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2004年9月至2012年12月的季度数据,运用ADF、多变量协整分析技术、VAR模型对房地产开发贷款、购房贷款变化与商品房价格波动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房地产开发贷款是商品房价格的格兰杰原因,商品房价格和房地产开发贷款、购房贷款在长期存在着协整关系。要使房价回归到合理价位,房地产市场调控应当将重点放在紧缩房地产开发贷款、调整土地供应结构、加快房产税改革、引导居民合理住房需求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浅议房地产行业土地增值税的税收筹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费中,土地增值税占有较大的比重,随着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颁布,土地增值税的缴纳方式转成了"清算制",国家加强了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收管理.因此,能否合理、有效地对土地增值税进行筹划,将直接关系到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可能是世界上最鬼诡的行业.在土地国有制条件下,土地的所有权人居然抱怨商品房价格过高;在国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的房地产市场,最有影响力的房地产企业却不是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4.
自房地产市场改革以来,中国的房价不断攀升。与此同时,土地出让金也水涨船高,造成了地价和房价轮番上涨。几乎所有的媒体、舆论都将房价的过快增长归咎于房地产供给方面,尤其是房地产开发存在暴利。房价上涨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土地出让价格的与日俱增是不是房价上涨的真正原因?通过对房改后中国东部地区土地出让价格与商品房出售价格之间的实证研究,可以发现地价对房价的重大影响,从而引发对我国土地管理方面相关问题的思考,并提出相关的制度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5.
地方政府的介入对城市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双重压力假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部分地方政府对城市房地产市场的介入,源于一种双重压力:分税制以后地方事权的比重普遍高于财权带来的压力、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的代理机构的压力.在双重压力之下,面对资源的约束,依据现有土地供给制度,地方政府介入城市房地产开发,推动房地产市场的景气,动员社会各种资源进入房地产市场,达到财政增收、GDP高增长的等社会经济目标.这种介入也对城市房地价格有直接、间接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盛文  王芳 《全国商情》2009,(10):136-137
本文从地产和房产两方面分析房地产保值增值的价值来源.地产部分认为是土地自身的增值性和土地级差地租上涨实现了房地产的保值增值;房产部分主要论述住宅产业链,包括开发、销售、物业服务上创造的附加值,并主张房地产开发过程中要努力提高附加值来实现房地产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7.
曾正宇 《全国商情》2009,(4):51-52,63
当前,国内房地产开发商出现的现金流趋紧、房地产价格下滑使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信用风险日益显现.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信用风险防范现状,得出要有效防范房地产开发贷款信用风险,保证商业银行稳健运行,必须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房地产开发贷款信用风险防范体系,并给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取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尽管初步抑制了房地产价格的过快增长,但也面临着更深层次的矛盾需要解决.房地产市场供求总量和结构矛盾、土地囤积和市场投机行为以及房地产企业的不规范行为是导致房价增长过快的重要原因.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应减少对市场价格的直接干预,通过促进房地产供需结构的调整和房地产业的转型,来化解市场矛盾.  相似文献   

9.
房地产开发经营的成本决定房地产价格,房地产的价格波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层面。房地产开发经营的环境复杂,成本构成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决定了房地产开发经营的成本控制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控制房地产成本、稳定房地产价格,可以降低房地产开发经营风险,促进集约化经营,对繁荣房地产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武汉市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房地产市场相关统计资料为依据,运用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构建了武汉房价政策影响因素模型.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武汉房价政策影响因素模型是有效的,新增供应面积、贷款利率等变量与房价负相关,货币供应量与房价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土地成交量等变量在研究期间内对房价的影响不显著.同时,在该模型基础上对武汉房地产市场价格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定量分析,可为相关职能部门制订房地产市场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