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商》2015,(8)
随着国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遗产旅游也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同时,遗产作为一种吸引大量消费者的旅游产品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价值日益凸显。我国是世界遗产大国,遗产旅游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提高了中国的知名度,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遗产,关注遗产旅游,了解并认识遗产的自然美学价值和难以估量的历史文化价值。但是随着我国世界遗产旅游的发展,遗产旅游开发过于商业化、遗产保护不到位、遗产原真性缺失等问题也开始暴露。本文将通过对《情感化设计》和《设计中的设计》两本书的阅读和理解为遗产旅游开发带来的启示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世界遗产大国,遗产旅游在我国旅游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我国世界遗产旅游开发面临着如超载开发,缺乏有效的管理模式,开发过于商业化、遗产保护不到位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开发遗产旅游,必须对遗产地进行功能分区,加强对旅游接待人数控制,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成林  桑周 《中国报业》2012,(8):196-197
世界遗产作为旅游地重要的文化标签,给旅游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目前国内掀起了一片"申遗热"的浪潮,无不是当申遗成功后,遗产与旅游的结合,遗产地隐藏的巨大的经济效益。遗产旅游地如何在开发的同时,做到保护与开发并举,将是遗产旅游地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旅游开发与世界遗产保护的矛盾以及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如何协调开发与保护的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苏州作为遗产旅游城市,古典园林名气在外,近四千年的文化积淀,使古典园林穿透着丝丝文化的气息,但随着旅游体验的浏览方式逐渐发展对游客心理的影响日益深入,苏州园林的旅游开发模式与游客的满意度矛盾逐渐突出。基于体验视角下的生活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在苏州世界遗产的生活化开在营建过程中,应注重遗产建筑的统一性,营造遗产外围休闲街区,在遗产核心区设立文化表演,开发具有参与性的现代化解说系统,同时,辅助性的开发地方文化纪念品,改变传统的旅游线路,设计更有助于旅游生活化体验的最佳线路,从而让游客充分感受苏州历史文化风情,也有助于理解世界遗产文化,动与静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中国世界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定明  张锦 《商场现代化》2007,(34):365-366
在世界各国大力发展旅游业的背景下,世界遗产作为一大品牌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国内一些旅游开发者急功近利,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进而导致许多遗产地出现错位开发,甚至是破坏性建设现象,严重损害了遗产资源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因此,本文就我国在世界遗产保护与开发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战略设想。  相似文献   

6.
世界遗产特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人类罕见且目前无法替代的财产。它包括在亿万年的地球史上,人类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联合工程以及考古遗址地带等,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中国是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成为缔约国的。2010年,已拥有40处文化遗产、8处自然遗产和4处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名列世界第三,仅次于意大利、西班牙。中国的文化遗产如长城、故宫、布达拉宫、乐山大佛、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都江堰、秦始皇兵马俑等无一不堪称世界之最,被誉为人类文明标志性里程碑式的旷世杰作。这些世界遗产是全世界的宝贵财富,是中国不可多得的珍贵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7.
旅游开发与世界遗产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毛历辛 《商业研究》2004,(19):169-170,178
世界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也是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但如果不把握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世界遗产将成为世界的遗憾。从我国世界遗产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一些建设性的设想与建议,以期对世界遗产的保护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旅游与遗产保护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姜睿 《商业研究》2001,(7):173-174
目前,世界遗产旅游的热潮兴起,但与此同时,由于保护不善、商业开发过度,已经有40多处世界遗产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作为旅游资源大国,欲发展高品位的旅游,在对已经列入名录的旅游资源保护的同时,也要对其他文化、自然遗产旅游资源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9.
