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二十世纪末以来,经济领域界最为关注的话题是经济全球化,而金融全球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动力是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的发展,但许多迹象表明金融全球化反过来又推动了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更大规模的海外扩张。本立足于云南省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探讨其实现跨国经营的海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要按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要求和标准来设计自己的金融制度和业务运作程序,要坚持保障质量、讲求效益前提下的规模优先原则,以规模扩张和盈利增长为内容,努力实现其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目的。同时,要建立市场营销体系,以市场和客户为导向建立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组织架构。  相似文献   

3.
银行体系脆弱性具有内生性,是由银行业本身低杠杆率、期限错配、信息不对称、经营的顺周期性等特点决定的.作为商业银行业务的一个重要分支,小企业金融同样具有脆弱性,且严重程度更甚.通过银行体系脆弱性测度方法的分析研究,可以找出应对小企业金融脆弱性的策略,即推进内部评级法,实施行业信用风险限额管理,保持信贷规模的适度扩张,提高小企业金融的收益水平,实行逆周期动态计提拔备,实现小企业金融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上市银行年报信息的文本挖掘,构建了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指数,并与互联网金融公司的金融科技发展水平相比,从业务规模、信贷风险和贷款收益角度,研究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企业之间存在错位竞争,银行发展金融科技不仅促进了自身信贷业务规模的扩张,提升了银行信贷的普惠性,还有助于增强银行的风险管控能力。  相似文献   

5.
使用中国36家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研究中心构建的省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研究了金融科技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会对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产生影响,但存在异质性,其中处于发展前期的中小型及“规模扩张瓶颈期”的商业银行受到金融科技的冲击影响较大;扩大银行体系规模有利于提升银行体系的稳定性;信息效应在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体系稳定性中存在中介作用。为有效控制金融科技带来的风险,银行应努力提高风险防控意识,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有效防范信息的负面效应影响。  相似文献   

6.
运用广东2000—2012年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及其它相关控制变量对广东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发现目前广东金融规模扩张不利于经济增长,而改善金融结构、降低银行集中度以及提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则会增加银行业竞争、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我国对影子银行的定义测算其规模,并在此基础上采用2002—2014年的月度数据和结构VAR模型(SVAR)实证研究了影子银行对宏观经济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近些年我国影子银行发展规模均以较为平稳的速度增长;影子银行短期内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但总体来看其发展对我国宏观经济具有积极作用;影子银行发展对我国金融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规模过度扩张将会增加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弱化其信用中介功能,对金融稳定产生负向冲击效应。最后在总结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15~2021年省域层面门槛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将金融规模、金融效率和金融结构作为门槛变量,研究不同维度金融发展水平下银行利润增长对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研究表明:金融规模和金融结构存在单门槛效应,在适当的金融规模和合理的金融结构下,银行利润增长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而金融规模或金融市场规模占比过大,银行利润增长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将会减弱;金融效率存在双门槛效应,随着金融效率的持续提升,银行利润增长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将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我国对影子银行的定义测算其规模,并在此基础上采用2002-2014年的月度数据和结构VAR模型(SVAR)实证研究了影子银行对宏观经济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近些年我国影子银行发展规模均以较为平稳的速度增长;影子银行短期内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但总体来看其发展对我国宏观经济具有积极作用;影子银行发展对我国金融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规模过度扩张将会增加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弱化其信用中介功能,对金融稳定产生负向冲击效应。最后在总结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银行业规模扩张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立中 《新金融》2008,(4):45-48
本文从分析银行追求规模扩张的动因入手,比较上市和并购这两条银行规模快速扩张路径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影响和效果,认为外资廉价入股我国银行原始股权,过多地分享了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果实.基于兼顾民族金融业发展和金融国际化趋势,本文提出了我国银行业宜先内部发展、并购、上市,再以上市银行的角色吸引外资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股份制商业银行高速扩张造成潜在的金融风险加大.应转变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从以资产规模增长为中心的发展模式转变到以提高资本收益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上来.股份制商业银行要做好市场定位:从防范金融风险的角度而言,把服务对象定位于中小企业;从空间定位角度而言,应定位于名副其实的地方性或区域性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应做到:一是切实加强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二是要加强制度建设,抑制金融腐败.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随着金融自由化及金融管制的放松,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产品交叉及渗透越来越多,个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空间得到极大拓展。在此背景下,西方银行凭借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逐步改变了单纯设立网点来从事个人银行业务的高成本运作方式,为个人客户提供了更加快捷、丰富、方便和安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当前,我国的个人金融业务还处在起步阶段,个人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层次并不丰富、平衡,本文在对国内外商业银行提供的个人金融产品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发展措施,以期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迅速,理财产品发行规模逐年攀升,其风险也在逐步显现,损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本文梳理了银行理财领域金融消费者权益受损的情形,并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角度提出了规范银行理财业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平 《金融博览》2014,(11):38-39
最近几年,我国影子银行发展越来越令人眼花缭乱.不仅包括不持有金融牌照的信用中介.而且还包括持有金融牌照、但存在监管不足或业务上规避监管的信用中介。与此同时,由于影子银行规模扩张过快.已经引起各方的高度关注和评论。  相似文献   

15.
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基于我国117家中小银行的样本数据,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发展对中小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金融发展对中小银行的风险水平具有倒U型的非线性影响,近2/3的样本银行面临着风险加剧的冲击压力,在使用工具变量法处理内生性问题并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实证结果不变;第二,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通过影响银行的人力资本、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而作用于银行风险;第三,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对中小银行风险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城市商业银行和所在地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银行机构;第四,数字金融发展可降低中小银行的风险波动,提升银行平滑风险能力。上述研究结果有以下启示:在推动数字金融发展的过程中,要辩证地认识数字金融发展对中小银行风险的影响,更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防范其“风险加剧”效应,发挥其“风险优化”效应;支持中小银行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提高风险管控能力,积极应对数字金融发展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互联网金融实现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探讨银行的金融创新模式。文章首先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及其对银行造成的冲击,之后分析了银行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即互联网金融创新。最后提出,在各类创新模式中,银行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的模式是相对最有效的创新形式。  相似文献   

17.
2004年,光大银行推出国内银行首只人民币理财产品——阳光理财B计划,由此拉开了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大幕。十年间,银行理财规模从零起步,如今已彻底改变了每一个人的金融生活。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随着各类高新科技在金融业的广泛运用,金融创新已成为银行共同关注的焦点,一些银行纷纷推出了许多广受群众青睐的金融产品,有效地促进了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综合化经营作为国际银行业发展的主流模式,是国内经济金融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中国商业银行积极实践综合化经营提供了必要和可能。金融控股公司是综合化经营的重要形式,相对于全能银行和母子公司制银行两种方式更具有相对优势,应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经济学中的供需平衡和消费效用理论,构建“最优化银行扩张规模”模型,并用该模型对中国大陆地区、美国、中国香港地区的数据进行比较及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银行扩张会直接促进经济增长,但银行扩张到一定规模时对经济增长会产生负效应;目前我国总体上尚未存在银行业过度发展的情况,但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已存在差异。因此,在引导商业银行进行业务扩张时,要注意东西部地区差异,合理有序地促进银行业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