维方式,不约而同地提  相似文献   

17.
首届中国跨国经营展览会评述本刊记者李建国15年前,当西方跨国集团、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叱咤风云的时候,我国还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跨国公司”还常常被当作贬义词来使用。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一些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顺应世界经济国际化、区域化和集团化...  相似文献   

18.
从日本的“泡沫经济”谈加强我国证券市场建设肖海泉(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和影响1985—1991年,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曾令世人惊羡。1992—1996年的经济衰退又使人看到了泡沫经济的消极影响。目前,日本经济已出现了回升迹象,然而,泡沫...  相似文献   

19.
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泽民 《生产力研究》1998,(6):71-74,77
可持续发展是80年代随着对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广泛讨论而提出的一个新观念,这个观念自诞生以来,已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并逐步渗透到社会经济各个领域,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一词最初出现在80年代中期一些发达国家的文章和文件中。1987年挪...  相似文献   

20.
中美银行业:经营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苑松 《经济论坛》2001,(13):17-18
银行分业经营体制从 80年代开始逐渐瓦解,目前,混业经营模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选择。英联邦国家中的发达国在 80年代中期到 1992年期间完成这一过渡 ;日本在 1998年 12月彻底放弃分业经营 ;发展中国家大多也取消了分业经营制度 ;韩国已基本完成了向混业经营的过渡 ;东欧转型国家中的绝大部分在转轨伊始实行的就是混业经营 ;美国 1999年 12月废止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现实金融形势的变化不仅使理论界关注这个话题,也使我国金融管理当局及政府决策部门面临着艰难的选择。毋庸置疑,选择混业经营模式是我国银行业经营模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