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5 毫秒
1.
生产超低硫、零排放燃料是世界燃油清洁化发展的总趋势.清洁汽油的发展趋势是低硫、低苯、低芳烃和低烯烃化,车用清洁柴油的发展趋势则是在降低硫、芳烃,尤其是降低多环芳烃含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十六烷值.中国车用汽油构成中高烯烃含量的催化裂化汽油比例过大,使炼厂调整汽油生产的技术结构、降低汽油硫含量和改善产品的烃组成成为当务之急.中国车用柴油构成中劣质二次加工柴油比例较高的特点,使适当发展柴油的深度脱硫、脱芳烃技术以提高车用柴油的总体质量水平成为必然要求.随着中国加工进口含硫原油量的逐步增加和环保呼声的不断高涨,燃油清洁化进程必然加快,各种配套的加氢工艺将上升为原油加工的核心工艺,以催化裂化技术为核心的各种联合工艺,以及多产轻烯烃技术和烯烃改质合成技术将进一步发展,各种非加氢工艺的开发也将提到日程.为了有利于资源优化和综合利用,提高炼化整体效益,适当提高炼油单厂、单装置规模,实施渣油深加工和炼化一体化战略仍是今后炼油工业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2.
炼油工艺是石油工业炼制石油的重要环节,原油经过加工炼制可以产出煤油、柴油、汽油等车用燃料,是其他能源无法取代的。基于此,本文从柴油和汽油加氢工艺、硫回收工艺、污水处理工艺、原油二次催化重整工艺、以低成本原料为主的生产工艺等方面论述了延安炼油厂的炼油工艺。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高硫原油进口和加工量大幅递增之际,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相继研发出一批催化裂化(FCC)原料加氢预处理催化剂并形成系列化,为我国炼油企业加工含硫原油、生产清洁燃料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我国炼油工业结构性矛盾很突出,例如企业布局不合理,在油品消费比较集中地区炼油能力不足,在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和市场需求不旺地区炼油能力相对过剩;企业集中度低,缺少1000万吨至2000万吨/年世界级规模大型炼油厂,难以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上与国外大石油公司进行竞争;装置结构单一,多数炼油以常减压和催化裂化装置为主,在二次加工工艺中催化裂化比例过大,加氢裂化、加氢处理和加氢精制及催化重整、烷基化、异构化等比例偏低,汽、柴油调和组分单调,调节手段和应变能力差;产品结构不能适应市场需求,汽油相对过剩,柴油将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汽油、柴油和润滑油总体质量水平较低,难以满足出口和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这些结构性的矛盾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炼油工业的发展。这些结构性的问题不解决,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也难以保证我国炼油企业在竞争不立于不败之地。在上述诸多结构性矛盾中,本文重点阐述了装置结构问题。  相似文献   

5.
渣油加氢处理技术前景广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炼油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不仅要从经济方面来考虑,还应重视环境保护,只有在经济——环保两方面都具有优势的炼油技术,才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渣油加氢处理技术作为重油轻质化的主要技术之一,在含硫原油加工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渣油加氢处理技术与催化裂化工艺联合可将含硫渣油全部转化为价值较高的轻质油品。  市场广阔:渣油加氢处理技术研究开发在含硫原油加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口含硫原油数量的逐年增加,渣油轻质化技术越来越受到炼化企业的重视。加之国内含硫原油加工主要集中在中国石化股份公…  相似文献   

