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保险投资是现代保险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哪国的保险投资好,则该国的保险业就发达,保险业的偿付能力就高,保险经营的稳定性也就高;反之,该国的保险业就会停滞。我国自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保险资金运用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上海保险》2005,(7):50-52
一、十多年来的发展状况 自1979年11月,我国保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后,我国停办了20多年的国内保险业务开始恢复,从此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随着保险业在国内的旺盛发展,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就检验理赔方面的分歧也越来越多,因此恢复保险公估人的呼声越来越高,1990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正式成立了保险理赔公估技术服务中心,该中心是由退休资深老保险姜林先生及其他几位资深保险技术专家商议成立,带有商业性的民间公估组织,我国的保险公估业冒出了一丝萌芽。  相似文献   

3.
陈玲 《上海保险》2013,(1):37-41
家庭财产保险是我国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开展较早,发展较快,覆盖较宽的业务险种之一。它是以我国城乡居民的家庭财产为保险标的,由保险人承担火灾自然灾害及意外事故损失责任的财产损失保险。它面向全国十几亿人口,数亿个家庭,极具市场发展潜力。但是,这一险种在我国的发展却不尽人意,甚至有萎缩的态势。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保险发展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文军  温闽 《中国保险》2008,(11):22-25
农业保险体制的重大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保险公司农业保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经历了从恢复发展到逐步萎缩再到稳步发展的曲折历程. 一、1982-1992年:恢复发展阶段 1982年2月,国务院批转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国内保险业务恢复情况和今后发展意见的报告>中指出: "为了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保险工作如何为八亿农民服务,是必须予以重视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恢复开办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保险诉讼或仲裁纠纷层出不穷,但原保险人与再保险人之间发生的再保险诉讼或仲裁纠纷实属罕见。2011年8月12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分会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 保险代理是指保险人委托保险代理人扩展其保险业务的一种制度,而保险代理人是指根据保险人的委托、向保险人收取手续费,并在保险人授权范围内代办保险业务的公司或个人.从1980年开始,随着我国国内保险业的恢复,保险代理的规模不断发展,服务质量也有所提高,对促进我国保险业的整体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保险代理市场上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从长远来看,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保险代理业乃至保险业整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延期保修保险是上个世纪80年代在国外兴起的一项新型保险,本文介绍了延期保修保险在国外的发展情况以及在国内的发展的萌芽,分析了在我国开展延期保修保险业务面临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萍乡市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十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和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保险业务一年比一年增长,服务领域一年比一年拓宽,保险所发  相似文献   

9.
石一话 《中国保险》2000,(12):45-45
国家统计局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1980年我国恢复保险业务时,当年保险收入只有4.6亿元;到1999年,全国保险业务总收入达1393.2亿元,是1980年的303倍,保险收入以年均40%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保险体制的现状分析我国的保险事业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有了迅猛发展。到目前为止,国内保险已达130多种,涉外保险近80种,全国有80%以上的财产参加了保险。保险的范围由城市扩展到农村,由国营经济扩展到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广大城乡居民。1985年,国内保险业务收入比1980年增长7.4倍,涉外保险业务收入增长1.5倍。“六五”期间的基本经营成果是:保险费  相似文献   

11.
一、加强保险营销的重要意义 1.缩短与世界的差距 1979年中国人民银行决定重新恢复我国国内保险业务,20多年来获得了长足的进步。1980年-2002年间,我国保费收入年均增长超过30%,其中寿险更是获得极大的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2.
家庭财产保险是我国恢复保险业务后最早开展的险种,社会需求庞大,但其发展状况与整个经济的发展以及保险业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面对这个困境,保险公司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满足社会公众的保险需求,才能体现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与社会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13.
企业财产保险、家庭财产保险、机动车辆保险曾一度被业内人士称之为"老三险",自1980年我国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就一直开办着,而作为"老三险"之一的家庭财产保险曾经是财产保险中发展较快,覆盖面较宽的骨干险种之一。然而该险种近年来发展速度缓慢,所占比例日渐萎缩,无法上规模。事实上,世界发达国家的家财险普及率高达80%,我国目前家财险的覆盖率还不足10%,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仅7%,更多城市投保率在5%以下。  相似文献   

14.
银行保险指的是通过银行渠道销售保险产品,最早产生于法国,我国自1996年引入银行保险这一新的保险销售形式之后,在最近的几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本文就目前我国银行保险业务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解决问题方法,以促进我国银行保险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丁小燕 《中国金融》2005,(13):56-57
20世纪80年代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北京保险业逐步引入国外先进的保险销售模式和技术。尤其是1995年,北京市场引入了寿险营销的销售模式,成为保险业发展变化最快的一个市场。银行保险销售模式自1997年出现,经历了近8年的时间,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夏翔 《上海保险》1997,(12):44-47
一、全球保险创新的形势及对我国的影响 1.保险业内部日益激烈的竞争。二战以后,西方国家保险业发展异常迅速,全世界保费收入1950年为210亿美元,1987年猛增到10701亿元,1990年以后保费增长幅度有所放慢,保险市场需求相对饱和,保险商品供给过剩,这促使西方保险公司一方面将眼光投放海外,另一方面又积极开辟保险创新业务;而我国自1979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以中保集团为主体多家保险公司并存的市场格局。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 自从我国1979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保险需求迅速扩大。尤其是保险市场得到实质性开放后,保险业发展迅速。和同期的GDP增长速度相比,我国的保费收入从1980年4.6亿人民币到2009年的9784亿,以平均每年33.74%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18.
顾树桢 《新金融》1991,(1):26-29
建国四十多年来,我国的保险事业几经曲折,从一九八○年全面恢复以来,发展非常迅速。现在我国除了人民保险公司外,一九八七年重新组建的交通银行也开办了保险业务。不久,交通银行全资附属的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也将宣告成立。无疑,这对我国保险事业的发展,将起着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家庭财产保险产品发展现状简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琦 《上海保险》2005,(2):26-29
一、家财险发展现状 家庭财产保险作为低费率高保障的险种,对于防范家庭风险,降低财产损失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是保障家庭财产安全、防范家庭生活风险的"守护神"。 自从1979年我国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家财险和企财险、车险一起作为"老三险"就一直开  相似文献   

20.
1979年底,上海恢复国内保险业务,迄今已经走过了25个年头。在这25年间,上海保险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全市仅有一家保险公司,直到市保险学会成立十周年之际,上海保险市场也仅有四家机构。1998年11月,中国保监会成立,我国保险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保险市场机构主体不断增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保险功能不断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