黄爱莲 《价格月刊》2007,(8):71-72,76
世界遗产旅游作为我国的一项新兴产业,其发展天然地带有来自现实的复杂与生动性。本文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就建立世界遗产旅游管理生态系统,解决我国遗产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世界遗产,是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历史遗迹或自然景观给予的一种极高的荣誉,同时,也对世界遗产所在国及其人民保护世界遗产提出更高要求。本文对我国世界遗产地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世界遗产是"人类智慧和人类杰作的突出样品",而"世界遗产旅游"作为一种世界现象,已成为人类求取与外部世界高度和谐的最有效形式之一,成为一种高质量回归自然、回归历史的必须性的社会生活组成部分,研究"世界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亦已成为当今的重大论题。本文在对北京"世界遗产"旅游的现状进行全面综合把握的基础上,揭示了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北京"世界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由于旅游业界与遗产保护者对原真性保护和功能性复兴的理解不同,使得近年来我国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实践中关注的焦点仍然是地区旅游业发展和旅游开发所带来的地区整体经济效益,而旅游开发的初衷,即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复兴,特别是如何在旅游开发中实现原真性保护和功能性复兴,还需要进一步成为问题的核心。文章尝试从这一核心问题出发,分析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的目标定位,考察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的风险,并探讨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的效益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3.
德国鲁尔与我国东北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鲁尔地区和我国东北都是世界著名的重工业地区。鲁尔在几十年的产业结构调整中成功地进行了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并在国际旅游界赢得了极高的知名度与美誉度。目前,我国东北各地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也显得日益重要。本文通过对我国东北与德国鲁尔工业遗产旅游的时代背景、资源依托、开发模式的比较分析,探索我国东北工业遗产旅游发展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4.
谈世界遗产"原真性"的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遗产的原真性是旅游开发的基础和核心。旅游开发过程是对世界遗产原真性的认识过程,其开发初期通常表现为对原真性的破坏上,旅游开发在本质上是一种“原真性”的回归,在未来趋势上是一种“原真性”的发展和延伸,旅游开发与遗产的原真性保护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且具有不可逆性。两者的矛盾会在改革与发展中逐步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5.
在遗产旅游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四川也面临保护世界遗产与发展旅游经济这一矛盾。从德国与四川的世界遗产业的对比分析来看,德国世界遗产保护及发展在法制保障、资金到位、管理规范、人才培养、合理开发、社区和谐等方面的经验对四川乃至全国都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休闲市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何谓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中,我国已有28处世界遗产,位居世界第三。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正式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我国只有昆曲一项被列入,这种状况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多样化的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极为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族语言、服饰、饮食、风尚习俗以及民间仪式、节庆、竞技活动;各种地方戏曲和相关的面具、道具以及服饰制作工艺;民族或民间音乐及乐器制作工艺;各种民间  相似文献   

17.
世界著名自然遗产地张家界虽然已经开发,但其总体面貌还未充分展现在世人面前,未被游客全方位、多层次的感受体验。本文以游客的调查问卷为基础,对世界遗产地张家界的旅游产品深度开发进行研究。通过因子聚类归纳了张家界遗产内涵的产品表现形式,分析了产品体系开发的路径;进行满意度分析,提出进一步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8.
隋明秋 《北方经贸》2013,(7):166-167
特色文化城市的开发已经成为城市旅游开发的新热点,如何开发城市的特色文化,并将其转化为动力产业,是需要关注的焦点问题。沈阳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城市之一,在历史的发展中留下了宝贵的工业遗产和工业文明。面对沈阳工业遗产旅游存在的资源保护及资金来源渠道等问题,应创新改造形式,注重整体开发,开拓客源市场,保障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19.
辽宁地区工业遗产资源丰富,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进行旅游开发可促进城市文化特色的建设。论文分析了辽宁工业遗产的形成及其文化价值,阐释了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与城市文化特色建设的关系,进而基于城市文化特色建设的视角提出辽宁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对策,以利于促进辽宁工业遗产旅游和城市文化特色建设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旅游者出游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业的灵魂。面对目前文化旅游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本文在对文化旅游产品界定的基础上,阐述了文化旅游产品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的作用机理。最后,通过《印象·刘三姐》的案例分析,为我国其他地区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也对其他旅游目的地提升形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