6.
国外清洁柴油生产加氢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庆云  李振宇 《国际石油经济》2013,21(5):58-64,67,111
清洁柴油生产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降低硫含量、芳烃含量以及提高十六烷值等,其中加氢脱硫技术的开发最多,应用最为广泛。在一些对柴油芳烃含量要求比较严格的国家或地区,能够降低硫含量和芳烃含量的单段芳烃饱和技术以及两段芳烃饱和技术得到应用。高效系列催化剂的合理应用已成为许多炼厂产品质量升级的主要措施之一。目前,在全球柴油生产加氢处理催化剂领域较为突出的公司有美国标准催化剂、托普索及雅保等公司。美欧柴油质量升级主要依靠柴油生产加氢处理技术,新建装置和改造原有装置并举。对于中国炼油企业来说,在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增加柴油生产加氢处理的能力并适当发展加氢裂化装置,可解决柴油产品质量升级和劣质原料加工的双重难题。柴油生产加氢装置换用性能更加优异的新型催化剂以及对反应器等主要设备进行改造,既可以改善产品质量,又可以扩大装置产能,提高反应器效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世界炼化一体化的新进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世界炼化企业面临严峻挑战:油价持续走高,重质低质原油供应比例增大;炼油企业面临从清洁燃料向低碳燃料转变,既要减少气体污染物的排放又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新建和改造炼厂的投资将大幅度攀升;石化产品需求不均衡,部分石化产品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石脑油原料紧缺,丙烯的缺口将越来越大。应对这些挑战的最佳对策就是实现炼化一体化。通过炼化一体化多生产低成本的乙烯、丙烯、苯和对二甲苯是炼化一体化企业的关键,其关键技术一是石油化工型催化裂化技术,二是生产对二甲苯和苯的组合技术,三是甲醇制烯烃技术。对我国的炼化企业来说,要充分利用石油资源,努力提高轻油收率;通过催化裂化多产丙烯和芳烃料,用最新一代技术提高对二甲苯的收率,以此缓解化工轻油不足的矛盾;通过装置大型化实现企业大型化,减少投资,降低生产成本;依靠技术进步,应对周边国家竞争,开拓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发明创造的“汽油选择性加氢催化剂及工艺”,日前在第十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该发明是一种用于催化裂化汽油等劣质原料生产高质量清洁汽油的催化剂及工艺方法。采用该催化剂及配套工艺,可以实现劣质的催化裂化等汽油原料的深度加氢脱硫和适宜的烯烃加氢饱和,在产品中保留适宜和适量的烯烃,进而实现在脱硫和脱烯烃的同时,使产品的辛烷值损失达到最少,获得硫含量、  相似文献   

9.
柴油是重要的交通燃料,但其成分中的硫和多环芳烃燃烧形成的颗粒物是雾霾产生的重要原因。1999年,我国开启油品质量升级之路,对柴油中硫和多环芳烃含量提出严格限制。2015年至2019年,柴油质量标准从国4升级到国6,低硫低芳烃柴油的生产要求导致工业加氢装置运转周期大幅缩短,严重影响企业效益,使炼油行业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世界炼油工业面临全球经济复苏曲折,石油需求增速放缓,国际原油价格高位震荡、轻重质原油价差增大,炼油能力过剩、利润长期低迷以及下游建设成本增大、炼厂新建和扩能改造项目减少的严峻形势。因此,未来炼油工业的发展方向是:提高劣质重油加工水平;为适应油品结构变化趋势,多渠道增产柴油;生产低硫、超低硫清洁燃料;继续发展生物燃料。我国炼油工业面临原油资源供应趋紧、原油品质劣质化、节能减排和环保要求趋严等挑战,建议采取以下对策:1)扩大原油来源,实现炼厂加工原料资源多元化;2)进一步提高劣质重油深加工能力,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品结构,加快炼厂装置改造步伐;3)加快清洁燃料生产升级换代,提高加氢装置比例;4)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技术,同时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车用燃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机动车尾气污染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汽油无铅化、降低燃料中的硫含量、改进汽油中苯、芳烃、烯烃、柴油中的多环芳烃等组成性质,不断提高车用燃料质量,已是摆在石油化工行业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世界炼油工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新动向:随着油品需求的持续增长,炼油能力和能力利用率有所提高;环保法规仍使炼厂面临巨大的压力,但炼油业的利润已趋回升;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联合、重组成为炼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新战略;面向21世纪的炼油新工艺、新技术正取得新进展;炼油和化工正在趋向一体化。当前我国炼油工业面临着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新形势。为保障我国油品的稳定供应,增强我国炼油业的竞争力,建议国家在政治、外交、经济、军事等多方面采取措施,确保进口油源的稳定;严格控制扩大原油加工能力,近期侧重增加催化重整、加氢精制和加氢裂化装置的能力,以实现汽油无铅化、增产航空煤油及优质柴油。炼油企业应加快润滑油升级换代的步伐,用好烯烃和芳烃,向炼油和化工一体化方向发展,提高装置能力利用率和综合商品率,降低加工损失率,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曹妃甸石化产业基地发展定位是按照原油加工和轻烃加工两条主线,以炼油、乙烯、芳烃一体化发展为基础,以轻烃加工制烯烃为补充,以清洁能源、有机原料和合成材料为主体,以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为特色,发展基础炼化和石化深加工产业,形成多产品链、多产品集群的大型石化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14.
降低车用汽油的烯烃含量,生产清洁汽油,是我国石化行业面临的重大挑战。我国车用汽油的烯烃几乎全部来自催化裂化汽油(FCC),若将FCC中的烯烃转化为异构烷烃,可生产出低蒸汽压、高辛烷值的清洁汽油。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美国燃料与石化生产商协会(AFPM)年会和欧洲炼油技术年会(ERTC)两个全球炼油业影响力最大的专业会议的论文进行梳理分析认为,全球炼油行业的发展出现了产业格局持续调整、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加工原料趋向劣质化等动向;全球炼厂整体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向分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技术进展仍主要集中于清洁燃料生产和重油加工转化,具体表现在催化裂化、加氢处理等主流技术的工艺改进和催化剂性能升级.  相似文献   

