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淑兰 《发展》2014,(8):110-110
正高效节水灌溉是指除土渠输水和地面漫灌外的灌溉方式,在灌溉技术的发展上经历了由防渗渠道输水和管道输水两个阶段,灌水模式由地面漫灌逐步向喷灌、滴灌、微灌发展。由于民勤风沙多,不适宜喷灌技术的推广,目前采用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管灌、滴灌。从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及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的实施、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渭北旱塬盛果期苹果不同水文年的灌溉制度,本文以洛川县为代表点,利用该县近56年的月气象资料,基于水量平衡原理,分析了晚熟富士在滴灌模式下各水文年的充分与非充分灌溉制度。结果表明:(1)非充分灌溉与充分灌溉相比,推迟了灌水时间,减少了灌水次数和灌水定额。(2)苹果在不同水文年均应补灌,补灌时间和灌水量主要集中在新梢旺长和果实膨大期。(3)滴灌条件下,渭北旱塬在灌溉频率为25%(湿润年)、50%(平水年)、75%(干旱年)、90%(特旱年)时,充分灌溉的灌溉定额为15、30、60、85mm,非充分灌溉为10、25、55、80mm。基于水量平衡原理得到的苹果充分与非充分灌溉制度,能够为该地区苹果的灌溉管理、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国家"863 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在节水农业技术装备方面,成功开发了智能控制灌溉、作物水分信息采集、地下滴灌和微压滴灌、多功能喷灌等节水农业新设备和相关产品20 多个,包括适于田间小定额非充分灌溉的施灌设备,在线式作物冠层红外温度监测系统、管式土壤剖面水分状况测试仪、作物茎变差监测设备、作物蒸腾速率传感器等作物水分信息精量采集设备,喷灌泵中射流器、新型叶轮轴向力自动平衡装置、智能控制轻型移动喷灌机组,植物电阻补偿节水灌溉控制系统,单机版和基于WEBGIS 的作物生命健康需水信息管理系统,大田棉花滴灌施肥专家系统,灌溉施肥自动控制系统。形成了3种薄壁滴灌带成型工艺与设备开发方案,农田蜂窝状孔径流调控材料和生产工艺取得技术突破,初步构建了微压滴灌灌水器技术开发平台,攻克了单翼迷宫滴灌带试验件的快速制造难题。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陕北黄土丘陵区梨枣节水高效的滴灌制度,以8年生梨枣树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滴灌灌水定额(100、135和180m~3·hm~(-2))对梨枣林土壤水分分布和梨枣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前后高、中、低灌水定额处理土壤平均含水量较未灌溉地(CK)相对高出1.95%、1.92%、1.66%。0~100cm深度土层高、中、低灌水定额在整个生育期的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较对照(CK)提高4.90%、4.01%、2.63%。三种灌水处理间的枣吊生长速率在整个监测期内差异并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CK。不同处理座果率分别较CK提高1.46%、1.23%和0.79%。枣树耗水量变化趋势表现为: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大而增大,而耗水强度规律与耗水量规律并不相同。高、中、低灌水定额处理生育期平均耗水强度分别较不灌水的大1.12、0.88、0.69mm·d-1。高灌水定额的梨枣产量最高,为16 772.80kg·hm~(-2),与不灌水处理相比,高、中、低灌水定额的梨枣产量分别提高了6.00%、5.28%、4.37%。高、中、低灌水定额枣树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1.32、1.55、1.73kg·m~(-3),高灌水定额较低灌水定额的枣树产量提高了1.56%,灌溉水生产效率降低了23.71%,因此以低灌水定额方案更佳。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全区水利工程现状和农田灌溉存在问题分析 ,针对性提出改革灌溉制度和灌水方法 ,维修、翻新、衬砌干支渠道 ,配套田间工程 ,推广管灌、滴灌等措施 ,发展节水灌溉 ,缓解供需水矛盾。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明生物炭和秸秆施用对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物理性状和团粒结构的影响,进而为复配土壤的结构改良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盆栽试验,选取砒砂岩与沙(1∶2)复配土壤作为研究材料,设置4个处理(CK:复配土;T1:复配土添加5%的生物炭;T2:复配土添加5%的秸秆;T3:复配土添加2.5%生物炭+2.5%秸秆),3个重复进行试验,对复配土壤的容重、田间持水量和团粒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各处理和空白对照CK相比,均显著降低了复配土壤容重,提高了复配土壤的田间持水量,其中T3对复配土壤容重和田间持水量的影响程度明显强于T1和T2;(2)各处理表层土壤R_(0.25)含量均优于空白对照CK,其中T3对复配土壤DR_(0.25)和WR_(0.25)含量影响显著,T1和T2仅对复配土壤WR_(0.25)含量影响显著;(3)干筛和湿筛下,各处理复配土壤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平均几何直径(GMD)的大小顺序为:T3T2T1,T3处理对两者的影响程度均达到了显著水平。