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国内废弃物物流的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废弃物物流系统及其支撑体系的建设为基点,对废弃物物流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发现了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以尽早解决城市废弃物问题。  相似文献   

2.
管顺丰  平海 《物流技术》2002,(11):29-31
分析了物流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我国物流支撑体系的现状,研究了政府在物流支撑体系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提出了规划和建设我国物流产业支撑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总会计师》2013,(8):26-26
国家发改委8月15日发布消息称,将从完善物流支撑体系、完善服务平台、推动跨境贸易与完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四大方面,拓宽电子商务发展空间。首先,要完善电子商务物流支撑体系,加快电子商务向二三线城市的渗透。具体包括建设智能物流信息平台,构建全国性的智能物流和仓储体系,以进一步统筹推进智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实现物流快递的智能调配,提  相似文献   

4.
加快南京现代物流业信息化水平的技术支撑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秀珍 《物流科技》2008,31(11):32-34
现代物流技术支撑体系是现代物流信息化的基础。文章在分析国外物流业信息化技术支撑体系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南京市物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从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和加快物流信息化标准建设两个方面完善和优化南京市物流技术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5.
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基本指标体系及操作空间──来自青岛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特尔斐法”研究的报告喻国明20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代化国际城市迅速崛起,国际化城市网络逐渐形成并不断扩大,成为世界经济和城市发展中令人瞩目的现象,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随...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7,(9):254-255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推进,我国物流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国际物流规模越来越大,给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国际化人才短缺的制约。通过详细分析"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及取得的成效,"一带一路"建设对物流国际化的影响,"一带一路"建设对物流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期望社会各界重视物流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相似文献   

7.
范舟 《物流科技》2009,32(2):15-17
物流是经济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极为密切。在城市形成之后,整个城市的经济活动都是以物流为依托的。随着中国大城市的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建立一个高效的城市物流体系已成为其加速城市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文章研究了绿色物流对城市发展的意义,提出了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如何构建首都绿色物流体系的一些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张颖  宋守信 《物流技术》2007,26(2):181-183
论述了物流企业安全平台及其支撑体系的概念和其理念提出的必要性,研究了物流企业安全平台支撑体系的构建及其构成要素与支撑体系三系统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政策支撑体系对电子商务及相关物流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以政策优化为主题的相关研究却极为缺乏。深入分析了2002年至2021年9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及省政府办公厅发布的与电子商务物流紧密相关的政策文件。主要从省政府发展电子商务物流及相关产业的总体战略;相关政策的执行与部署;物流网络建设规划三方面进行探究。通过挖掘江苏省电子商务物流政策支撑体系中存在的潜在问题,为相关政策的优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明确了物流安全的研究范围,以非线性理论和复杂系统理论为指导,以事故致因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物流安全支撑体系的概念,建立了物流安全支撑体系的结构模型、行为作用模型和效用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明确了物流安全支撑体系的运作机理.  相似文献   

11.
明确了物流安全的研究范围,以非线性理论和复杂系统理论为指导,以事故致因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物流安全支撑体系的概念,建立了物流安全支撑体系的结构模型、行为作用模型和效用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明确了物流安全支撑体系的运作机理。  相似文献   

12.
结合国内外地下物流系统建设研究经验,提出了城市地下物流系统发展模式以及技术要求,比较分析了不同发展模式的特点、研究现状、使用范围以及技术参数。分析表明不同发展模式对地下物流系统建设要求和使用范围影响较大,通过对城市地下物流系统发展模式的研究对我国城市地下物流建设和研究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湖北省物流企业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物流发展的宏观环境,指出应培育健全的物流市场体制、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来促进物流企业信息化快速发展。同时,从物流企业的角度指出应走规模化发展道路、制定科学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完善物流信息化技术支撑体系和强化物流决策理论研究。最后指出服务是物流信息化的核心,物流信息化的内涵是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4.
李明圣 《城市问题》2012,(5):69-71,93
北京中心城区周边的城乡结合部主要分布在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四区。这四个区的区情各异,但也有若干共同点:过去都是近郊区,现在都是首都城市功能拓展区,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载体,均面临着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主题,均存在文化短板的问题。以丰台区为例,探讨了首都城乡结合部地区在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中,构建文化支撑体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2011年国家经济发展的热点话题之一,青岛市在半岛经济发展中起着龙头地位作用。在低碳经济、绿色物流的理念指导下,研究探索青岛市的能源现状,对于又好又快发展青岛市、半岛蓝色经济区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青岛市新能源结构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通过调查研究,归纳总结了青岛市新能源发展特点和现状,指出了绿色物流对青岛市新能源发展的促进与潜在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结合国内外地下物流系统建设研究经验,提出了城市地下物流系统发展模式以及技术要求,比较分析了不同发展模式的特点、研究现状、使用范围以及技术参数.分析表明不同发展模式对地下物流系统建设要求和使用范围影响较大,通过对城市地下物流系统发展模式的研究对我国城市地下物流建设和研究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日前,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国际化城市这一激动人心、催人奋发的城市发展宏伟目标。为此,深圳有关媒体还专门对有关专家、学者进行了采访。有的提出国际化城市应建设海港型的,有的提出以建设服务型的,有的提出应建设物流型的,有的提出应建设科技型的,有的提出应建设文化型的 看来,专家们的意见虽然精  相似文献   

18.
如何构建青岛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立辉 《物流技术》2006,(9):72-73,97
分析了青岛市在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青岛市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方面已经具备的各种有利条件,从而规划了青岛市在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目标,并提出了为顺利完成该目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物流需求预测的准确性对物流基础设施投入和物流政策制定是至关重要的。根据物流需求受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政策等不确定因素影响的特点,融合灰色理论与马尔科夫链,用灰色预测揭示系统时序变化的总体趋势,马尔科夫方法预测序列的随机波动的范围,能够优化灰色预测结果,提高预测的精度。以货运量为物流需求度量指标,建立灰色状态马尔科夫组合预测模型,对十二五期间青岛市物流需求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可为青岛市十二五期间物流发展战略制定、物流服务体系构建和物流园区建设等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0.
将青岛港物流系统与青岛市经济系统视为一个复合系统,采用协同学理论,建立了青岛港物流系统与青岛市经济系统的协同度发展模型,并计算出了青岛港物流系统与青岛市经济系统近十年的协同度,分析得出青岛港物流发展对青岛市的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青岛市经济增长对青岛港物流发展有拉动作用,通过定量分析说明了青岛港物流系统与青岛市经济系统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