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洪源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4(4):25-27,68
学习型社会理念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社区教育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今社会,如何建设学习型社区成为我们迫切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对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新宇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6(4):84-85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建学习型社会是信息化、高科技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创建学习型社会必须实现学习的社会化,构建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实现教育与社会的充分结合,广泛开展创建各类学习型组织活动。 相似文献
3.
纵观近年来台湾教育发展趋势,一是为学习社会的建立,二是教育制度的更新。台湾之行使本人深切地感受到:构建终身教育与创建学习社会将是大陆教育改革指导性理念,需要改革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建立全方位开放的教育制度,建立与学习型社会创建相适应的教育制度,需要充分发挥民间教育组织作用,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提供学习机会,需要推动我国各级学校教育改革等观点。 相似文献
4.
高校干部在创建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灵 《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4,(1)
创建学习型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高校在创建学习型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干部在创建学习型社会中更是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应该成为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正面临复杂而多变的社会需求,这就要求中国的职业教育必须做出战略选择: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在当前学习型社会中体现终身教育的思想.为此,从学习者、学习机构、学习制度都需要相应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学习型社会,教师必须要成为学习型教师,在继承传统师道的同时,树立崇高理想,追求人生培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都在迫切呼唤新的农村发展模式,而建设学习型农村是我国农村发展的必然选择。学习型农村的目标是在制度体系的保障下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民,建设能持续发展的新型农村。构建学习型农村对于我国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创建学习型企业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安强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4):75-76
学习型企业的特征在于其拥有多层次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团体和不断学习的动力和机制,其员工拥有共同的目标和理想.创建学习型企业,强调全员学习,领导者带头学习、互动学习、反思学习、创新学习,必须做好观念、组织、制度、领导、内容等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学习型社会与高等职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姚 《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5(2):44-47
学习型社会的终身教育能促进一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高等职业学校及各类培训中心是学习型社会中最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适应WTO规则和学习型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骆晓姝 《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31-32,41
图书馆是没有围墙的大学,它丰富的文献资源,是人的终身学习的最佳所在,正是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需的。所以说图书馆是建设学习型社会不可缺少的最主要的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1.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枫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8(4):3-5
全国实现小康,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它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极为复杂,不能一蹴而就。然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增加农民的收入,必须提到各级政府重要日程,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关注农村,关心农业,关爱农民,让农民尽快富起来。 相似文献
12.
呼唤教育公平 共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玲 《职教与经济研究-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教育不公是最大的不公。本文列举了一些教育不公的表象,并试图找出产生的根源,提出了一些有益于改善教育不公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田邱林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4(4):80-82
教材中的例题常会出现一些潜在的问题 ,文章列举计算机原理教材中的潜在问题 ,旨在揭示利用例题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晓亮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26(2):13-15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和突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关键在于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同时,要在不断发展和解放生产力、扩大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上,深化分配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陶林 《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106-110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视角,研究村民自治问题是近三年来学术界的一个热点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村民自治的重大意义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研究,当前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成因研究,深化村民自治的对策研究,关于村民自治与新农村建设的实证研究等,且已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在新形势下,加强开展村民自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证比较研究.村民自治中的“两委关系”研究和制度创新,农民工的政治参与研究等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何海涛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2(3):102-106
文章认为,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改革开放,党的领导是新时期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大法宝。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是统一的整体。正确理解了这三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也就等于正确把握了中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部。 相似文献
17.
梁木生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2(2):62-67
目前的中国是一个由乡村社会、政治社会、市民社会组成,城乡二元结构分明的混合型社会,但乡村社会和政治社会组成的传统社会占统治地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建立在这一生产方式基础上的市民社会必将发达和成熟,最终取代传统社会。现阶段主要受到产权制度的强大滞碍,我国以市民社会为目标的社会变迁呈现不正常、不顺利的态势。因此,我们需要理性地变革目前的产权制度来为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和扩张创造正当的经济基础,进而为市场经济畅顺地改造传统社会成为市民社会提供良好的经济平台。 相似文献
18.
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说已成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最高表达.理论界有责任也有义务向人民群众解释推介这一学说。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理论上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和谐”与“社会”,“和谐社会”与“社会和谐”.“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与“社会和谐”的可行目标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层进的逻辑关联。“和谐社会”与“社会和谐”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9.
蒋德海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7(1):32-38
中国的科研环境,根本有害的是几千年的官本位传统。中国要争取在另一场奥林匹克大赛——诺贝尔奖的获得上,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必须从解决官本位着手,实施科研体制的转型,从而形成最优越的人才环境。 相似文献
20.
加快乡村旅游景观建设破解"三农"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华 《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4,19(5):16-18,24
乡村旅游景观的开发与乡村休闲业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对于推动乡村产业的功能化、全面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发挥合理地域功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因此,加强乡村旅游景观的建设与开发直接促进着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