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炜 《中关村》2013,(5):36-37
近50岁的北京依科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杜进平被公司同事昵称为"博士"。这似乎是对他的学术身份的尊重,也暗示着他身上保留着某种书卷气或者读书人的认真气质。在和杜进平打交道的过程中,记者可以感受到一个书生的执着、执拗、理想主义、严谨、坚韧,和企业家的精明、智慧。作为一个农家的孩子,杜进  相似文献   

2.
卢倩仪 《中关村》2010,(12):82-83
一场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变革正在进行,它将改写人类知识传播的历史。 10月22日,北京市海淀区重点创新企业北京书生公司,携全新产品"书生移动图书馆"参加了中关村创新发布会,吸引了包括众多高校图书馆专家在内的兴趣爱好者的参加。  相似文献   

3.
王东临小传:1969年生于贵阳,15岁时被保送到南开大学计算机系。1990年起从事出版业前沿软件枝术研发工作,曾任长城笔神919系列电子软件研发负责人,被业界誉为中关村“四大天王”之一——中文数字化技术之王;1996年创建北京书生科技有限公司;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青年企业家”。北京中关村 IT 专业人士协会发起人、副理事长。当天外来客般的比尔·盖茨令人瞠目地将’95视窗在北京打开时,王东临还只是中关村的一个其貌不扬的自由职业者。几年后,王东临虽然仍像一个刚换上干净衣服的民工样子,却已是中关村软件开发“四大天王”之一。在 IT 业普遍萧条的日子里,王东临执掌的书生公司在2000年业绩翻番,2001年增长率高达到200%。去年,他又被评为北京市“优秀青年企业家”。在中关村这片神奇土地上,王东临身上体现出的是中国式的比尔·盖茨奇迹。  相似文献   

4.
王征 《中关村》2010,(1):78-79
日前,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企业博士后工作十周年总结表彰大会上,联想网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总工程师毕学尧以第一名的成绩荣获“优秀博士后”荣誉称号。此时,距他博士毕业仅时隔6年——从书生到高管,毕学尧华丽转身。这位说起话来温文尔雅、甚至还带着些许书卷气的副总裁,面对本刊记者的提问,回答坦然而真诚。他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而他,有备而来。  相似文献   

5.
他16岁便开始环球周游,他说最有意思的事情是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里根经济时期,他是美国经济框架的主要缔造者,是总统的高级智囊;他是一名活跃的演说家,横跨商界和教育界,为布什的经济政策出谋划策;他对中国情有独钟,多次访问中国,为全球资本市场一体化奔波前行;他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更是一位世界级的经济大师。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约翰·拉特里奇(JohnRutledge)博士,里根经济计划的主要设计师,布什政府白宫税收政策的顾问,B.V.集团顾问董事会成员,组建和拥有数十家公司,并且在全球为制造、分销以及服务性公司投资超过1.5亿美元。他每周定期…  相似文献   

6.
长空 我的生活很简单,有些时候会去下棋,偶尔会有一些人未找麻烦,但我会让他们很快离开.有人说我心高气傲,不,我只不过不愿意和别人太接近.不愿意怨恨,也不愿意感激.我有一个朋友,他说希望我能帮他完成件事.其实这件事对现在的我而言,做与不做也没有太大的区别.不过我很欣赏他的坚持,再加上,他是最合适的人选.  相似文献   

7.
汪旭对个人发展愿境的描述有些让我吃惊,“我希望能在IT、在首信的岗位上干到2008年,至于未来,我对咨询业和经济管理学方面做深入的研究是非常感兴趣的.“这使我想起他曾经说过的另外一句话:“我所从事的不是IT风口浪尖的行业,而是踏踏实实做基础服务和应用,所以我现在不会很有名,将来也不会很有名.“虽然他很年轻,但不能否认,他是一名学者型的总裁,他身上透着一股强烈的书卷味,他骨子里有“板凳能坐十年冷“的学者精神.……  相似文献   

8.
李政 《中关村》2004,(7):50-53
2004年6月16日,书生国际在北京发布idoc策略,以智能文档的技术优势挑战微软、Adobe等IT巨头。对于IT技术这种革命性的创新,使人们将目光聚焦于idoc策略本身和策略的发布者——书生国际总裁张本伟。XML:超越者的机会当今中国,最关注如何在IT以及其他高科技领域占居世界产业链的高端,  相似文献   

9.
李忠东 《中关村》2004,(6):46-49
高瞻远瞩1859年,美国打出了第一口油井,全国开始出现一股开采石油的热潮。约翰·洛克菲勒预见到这是一项既充满风险又有利可图的事业,值得一做。于是,这位聪明的年轻老板同合伙人一起,雄心勃勃地去争购安德鲁斯——克拉克公司的股权。竞拍者心里都很明自,标价早已超过了石油公司的实际价值。然而富有冒险胆略的洛克菲勒早已铁了心,决意要将这家公司买到手。所以在对手最后一次出价7.2万美元时,他果断地提高到7. 25万美元,终于如愿以偿。到19世纪80 年代,洛克菲勒所经营的标准石油公司已经控制了美国出售全部炼制石油的90%。  相似文献   