16.
催化裂化汽油中硫化物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制汽油是汽油的主要来源,上海石化近期精制汽油多次出现博士试验通过,但硫醇硫超标的现象,通过运用GC-AED技术对催化裂化汽油加氢前后的硫化物进行研究,了解其中的硫化物分布,从而指导工艺生产。同时指出不同加工工艺和加工原料会造成催化汽油中的硫醇硫脱除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第二代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RSDS-Ⅱ技术)在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装置中的应用。标定结果表明,以硫含量460~470μg/g、烯烃含量40%左右的催化裂化汽油为原料,采用RSDS-Ⅱ技术后,产品硫含量小于50μg/g,研究法辛烷值损失小于1.0。RSDS-Ⅱ技术具有非常好的脱硫选择性,是生产低硫清洁汽油的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亚太地区炼油能力持续增长。2012年油品需求略有上涨,炼油毛利小幅回落。预计未来亚太炼厂将继续扩能,导致毛利下降,特别是汽油和柴油将持续过剩。亚太地区炼油投资的关键驱动因素为需求、油品价格差异、供给安全以及清洁燃油的挑战。2012年亚太地区仍然是油品净进口地区,但预计今后几年净进口规模会下降,特别是汽煤柴油将持续过剩。但预计到2020年,由于后期炼油扩能步伐的减缓,亚太地区的油品净进口会重新跃上新的高度,汽煤柴油过剩量将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9.
石化工业“十五”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   炼油:一是调整行业布局,发展规模经济。加大炼油布局调整力度,淘汰或核减一部分落后、无效的炼油装置。对一些有竞争力的企业进行一、二次加工及系统的综合配套。建成若干个进口原油加工基地。对规模小于 100万吨 /年以下的小炼油厂,要加强质量和环保的监督力度,按市场经济规律优胜劣汰,有条件的小炼厂要发展特色产品,实现企业转型、转向。二是坚持市场导向,优化产品结构。调整装置结构、优选原油品种,增产柴油、石脑油,扩大汽油出口,缓解国内汽油生产过剩而柴油、石脑油供应不…  相似文献   

20.
近期国内炼油石化科技10大进展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工艺研发成功石油大学(华东)研究开发成功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新工艺技术。年加工能力10万吨催化装置工业试验显示,该项工艺技术可使装置处理能力提高30%~40%,轻油收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液体产品收率提高2至3个百分点,干气和焦炭产率明显降低,汽油烯烃含量降低20个百分点,催化柴油密度下降,十六烷值提高。据称,这是继分子筛催化剂和提升管催化裂化工艺技术出现以来的又一次催化裂化技术的重大创新。该技术的突出效果是,可改善产品结构,大幅度提高原料的转化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