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乡镇股份合作企业是指劳动群众、村社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其他单位,按照共定章程,以资金、物资、土地、专利、商标、技术等作为股份,组织起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实行民主管理,采取按劳分配同按股分红相结合,有公共积累,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股份制与合作制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股份制是以有形的物质资产、货币资本与无形的劳动、技术、管理等人力资本,取得同等地位,使其联合起来参加价值增值  相似文献   

2.
<正>据《中国财经报》报道,近日湖南省宜章县全面启动对乡(镇)财政所财务的互审工作,采取乡(镇)交叉互审、集中互审、分片互审、实时评分、集中讲评等方式进行。各组按照A审B,B审C,C审A方式对乡(镇)财政管理和财务收支五个方面,即收支预算管理、资金安全管理、票据使用管理、会计核算管理和内部控制管理进行互查,互审工作情况及结果将作为财政所主要工作目标考评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 ,顺庆区为盘活闲置土地成功地进行了探索 ,闲置土地得到了很好开发利用 ,农民种田效益大幅提高。根据调查思考 ,在总结顺庆区加快土地流转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如下建议 :(一 )加快土地流转的主要途径1 放开放活土地使用权 ,大力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一是打破区域界线 ,种田能手可以跨乡镇、跨村社承包、租赁闲置土地 ,当地要尽量创造条件。二是农民可私下转让土地使用权 ,但必须由村社公证 ,落实相应税费责任人 ;或实行有偿转让 ,继续由原承包户负担相应税费。三是由村社对闲置土地使用权进行公开拍卖。四是将一类闲置地与二三类…  相似文献   

4.
正审计组织方式是指审计主体组织进行审计的行为方式。按审计机关的层级来划分,目前普遍采用"同级审"、"上审下"、"交叉审"、"联合审"等组织方式。审计机关根据项目性质、重要程度和工作需要,通过不同的审计组织方式开展审计,对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更好地发挥审计职能作用,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毋庸讳言,从审计实践的情况看,这四种审计组织方式各有利弊。如果加以认真分析研究,扬长避短,对做好审计工作大有裨益。一、同级审"同级审"是指审计机关对其本级管辖范围内的审计事项开展审计。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忠义、丰裕、中和三个镇,针对村社财务管理不够规范的状况,自2000年初起开展了镇、村两级集中办公(以下简称两级办公)。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在财务规范管理上取得了明显效果。一、精心组织,为开展两级办公打好基础。一是明确镇村两级办公的内容。村集中办公的内容是,审查、审核、审批村社财务收支凭证,办理凭证的交接手续,盘查货币资金。镇集中办公的内容是,审批、审计村社财务收支凭证,进行会计核算,填写村社财务公布榜,开展赛账活动。二是确定了办公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村集中办公忠义、中和镇由各村党支…  相似文献   

6.
宪法规定,国家在农村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里的"统",主要指村社集体经济,但目前,村社集体经济发展令人堪忧: 主体缺失.按照农业部统计,重庆有涉农村级单位9283个,村民小组75768个,其中,建立村集体经济组织、组集体经济组织2869个、35219个,分别占涉农村级单位、村民小组的30.9%、46.5%,一半以上是由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代行村社集体经济组织职能,全国情况基本类同.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内蒙古乌拉特前旗朝阳信用社着手打造全新的农村金融品牌,购置“阳光放贷”直通车,为辽阔地域里的农牧民创立了一个流动金融超市。乌拉特前旗朝阳镇是典型的半农半牧业地区,总面积1350平方公里,农牧业总户数9065户。这里地广人稀、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农信社在服务过程中面临许多困难。为了有效解决困难,朝阳信用社采取“阳光放贷”措施,离信用社较近的村社农牧民,可到信用社信贷服务大厅集中办理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的步步深入,农村财务管理面临着如何适应形势需要进行探索完善的问题。为此,山东省潍坊市在全面实行农村财务“双代管”的基础上,推行了以乡镇到村实地审计、接账为主要内容的“账务实地审接制”,较好地解决了“双代管”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弊端,推动了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其主要做法可概括为“三改制、两强化”。“三改制”即。  相似文献   

9.
推行会计电算化村账乡镇集中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科学的农村财务管理体系,根据我县多年来农财管理实际,并借鉴各地农村财务电算化管理经验,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实际的村账乡镇集中电算化管理的路子,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一、规范运作,为推行村账乡镇集中电算化管理创造良好条件1.清理核对账目。在村账实行乡镇集  相似文献   

10.
村经济合作社(以下简称村社)招待费问题,历来是农村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难点和重点.各级党委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对这一问题非常重视,也曾采取了多项管理措施,有的地方要求在村社财务中实行"零招待",但实际上实行"零招待"是不现实的.因此规范管理村社招待费问题就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要想做好村财镇管,关键一点,就是要做好乡(镇)代理中心与村级报账员之间的账务审接工作.农村财务审接不仅仅是村级财务收支单据的一个简单交接,而是一个贯穿村财镇管工作的重要结点,是一项全方位的、具有较强制度性、系统性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过去,在农村人们总是以当选“村官”为荣,而今,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式下,农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村官”的认识已经有了新的看法,“村官”再也不具有以往的那种荣耀光环。于是乎,一些村社干部纷纷辞职外出打工经商,导致所在村社工作陷入瘫痪。究其原因,此种现象主要是农村“三多两少”现象造成。  一、“三多”是影响村社干部辞职的重要原因  1-工作量多。一是会议多。一些乡镇不管农闲农忙,事大事小,经常召集村社干部开会。当然,如是必开不可或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会,召开几次也…  相似文献   

