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中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昳 《经济师》2008,(11):194-195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目前融资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对中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进行了比较,以帮助我国尽早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相似文献   

2.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困扰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根本性解决,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本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为原因,并对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相关措施进行了采讨。  相似文献   

3.
浅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 《时代经贸》2011,(14):161-161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提供服务、解决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晨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资金强有力的支持,但“融资难。一直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本文就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展开讨论,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又根据现行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讨论了如何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提供服务、解决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客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资金强有力的支持,但"融资难"一直是我国中小企业发晨的巨大障碍.本文就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展开讨论,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又根据现行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讨论了如何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郑慧 《现代经济信息》2011,(15):156-157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已经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却受到融资难的阻碍,影响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论述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分析了其发展过程中融资难的原因,提出了几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它们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成熟,金融体系不完善,从而导致中小企业长期存在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近期,社会各界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展开了激烈分析讨论,并提出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本文对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困境和原因进行了剖析,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必须依靠中小企业自身、金融机构、政府和司法等部门齐心协力、多管齐下,才能得以解决.希望本文对我国中小企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促进经济增长和解决劳动力就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何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已关系到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小企业自身的管理问题,不会合理利用先进的融资方式寻找融资方案,金融机构自身也存在很多问题,政府的法规还不完善以及监管的不够完善,等等.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需要把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的力量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国内外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莹 《时代经贸》2006,4(7):65-67
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力量,其经济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但是融资难却是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的困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时我们可借鉴美、日等国扶持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些成功做法,这些经验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供了思路,同时结合我国的国情,制定一套适合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法律法规、服务体系及信用担保机制。  相似文献   

9.
吴敏敏 《经济论坛》2010,(11):168-171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GDP的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遭遇了融资难的瓶颈问题,阻碍了中小企业的长足发展。本文主要从银行供给角度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希望能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中小企业不仅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而且在调整经济结构、扩大社会就业、发展地方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资金紧缺、融资难却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探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吴晓峰  雷波 《时代经贸》2010,(2):107-108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但“融资难”问题的长期存在,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严重的阻碍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壮大。关系型信贷作为一种融资技术,在美国、德国、日本等一些国家拥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担保难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大瓶颈,解决担保问题是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迎刃而解的关键。因此,构建完善有效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稳定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融资难问题极大地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发达国家为有效解决这一难题,采取多种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特点的融资方式.其中,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世界各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通行做法.因此,借鉴国际经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但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至今仍然是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瓶颈,阻碍着中小企业的发展。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企业调研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式,找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三个最主要原因,并且通过分析,分三个方面给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途径:改善市场信息传递方武;完善金融市场、拓宽融资渠道;完善和创新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以期推动中小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周玥 《时代经贸》2012,(6):188-189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而这一问题在中国表现的尤为强烈,在我国中小企业已经逐步成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融资难成为了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本文主要阐述了非正规金融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必然途径,最后还对有效引导非正规金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国民经济中中小企业是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吸引着劳动力就业、创新、适应社会需求、加速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并针对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寻求解决对策,就如何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其融资渠道提出合理化建议,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加快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丁建国 《时代经贸》2012,(16):153-153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财富、推动科技发展和提供就业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一直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它的发展壮大。本文分析了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而这一问题在中国表现的尤为强烈,在我国中小企业已经逐步成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融资难成为了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本文主要阐述了非正规金融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必然途径,最后还对有效引导非正规金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中小企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中小企业融资总量大、风险高,融资难、融资贵已严重制约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解决大量人员就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所以研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了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小企业融资特点,重点就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以期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小企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探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现状,进而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提出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