生物炭和秸秆还田混合施用更加有利于促进复配土壤结构的改善和团粒结构的增加。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涌泉根灌条件下枣树生育期土壤水分动态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2014年在陕北米脂远志山进行了山地枣树灌溉试验。结果表明,涌泉根灌枣树土壤含水率随灌水定额的增大而增大,并在30~60cm范围达到水分峰值,灌水定额越小,各不同土层土壤含水率差异越显著,在整个物候期根系主要吸收分布在0~60cm土层的水分;各灌水处理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土壤含水率,特别是高灌水定额的处理在萌芽展叶期和果实膨大期的土壤含水率提高最显著。同样的灌溉定额在整个物候期内最优处理为仅在果实膨大期补灌一次,灌水定额为180m~3·hm~(-2);枣树的需水关键期为果实膨大期,在该时期灌水能够得到较高的产量。2014年的最适宜的灌溉制度为:萌芽展叶期灌水一次,灌水定额为135m~3·hm~(-2),果实膨大期灌水一次,灌水定额为180m~3·hm~(-2)。零灌溉条件下枣树产量达到800kg·亩-1,说明通过合理的管理,在旱区实施枣树零灌溉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8.
技术转让     
微灌(包括滴灌、微喷灌、渗灌等)是一种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该系统部件主要包括灌水器(滴头、微喷头、渗水头等)、过滤器、施肥器及其相配套的泵、各种管件、阀门、接头等。其核心部件滴头、微喷头有多种形式,其中圆滴头和螺纹型滴头属紊流满头种类。其结构简单,造价低,易使用,寿命长,防堵和水力性能好。球压力补偿式和膜片压力补偿式滴头流量几乎不受压力变化的影响,防堵、自清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将不同有机物料添加到砒砂岩与沙体积比为1∶2的复配土中,试验设置4个处理,对照(不添加有机物料,CK)、单施秸秆(秸秆5%,T1)、单施生物炭(生物炭5%,T2)、配施生物炭和秸秆(生物炭5%+秸秆5%,T3),分别培养30 d后采集土壤样品,分析各处理的土壤需水量、团聚体粒径分布、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效率、平均重量直径、平均几何直径和分形维数等。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周期,四种处理的平均需水量以对照最高,且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各处理的团聚体百分含量(0.25 mm)以CK最低,T3最高,趋势呈现为CK T1T2T3,添加有机物料后的复配土稳定性指标均比对照高,且混施物料对团聚体稳定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单一物料。在干筛法和湿筛法处理下,不同团聚体分形维数的范围为2.79~2.89,表现趋势为T3 T2 T1 CK;湿筛法,复配土分形维数(y)与WR_(0.25)(x)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方程关系,即为y=-0.002 8x-2.989 2,且R~2=0.93。研究综合分析,通过增加有机物料的施入可有效增加复配土稳定性,并且可改善结构,而且有机物料的混施后的改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我省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从建国以来到现在一直没有停止过 ,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一直把节水作为水利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节水灌溉工作也由小到大 ,由浅入深 ,节水灌溉工程和节水灌溉技术措施发挥了重要的节水、节能、增产作用。面对西部大开发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省节水灌溉技术如何发展 ,以适应新时期新形式的要求 ,笔者有以下几点浅见。一、进一步提高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对我省经济可持续发展重要意义的认识我省水资源贫乏 ,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 6 1 1 47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 1 1 50立方米 ,排全国第 2 4位 ;亩均占有水量 54 4立方米 ,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2 5% ,属严重干旱缺水地区 ,全省农业每年缺水 1 0 1 5亿立方米。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各行各业用水需求增加 ,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严重 ,预计到 2 0 1 0年 ,全省缺水将达到 2 0亿立方米 ,水己成为制约我省工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我省是农业省份 ,农业是用水大户 ,农业用水占全省总用水量的 80m %以上 ,全省灌区渠系水利用率平均约 53% ,灌溉水利用率约 48%也就是说有 52 %的水浪费了 ,有限的水资源得...  相似文献   

11.
