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十六大以来提出的一系列富有创见的重大战略决策之一。“广大农民群众是推动生产力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功的关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作用和农民主体作用的关系,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应切实做到“五个始终坚持”。  相似文献   

2.
《唐山经济》2007,(5):24-2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村和谐,提高农民群众幸福指数为目标,全面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使新农村成为广大农民的美好家园。2007年,古冶区将进一步立足城郊型农业特点,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努力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3.
统筹城乡发展 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以来,我县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五新一好”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决策部署,按照“一年起好步,三年打基础,五年迈大步”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县100%的自然村落实施了“三清三改”,100%的行政村开展了“五新一好”建设,100%的农户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一、坚持群众首创精神,加强领导与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相结合我们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始终坚持“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的原则,大力激发农民建设美好家同的热情,使新农村建设真正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县里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33个相关单…  相似文献   

4.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中央为新农树描画的美好图景。与此同时,中央明确强调.新农村建设必须尊重农民意愿。不能搞形式主义。显而易见.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农民期盼什么,需要什么.他们最有发言权。前不久.记者走村串户,在田埂地头,在宅前炕边.聆听到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六大热盼。[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建设者。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的积极响应和参与。建设新农村要引导农民依靠自己的努力建设自己的家园,鼓励农民办好自己的事情,使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笔者有以下四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建设者.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的积极响应和参与.建设新农村要引导农民依靠自己的努力建设自己的家园,鼓励农民办好自己的事情,使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笔者有以下四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建设。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的积极响应和参与。建设新农村要引导农民依靠自己的努力建设自己的家园,鼓励农民办好自己的事情,使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笔有以下四点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许艳秋 《辽宁经济》2006,(11):21-2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同时要求“培养有道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人是最根本的,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日前,我们通过对辽南地区部分农村的调研,深深地感到,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现代新型农民,加强培养新型农民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充分调动两个积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充分调动最广泛的积极性。在各方面的积极性中,最重要的,是要调动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农民的积极性和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现代化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全党的大事,是国家的大事,是全国人民的大事。要做好这件大事,单有政府的积极性不行,单有农民的积极性也不行,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级政府和农民两个积极性,使两个积极性形成一种巨大的合力,推动新农村建设向前发展。充分调动两个积极性,最关键的是要调动和发挥农民的积极性。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集中反映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巩固和扩大党的先进性教育成果,坚持以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伟大实践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宁海县的实际,要着力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1.
吴伟山 《广西经济》2007,(11):40-41
推进新农村建设,既要全面把握,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又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和重点,是基础工作,只有生产发展了,农民才能富裕起来,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撑。贫困地区开展新农村建设,必须把发展摆在第一要务的位置来抓,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富裕农民群众,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经济保证。  相似文献   

12.
辛文 《当代陕西》2006,(2):22-22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2月2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建立五大机制.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党和政府各工作部门合力、协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工作机制;引导农民在国家政笼扶持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依靠自己辛勤劳动建设自己幸福家园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3.
"村企结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红敏 《浙江经济》2006,(14):29-31
“村企结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互惠共赢之举。[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新型农民培训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建设新农村,在政府推动和社会参与的前提下,关键是发动农村的主体--最广大的农民群众.因此,培养新型农民就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新型农民必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具有自立意识、合作精神、法制观念和创业本领,能够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借鉴国外经验,新型农民的培养必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5.
宛敏华 《新西部(上)》2007,(8X):68-69,220
如果对现实缺乏认识或认识不够深入、具体,那么再美好的构想都只能停留在理想的高度。该文通过调查新农村的建设主体——农民对新农村的认知态度,反映农民的主体意愿,为“十一五”期间新农村建设的改革攻坚工作提供可信的参考信息,丰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充分了解广大农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愿望和要求,发挥农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意识,扎实推进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今年年初,国家统计局南宁调查队对武鸣、马山、扶绥3县6个乡镇的312户农户开展了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问卷调查。主要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群众是主体,政府是主导。这一科学的定位,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了关、定了向。按照这样—个定位,正确处理好主体与主导二者之间的关系,就会避免偏差乃至失误,从而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始终沿着健康轨道前进。  相似文献   

18.
泽红  瑞武  立文 《河北经济研究》2006,(6):28-28,43
中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扎实推进。迁安市坚持“两个为主”,即党委、政府为主导,农民群众为主体,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市经济》:如何理解总理报告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从实地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深层涵义?冀纯堂:我们国家是个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国家,这就需要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对不同的地方要有不同的对策,总理报告中的这段话充分体现了理性的光芒。我在这里想谈谈欠发达地区又该怎么办、怎么干?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的思考和深入的调查研究。我认为:尽管当前“三农”工作中存在着农民增收难、农业增效难、农村发展难等诸多问题,但“三农”问题的主要症结,还是“两个倒挂”、“三个不协调”。即城乡人口比例倒挂、工农产品价格倒挂;就业结…  相似文献   

20.
农民是农村的主体,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要有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同时具有健康体质的新型农民。[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