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成为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造成的负的社会外部性逐渐显现.文章在借鉴国外混合居住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对在我国实行混合居住模式的社会意义及可行性,混合居住模式的规划策略,以及混合居住社区管理策略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居住建筑作为能耗使用部门中重要的一部分,其节能减排工作对减少CO2排放量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利用Bottom-up评估方法对中国居住建筑的CO2排放量进行了核算,并对影响其排放量的经济社会因素进行了指数分解分析。核算结果表明,1996~2011年居住建筑CO2排放量增长了1.12倍,年均增长5.14%。住宅碳排放系数和平均家庭规模变化均使居住建筑排放量减少,而建筑能源强度、人均居住面积和总户数的增加对居住建筑CO2排放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目前增进作用大于减弱作用,最终居住建筑CO2排放量增加。节约用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改进用能结构,加快城镇化建设,推动社会结构调整等经济社会措施对降低居住建筑CO2排放量有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3.
对居住景观人性化设计要求进行了简要地分析,并针对现今居住区景观总结了一般性原则及手法,提出了自己对居住景观人性化设计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居住外环境的思考,提出了住宅小区环境管理要动与静结合,要吸收与传承文化,要考虑邻里文明相处等观点.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近年来健康住宅深入人心。健康住宅不仅包括房子本身,还包括绿化、通风、室内景观、社区配套等等,让居住者在身体和精神上舒适健康,在和谐的环境中生活,是人们对现代居住理念的新追求。国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在打造健康地产上作为行业领跑者,把健康地产的概念注入楼盘的开发和规划设计中,为未来房地产行业发展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基于定量分析的南京市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燕 《工业技术经济》2009,28(10):78-83
本文运用SPSS软件对南京市5类住区、10个居民小区的若干住户的问卷调查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揭示正在不断演化的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象,并归纳总结不同阶层区划化居住的特征,思考城市摆脱居住空间分异负功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方帅 《中国房地信息》2013,(11):100-101
三方专家就在应对伴随全球气候变化而增加的各类灾害、提高居住区等建筑物的抗震性、灾后重建的土地有效利用、通过开办专家级讲座进行人才培养等领域加强合作达成一致。由中国房地产研究会、日本居住福祉学会、韩国居住环境学会主办的第十一届中日韩住房问题研讨会于2013年10月23~25日在北京举行。本届研讨会的主题为"防灾与居住安全"。会议围绕"防灾与居住福利资源的利用、灾害与居住环境完善及安全技术、为了居住福祉制定的防灾政策"等三个问题展开了讨论。目的在于围绕住房发  相似文献   

8.
《玩具世界》2010,(10):57-57
从1980年哆啦A梦剧场版《大雄的恐龙》公映开始,每年3月日本都会上映---~B哆啦A梦新作剧场版。2010年,恰逢哆啦A梦30周年,为记念这个特别的日子,今年3月推出的超大作是《大雄和人鱼大海战》。故事以人鱼居住的深海为背景描述了大雄和哆啦A梦的超级历险。剧场版上映30周年,从今开始,哆啦A梦还将继续谱写新的传说。  相似文献   

9.
本文考察了我国城镇居民居住消费的区域发展动态,然后使用双对数模型和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对城镇居住消费收入弹性做出估计,实证结果显示城镇居民居住消费收入弹性区域差异较大,消费收入弹性呈中部崛起特征,此外高房价也是推动消费收入弹性增加的因素之一.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因素是区域发展不平衡.最后对我国城镇居民居住消费收入弹性的具体区域特征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总结国内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融资模式现状;以兵团第八师某既有居住建筑为例,阐述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融资主体,并对改造前后的建筑进行能耗分析,计算其改造投入成本和收益;以静态投资回收期为评价指标,阐述参与改造主体各方出资的可能性;以定量数据为依据,提出适合严寒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11.
《IT经理世界》2012,(10):14-15
上天入地,左右逢源,为了住得有新意,人类真是煞费了苦心。我们既要勇往直前地体验未来的居住空间,又环视四周地要体验世间万物的居住感受,这样也好,起码对这个世界多一些感同身受,是满足好奇,也是扩容胸怀。  相似文献   

12.
到2030年,全球60%的人口将居住在城市,中国城市人口预计会达到10亿。30年后,全球将有超过12亿辆汽车。按照这一趋势,您想象过届时我们所处的城市以及我们驾驶的汽车会处于什么状态吗?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14年至2018年跟踪调查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探讨居住方式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家人合住能够显著提升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其中,与家人合住可以通过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改善其健康行为和经济生活条件,进而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居住方式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因婚姻状况和年龄不同存在差异。具体而言,与家人合住对无配偶、高龄组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不同功能的建筑物对采光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因此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不同,将建筑分成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我们要怎样合理地利用建筑的不同功能对采光需求的不同来进行设计呢?本文将对此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日本的服装市场从生产到销售的一系列环节都已非常成熟,向来是亚洲服装市场的风向标,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左右欧美市场。近年来,日本消费者的服装消费意识转向追求物美价廉,对服装产地的敏感度有所下降,对价格和品质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心。  相似文献   

16.
地球上的天堂城市在哪里?根据调查,温哥华击败国际都会城市,荣登榜首成为人人最向往的居住天堂。  相似文献   

17.
个人背景 家庭状况 牛先生,35岁,居住北京,刚刚到深圳一家通讯公司任销售主管,年收入18万元,每月无储蓄,银行无存款。身体健康,无任何保险。  相似文献   

18.
陈广俊 《工业技术经济》1998,17(3):18-19,24
物业管理是改革开放,住房制度改革、住宅商品化的产物,良好的物业管理是继住区规划、住宅建设之后,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住质量的又一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本文将结合深圳十几年来在物业管理方面取得的经验,探讨在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我国物业管理所呈现的状态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信息产业以及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房地产业相结合日趋紧密是必然趋势。人们对居住的认识,已经远不是满足于简单居住场所,而是更看重居住的人文环境、生活的文化品味。人们居住质量要求的提高,对相应房地产开发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应地一个个环境优雅亲近自然的绿色项目、健康项目应运而生。然而,只有单纯崇尚健康、回归自然的项目是必定会失败,因为它忽视了人们在享受这些自然回归和绿色健康的同时,还要满足现代生活的便利和舒适的要求。拥有自然美景的同时享受现代生活的快乐,才是现代人的追求。可以这样说,位置、环境、价格、户型、配套等因素构成人们评判一个地产项目优劣的指标,而“智能化”就代表了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生活品位的一个向往。  相似文献   

20.
2007年春节前夕,中核四0四总公司顺利完成了6100余户职工家庭的大搬迁,近两万核城人走出了居住48年之久的戈壁荒滩,过上了城市化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