邰永新 《理论观察》2008,(2):175-176
1.实现的效益和成果齐齐哈尔市抓住成为全国节水灌溉示范市的机遇,从1997年-2002年全面实施《齐齐哈尔市节水灌溉工程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大力推进以喷灌、滴蘧为重点的节水灌溉建设。至今,全市总共投入资金8.76419亿元,新打机电井5.1867万眼,发展喷灌、滴灌工程1.162万处,受益面积达13.86万hm^2;新增点灌2.723万处,点灌能力达到66.8万hm^2;管灌工程1.219万处,控制面积达16.67万hm^2。  相似文献   

12.
针对秦岭北麓地区不适宜农业种植的条件,科学合理的布置替代性成土材料试验,可为土地工程和土体有机重构提供理论依据。选取蛭石(TI)、珍珠岩(T2)、页岩(T3)、陶砾(T4)、沙(T5)、砒砂岩(T6)等六种不同替代性成土材料,分别与土以0.5L·m-2和1L·m-2的比例混合,填充至2m×3m的试验田内,以油菜为显示植物,研究油菜的生长特征、农艺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不同土体构造的各处理下,油菜各生长阶段平均株高大小依次为T6>T2> T1>T5>T4>T3,其中T6的砒砂岩与粘土复配最适宜植株生长;油菜收获后,分析不同土体构造下其油菜产量、根系重量等指标,T4陶砾与粘土复配后根重和产量最大,表现最佳。综合作物生理特性、农艺性状两大方面分析得出,砒砂岩与粘土和陶砾与粘土组合最适宜作为替代性成土材料用于土体有机重构。  相似文献   

13.
1、桑水工程建设 以桑同集中连片、提高单产潜力巨大的主产区和生产基地为重点,加快水利设施建设。存山区和干旱地区,大力开展以集雨为主的“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在有条件的地区大力推广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使基地县桑园有效灌溉率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14.
节水灌溉技术是比传统灌溉技术明显节约用水和高效用水的灌水方法、措施和制度等总称。是否节约灌溉用水、用水是否高效是以单位作物产量总耗水量(从水源算起直到田间)多少来衡量,或以单位耗水量所取得产值多少来衡量。因为节水和高效与否都是相对概念,所以,节水灌溉技术也是不断发展,其效率也是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前农田应用喷灌、滴灌等农业高效节水技术,在新疆的推广面积已达840万亩,每年可节水14.5亿立方米,新疆农业节水技术及推广面积居全国之冠。   自2001年以来,国家和自治区共投入农业节水资金59.7亿元,开展农田节水灌溉、盐碱地改良治理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及优质棉基地节水、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等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建设高标准节水灌溉农田,在全区范围内扩大节水灌溉工程控制面积。   截至目前,新疆在灌溉用水总量并未增加的情况下,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控制面积已达 30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840万亩。"十一五"期间,新疆还将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700万亩。新疆农业高效节水技术产品和技术服务已辐射到11个国家和国内 20多个省份。  相似文献   

16.