10.
直面裁员     
好的公司和不好的公司的根本区别在于,即使你被裁掉,你还是很热爱那个公司.对中国企业而言,问题不在于应不应该裁员,裁员是谁的错,而是怎样做好裁员,在节省成本和优化人力资源的同时,避免员工信心的丧失和公众形象的受损,而且把裁员与公司的远景战略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30多个分公司、3万余家用户、外贸行业管理软件98%的市场占有率——这就是北京南北天地科技有限公司在八九年的时间内取得的“战果”。从1994年5月创立至今,南北公司以它的“快速奔跑”和步步为营,无可争议地成为了目前中国成长性最好的企业管理软件厂商之一、中国本土最具价值的独立软件供应商和信息化咨询服务商之一。“南北”正快速成长为软件界一个知名品牌。南北公司总裁彭易清正是这个品牌的创造者。带着浓厚的书生意气和楚国人的蛮横精神,彭易清创造了中关村 IT界的又一个传奇。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  相似文献   

12.
姚羽中 《中关村》2005,(9):109-111
“我们公司有特色,有经验,有人脉, 我们缺的只是资金。”张锡盛说话的样子显得很迫切。自从选择了创业,这位北京艾克赛利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清华大学微电子专业博士、美国加洲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一颗心里就只有公司、业务的事情了。对于回归创业,他还有一个特别深的感受:“中关村管委会对我的帮助太大了。没有中关村留学人员创业园,就没有今天的艾克赛利公司。”  相似文献   

13.
学习应该是有“趣味的、简短的和大众化的”,这些来自美国的教育理念听起来确实很亲切,和国人太有压力的学习方式相比,美国人是幸运的。Chris Zhao,一直被人称为“Dr.Chris”,中文名叫赵玉德,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有一个电脑学士和一个数学博士学位,曾任职于美国 Rider 大学及美国五大咨询公司之一的Deloitte&Touche Consulting Group。他擅长中英文双语和纯英文演讲和讲学。由于他地道的英语及美国幽默感,他在国外曾主持过两年的 IT Talk Show(IT 脱口秀)和各种IT 讲座。目前 Dr.Chris 回到中国致力于演讲和讲学,软件产品的研发以及若干项目的倡导和推广,现受聘于北大软件学院。  相似文献   

14.
汪旭对个人发展愿境的描述有些让我吃惊,"我希望能在IT、在首信的岗位上干到2008年,至于未来,我对咨询业和经济管理学方面做深入的研究是非常感兴趣的."这使我想起他曾经说过的另外一句话:"我所从事的不是IT风口浪尖的行业,而是踏踏实实做基础服务和应用,所以我现在不会很有名,将来也不会很有名."虽然他很年轻,但不能否认,他是一名学者型的总裁,他身上透着一股强烈的书卷味,他骨子里有"板凳能坐十年冷"的学者精神.  相似文献   

15.
他在十一个月里,将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带向盈利,并将公司市值整整翻了2 0多倍;在四个月里,将公司带上了NASDAQ舞台,写下了“无线娱乐第一股“的辉煌;在一年里,将公司规模从原来的70人扩展到今天的500多人,而这个数字还在每日递增;他是第一批将“短信“带到中国的人,又最先提出了“无线娱乐第五媒体“的概念.他就是杨镭.……  相似文献   

16.
《信息产业报道》2006,(9):28-29
我在两家知名数据公司做过部门负责人.经常有朋友向我咨询购买空间的常识.其实很简单大家参照我的方法,一定会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7.
张越  陈一 《中关村》2014,(11):21-24,20
许泽玮这个自称“很无聊”“只会工作”的80后创业者用3年时间搭建了一个千亿元交易额的金融生态系统,并把公司做到30亿估值,他不仅在互联网金融界混得风生水起.也成了整个商界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江川 《中关村》2012,(9):82-83
见过徐易容的人都说他精力充沛、口才极佳,而且性格开朗,总带着招牌的大笑。还有不少人提到徐易容是个头脑风暴爱好者,很痴迷于通过聊天发散思路,聊起天来就收不住。不过现在他聊得少多了,因为管理着一家已经有160名员工的公司,非常忙碌,一个月中至少有一半时间在四处飞来飞去。  相似文献   

19.
言论快评     
作为 CIO,我考虑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创建一个真正的互联网公司,而不是给传统公司加上一个.com 的装饰。——思科公司 CIO 苏维克如今.com 并不具备装饰的功能。似我者死。——在媒体质疑商务通的广告模式、营销模式很容易被复制时、恒基伟业总  相似文献   

20.
李金  王大禾 《中关村》2004,(5):56-59
作为中关村的急先锋,纪世瀛的办公室却不在中关村的核心地带,而是在上地开发区的交通要道附近。这里没有海龙、硅谷和太平洋那么喧闹,但是,有很多大公司的总部都在这里,这其中就有联想、用友等等国内知名的高科技企业。纪世瀛说,他自己是“胜利大逃亡”到了这里。他说,当年他在中关村像幽灵一样四处游荡,为中关村民营企业的发展披荆斩棘、东拼西杀、摇旗呐喊、开天辟地,如今,能找到这么一块风水宝地办公,他很满足了。媒体给他的冠以“中关村第一村民”的美名,他自己给自己的定位是中关村民营企业的马前卒、排头兵,是中关村的一员闯将。中关村有名的那句话:“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浦东,二十一世纪看中关村”就是纪世瀛原创提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