13.
农村财务问题牵涉到广大农民的经济利益,一直是人们关心的热点。为了寻求治本之策,陕西省旬阳县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农村财务管理新路子,大胆改革财务管理体制,在全县推行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农村财务集中监管中心,对村组财务实行“双代管”制度,即农村财务实行集中监管,就是在村组集体资金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审批权不改变的前提下,由乡镇监管中心统一代管各村组的资金和账目,集中办理各村组的会计核算业务和出纳业务,各村不再设会计、出纳,只设一名报账员,专门负责报账。监管中心为各村组分别建账,对各村提交的已审签的收支票据进…  相似文献   

14.
随着食用菌生产异军突起,生产范围和栽培品种不断扩展。当前突出的问题是菌种就地难以解决,茹农不得不跨乡镇,进城市购买,这不仅花工时,增费用,加大成本,而且常因远程运输受高温影响,菌种质量下降,造成杂菌污染。因此就地兴办菌种厂成为产菇乡镇可以开发的一个高效益项目。这里介绍小型无公害菌种厂基本设置及制种工艺:一、小型无公害菌种厂基本要求1、菌种厂规模:规模大小应以本乡镇食用菌栽培面积而定。一般栽培100万袋菇耳的乡镇,可设立一个年产菌种5万瓶(袋)的菌种厂,就地解决年栽培1万袋规模的菇农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山东省胶南市不断探索农村财务管理体制的新模式,在总结前几年农村会计异村任职和农村财务“双代管”经验的基础上,于2001年下半年,在全市2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区、园成立了“农村财务代管中心”,全面推行农村财务“审接制”,将行政管理与民主管理、业务指导与群众参与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了农村财务的透明度,加强了对农村财务全过程的民主监督。起因为加强农村财务管理,解决长期以来农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多年来胶南市先后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1992年全市各乡镇以乡镇经管站为依托,成立了“农…  相似文献   

16.
创办乡镇工业小区,"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已经成为90年代发展乡镇企业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然而建设工业小区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许多方面,必须突出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1.工业小区的开发类型.乡镇工业小区按其起点高低、产业配置关系来划分,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多元复合型.这种类型的工业小区采取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大中小企业一起上,内外资企业一起上,工商运建服一起上的开发方针,形成一个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多种经营方式并存,多种分配形式并存,多层次综合开发的多元复合型  相似文献   

17.
2006年,重庆市忠县新立镇抓住机构改革的机遇,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充分利用自有的人力、财力资源,抽调镇财政会计人员负责农村财务的会计核算工作,实施会计电算化管理,走出了一条“财务审接程序化、会计核算电算化、农经财政共同管理、乡镇直接监督”的财务管理的新路子,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取得了实效。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8.
"双过半"是村委会选举制度的关键程序,但随着村民流动日益加剧,它越来越难以实现。选举保有村社共同体并强化其治理的功能也日益丧失。本文论述了选举与村社共同体的关系、村民流动对村社共同体性质的影响以及选举的双重功能,提出村委会选举具有共同体优先旨向,并据此提出了走出"双过半"困局的村委会选举制度设计方向:将两个过半的分母统一设定为登记选民全体;因村而异设定参加投票人数标准和当选所需赞成票数标准,参加投票选民数量应尽量接近选民全体而非仅仅过半,赞成票数则不一定要超过选民全体的一半;同时由村民选举委员会对候选人资格进行审查,标准因村而宜。这些措施也有利于使村委会选举和农村集体经济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保持协同,共同推动新的乡村治理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当前农村社会面临村社共同体式微的治理困境,主要表现为村社治理主体缺位、村民主体性缺失,这致使村社组织松散、发展动力不足。乡村治理研究的社会基础讨论对此未能提出具体的分析和解决之道。浙江象山以"村民说事"为核心的乡村治理创新实践从村社共同体的核心要素,即治理主体、村社内交往单元与身份认同等方面所进行的制度努力,开辟了重塑村社共同体的路径。吸纳村社成员中经营能力强、社会威望高的村社精英进入村治主体,并利用驻村干部来消减村干部间隔阂、化解干群矛盾,重建村社组织力;通过"党员联户"制重新激活党员这一治理要素,充分发挥党员联系群众作用,重塑村社内交往单元;将贴合农民日常生活方式的"说"加以制度化,既克服干群间信息不对称、增强彼此间信任,又增进村民互动关系、强化村社集体意识,最终使村社共同体得以重塑。  相似文献   

20.
笔者对广安市广安区部分乡镇的村社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了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作一简要分析。1 村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后果据对该区协兴镇、恒升镇部分村社自 1 997年以来的财务管理情况进行调查 ,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下问题 :( 1 )帐册设置不全。协兴镇八一村从 1 997年以来 ,只设置了 1本现金日记帐 ,无会计总帐和明细帐 ,也未设置相关的登记簿。平时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记在大笔记本上 ,年终结算时 ,只好以表代帐、事完帐了 ,无帐可查。( 2 )现金存款管理混乱。一是多人管钱、用钱。如恒升镇马龙村 ,村上有 4人管钱 ,村支书管修机耕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