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经济合作》1995,(1):62-62
1993年全国外经企业40强《国际经济合作》杂志根据外经贸部国外经济合作司计财处提供的各外经企业1993年末的资产额和利润额数据,排出了全国对外经济合作行业1993年40家资产额、利润额最大的公司。1993年40家资产额最大的国际公司1993年全国外经企...  相似文献   

2.
1993年全国外经企业40强《国际经济合作》杂志根据外经贸部国外经济合作司计财处提供的各外经企业1993年末的资产额和利润额数据,排出了全国对外经济合作行业1993年40家资产额、利润额最大的公司。1993年40家资产额最大的国际公司1993年全国外经企...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事业走过二十多年风雨历程的今天,将外经企业简单划分为“实体”型与“窗口”型的提法仍常见于行业主管部门和外经企业之中。所谓“实体”型多指拥有成建制施工安装队伍及施工机具设备的、专业特点突出的、具有外经权的生产性企业;所谓“窗口”型则多指地方综合性、以经营管理为主的专营外经企业。一种意见认为:“实体”型外经企业具有充足的劳动力、设备资源,参与国际竞争实力雄厚、国际竞争力强,具有竞争优势,因此应成为我国外经企业主流;而“窗口”型外经企业的典型特征为“三无”(无施工队伍、无施工机…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时近岁末,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国际公司工作委员会召开“走出去”经验交流会。外经贸部部长助理何晓卫及有关业务司局的领导、对外承包商会乌兰木伦名誉会长和李荣民会长与来自全国各省市地县的一百多位国际公司的代表汇聚天津,交流了国际公司在落实党中央“走出去”战略中的经验和体会,共同探讨了下一步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问题。国际公司是业内对以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及各种经济技术合作为主要业务的外经企业的简称。伴随着改革开放应运而生的国际公司在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为我国的对外经济合作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除中央各部委…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国际合作学会和对外承包工程商会联合举办的“国际经济合作企业改革与发展经验交流会”是我国的外经企业改革与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件大事。这次会议不仅得到外经贸部党组和合作司等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也得到广大外经公司的积极响应,这说明,国际经济合作企业的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十分关键的阶段,“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改革、创新”已经成为广大企业的共识。 作为外经战线上的一员老兵,我在香港新华社工作期间仍十分关注国际经济合作事业蓬勃发展的状况,既为日新月异的前进而鼓舞,也对其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过…  相似文献   

6.
国际公司: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企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国际公司大多是在改革开放初期适应对外开放政策的需要而先后成立的。经过近20年的发展,有些国际公司发展壮大起来,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成为我国外经事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同时,由于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国家保护扶植政策逐步减少或取消,也有一批国际公司自身存在的弱点和不足日益显露,经营陷于困境之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有必要对国际公司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明确国际公司未来的努力方向。一些国际公司将经营陷于困境归咎于先天不足。不可否认,地方国际公司成立之初,都是以“窗口型”面目出现,大…  相似文献   

7.
外经企业改革新模式探讨许嘉巍,王云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经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近年来,外经企业在经营与管理上也出现了行业性难题,相当数量的企业陷入困境,亟需加大改革力度。一、外经企业的困境1.外经企业资产负增率高,资金严重短缺...  相似文献   

8.
历 程 云南国际公司前身是省政府所属的外经办公室,1984年6月改制为国有外经公司,是一个由机关变更为企业,官员变更为商人的产物。因此,过去的工作方式、机构设置、规章制度、管理模式等都不能适应企业的要求。 从这一实际状况出发,改革与发展对云南外经公司来说非常重要。公司成立之初,也曾做过一些小改小革,真正意识到非改革不可,还是从1994年开始的。当时领导班子商定分两步走: 第一步:先从机制改革入手,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目的是加速适应市场经济和自身发展,强化科学管理,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 第二步:在…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外经行业.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它们大多数成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公司名称统一为“中国(省市名)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经营范围为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对外投资、承担国家对外经济援助任务等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业务,行业内称之为地方国际公司。  相似文献   

10.
大连国际公司和辽宁国际公司将在东北地区唯一的保税区——大连保税区内建立东北外经大厦,作为中国各国际公司跨入国际市场的始发港和中转站,最终发展成为开展国际业务的国内基地。为此,大连国际公司已在大连保税区内建立了东北国际经济发展公司和新通楼宇设备公司,以便对东北外经大厦进行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