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的完善,已成为破解普通高中教育发展问题的关键。以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刘建民教授为负责人的湖南“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重大招标课题组所著《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研究——以湖南省为例》一书是普通高中教育财政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该书以湖南省为样本,为我国完善普通高中教育投入机制提供了重要思路和一整套可操作性的具体方案。其现实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强,全面体现了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要求,对策措施具有系统性与全面性,对我国政府层面的决策和相关制度文件的出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7所多民族混合学校和2所纯民族学校的3000名中学生为研究被试,采用中学生应对方式问卷和人际交往能力问卷探讨中学生应对方式、人际交往能力及其二者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学生应对方式在学校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多民族混合学校中学生在问题解决、求助、退避、忍耐上显著高于回族中学和藏族中学学生,回族中学学生在忍耐上显著高于藏族中学学生。应对方式存在年级差异,每个水平上初一最高,初二最低。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存在学校类型差异,多民族混合学校学生显著高于回族中学和藏族中学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存在年级差异,初中人际交往能力显著高于高中。问题解决对人际交往能力的三个维度都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幻想对人际交往能力的三个维度都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求助只对交往动力和交往技能有预测作用,发泄对交往动力和交往认知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回族经堂教育与古代阿拉伯—伊斯兰教育具有鲜明的伊斯兰宗教特征,两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回族经堂教育的优缺点,对于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如何更有效地改革中国经堂教育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面对21世纪的挑战,世界各国的中小学课堂正在经历着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强烈地认识到,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是课堂的变革,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必然要聚焦课堂、变革课堂、决战课堂。李泽林博士扎根普通高中学校进行课堂观察百日,以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归纳法、访谈法、批判性话语分析法以及课堂志等研究方法,对甘肃和宁夏两地的8所普通高中为研究对象,发放师生问卷4000份,访谈师生88名,  相似文献   

5.
我国普通高中"三限"政策的周期具有典型的中国式特点,其终结过程也不会一帆风顺。如果没有更加完善的制度设计,新的政策还会重复中国式的非正常的政策周期性变化的老路。反思普通高中三限政策变迁的过程逻辑,加强政策学习,及时设计合乎现实的公平有效的替代政策,是提高教育政策治理能力、增强公民教育信心的应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甘肃临夏州广河县教师和学生的回族传统文化传承态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师生在回族传统文化传承态度上是积极的;不同性别、年级的学生传承态度不具有显著性差异,但乡村学生的传承态度强于县城学生;不同性别、学历、职位教师的传承态度不具有显著性差异,但不同民族教师的传承态度差异性非常显著。研究发现:学校教育中的回族传统文化传承方式单一,民族文化知识被边缘化,回族文化资源零散,学校师资匮乏,评价思路单一。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加快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建设,推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的有效实施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许多省市开始推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普通高中的学生如何通过学业水平考试,积极实施国家的课程方案,重视薄弱学科、重视绝大多数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这些都是我们地理教育工作者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元代是我国回族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历史上回回民族科技成就辉煌时期。元代回回人在天文历法、数学、医药、工程技术等方面成就卓著。究其原因在于元代政府重视科技的力量,为了维护统治,回回拥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元政府对外拓展和开放及海外贸易的繁荣等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为回族科技的发展繁荣创造了机会和条件。在前代以来的专科教育基础上,元代专科教育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为回回科技发展培养了人才和知识上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审视教研制度,发现普通高中教研制度存在以下问题:教师、学校与教研部门没有形成真正的教研共同体,难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难以保障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基于上述问题,对普通高中教研制度的重建提出如下建议:构建以教师为主体、学校与教研部门为双翼的"一体双翼"教研共同体,构建以学校为"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教研制度,建立科学性和实效性的教研机制。  相似文献   

10.
2007年秋季国家在教育部直属六大师范院校试点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政策实行至今已5年有余,暴露一些问题,普通高中高三应届毕业生对这些问题怎样看待,他们对于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抱有怎样的情感态度,为此笔者对成都重庆周边三所学校400名高三毕业生进行了自填问卷式调查;发现学生对于免师政策均不太了解,整体情感倾向呈现积极,消极因素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