舒鸿霄 《发展》2007,(9):92-92
一、项目区基本情况 膜下滴灌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低压节水灌溉技术,自从以色列在1965年发明以来。其应用日益广泛。它是根据作物的实际需要,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通过输水管路和特制的灌水器(滴头),直接、准确地输入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由于灌溉水仅湿润作物根系部分的土壤,故与常规的灌溉方式不同,因此又被称为局部灌溉。  相似文献   

17.
毛乌素沙地的水土流失严重,是黄河下游泥沙和北方沙尘暴风沙的主要起源地之一。本文以水土保持为目标,以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小区试验、模拟土柱试验和风洞试验方法,设置砒砂岩与沙的质量比例分别为1∶5(S_1)、1∶2(S_2)、1∶1(S_3)的处理,以S_s(全沙)、S_(ss)(全砒砂岩)为对照,研究复配土的保水、保肥、保土能力。结果表明:复配土中随着砒砂岩的增加,土壤粘粒、粉粒含量逐渐增加,沙粒含量逐渐减少;S_3处理的复配土,土壤大团聚体含量最高,呈现出随着含沙量的增加,土壤大团聚体减少的趋势;不同处理的土壤含水量S_3S_2S_1,砒砂岩与沙复配比例为1∶1时,土壤蓄水条件较好;砒砂岩与沙复配比例为1∶1时土壤保肥效益最好,其中硝态氮含量分别比S_s(全沙)、S_(ss)(全砒砂岩)高24.64%、43.10%;S_1、S_2、S_3处理与S_s、S_(ss)相比,风蚀量均显著减少89%以上。其中在7 m·s-1的风洞模拟风速下,S_1处理的复配土风蚀量最小。砒砂岩与沙复配可以提高保水、保肥及保土效益,复配比例为1∶1时,水土保持效益最佳。试验结果在土地复垦和土壤改良等方面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姚斌成 《发展》2007,(12):98-99
节水灌溉技术是比传统的灌溉技术明显节约用水和高效用水的灌水方法、措施和制度等的总称.是否节约灌溉用水,用水是否高效是以单位作物产量总耗水量多少来衡量的.  相似文献   

19.
以毛乌素沙地区域的"两害"砒砂岩与沙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1∶1、1∶2和1∶5三种比例进行复配成土,并种植适宜该地气候环境的作物——马铃薯。在马铃薯收获期于各小区垄上、垄下采集不同剖面深度土壤,并测定其铵态氮与硝态氮含量。结果表明,三种复配土垄上下土壤剖面0~140cm铵态氮的分布均较为均匀,均处于0.50mg·kg~(-1)左右,且规律基本一致;混合比例对垄上下硝态氮剖面分布均产生明显影响,垄上0~60cm土层内、垄下0~20cm土层内,表现为1∶11∶21∶5,其余土层内1∶5复配土始终具有较高的硝态氮含量;1∶1和1∶2复配土壤垄上、垄下硝态氮积累峰值均出现在0~20cm土壤剖面处,140cm深度仍有一定的积累,1∶5复配土壤出现在120~140cm土壤剖面处,且各复配土壤垄下硝态氮淋洗均深于垄上;同一土层深度,三种复配土壤垄下硝态氮含量明显高于垄上,且1∶5复配土壤垄上、下差异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砒砂岩和沙复配成土特性及对农业作物的影响,本文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开展田间试验,采用不同的砒砂岩和沙混合比例,引入灌溉量、种植作物类型、农艺处理等变量参数,共设置10个试验小区。经过两季的作物种植,从复配土土壤质地、水稳定性大团聚体含量、有机质、作物生长水平及产量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合砒砂岩改良沙地,促使土壤宜耕层厚度增长,且土壤结构改良,肥力逐渐增加;作物对不同比例的复配土壤具有不同的敏感性,玉米、大豆在砒砂岩和沙1∶2混合比例下最适宜生长,小麦、马铃薯在砒砂岩和沙1∶5混合比例下最适宜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