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源与发展》2004,(1):23-29,46
20世纪90年代之后,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知识经济要求加强经济运行过程中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替代,实现经济活动的知识化转向;循环经济要求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自从90年代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发达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是知识经济的第一步。这个道理非常简单。就是在你还没有达到知识经济的时候.你必须现在就把自然好资源用好,什么叫用好呢.就是高效率地利用.最高效率是什么呢.就是循环使用.不浪费,这就是最高效率的利用.也是从循环经济到知识经济之间的关系。党的十六大以后.胡锦涛总书记专门提出要把循环经济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是知识经济的第一步。这个道理非常简单,就是在你还没有达到知识经济的时候,你必须现在就把自然资源用好。什么叫用好呢,就是高效率地利用。最高效率是什么呢,就是循环使用,不浪费,这就是最高效率的利用,也是从循环经济到知识经济之间的关系。党的十六大以后,胡锦涛总书记专门提出要把循环经济的理念,贯彻到区域经济产品生产和城乡建设之中,贯  相似文献   

4.
王志胜  崔威 《活力》2011,(21):48-48
一、循环经济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既是关于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观念,又是具体的经济运行模式。它要求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提高资源生产率。当前,循环经济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极大地影响着循环经济的进程,它强调资源的再使用和再循环。实行循环经济是保障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文章分析了我国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6.
《数据》2004,(3):53-53
循环经济是指“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它不同于传统工业社会单向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线性经济,需要高强度地开采和消耗资源,同时高强度地破坏生态环境。循环经济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发展循环经济被写进了计划报告中,表明政府对这一经济增长模式的高度重视和认可。  相似文献   

7.
面对经济发展中如影随形的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环境约束问题,中国开始寻求经济增长模式的全面转变,走节约型发展道路。循环经济是一种经济增长方式,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资源循环型经济的简称,是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将人类经济活动高效有序地组织成“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封闭型物质能量循环的反馈式过程。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不同于资源经济,这是因为,过去的产业革命都是资源经济,是以资源的消耗为主要特征的,这就出现了“增长极限”的问题,为了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就要创新出一个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那就是知识经济社会。资源经济对应于短缺经济,规模化,标准化和集中化生产是主导线,而知识经济对应于过剩经济,要求适应于个性化,区域化的消费特征,讲究非标准化、分散化、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因此,知识经济以研究开发和市场营销为重点。  相似文献   

9.
一、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循环经济能够使物质和能量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得到合理和持续的利用,使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物,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和环境的配置效率,根本解决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基础的煤矿资源不仅是不可再生的,而且矿山开发引起的环境污染、固体废弃物等问题突出。作为传统的工业,煤矿资源开发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时,存在资源使用效率低,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加剧,经济与环境的矛盾日趋激化.面对经济发展中如影随形的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环境约束问题,中国开始寻求经济增长模式的全面转变,走节约型发展道路.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这说明,缓解我国资源全面紧张的状况刻不容缓;同时,如同"知识经济"一样,"循环经济"已经融入中国主流经济概念当中,将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循环经济是知识经济的第一步。这个道理非常简单,就是在你还没有达到知识经济的时候,你必须现在就把自然资源用好。什么叫用好呢,就是高效率地利用。最高效率是什么呢,就是循环使用,不浪费,这就是最高效率的利用,也是从循环经济到知识经济之间的关系。党的十六大以后,胡锦涛总书记专门提出要把循环经济的理念,贯彻到区域经济产品生产和城乡建设之中,贯彻到各个领域之中,这个覆盖面就  相似文献   

12.
李文生 《活力》2006,(2):75-75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K·波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直到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潮流的90年代,循环经济才成为国家环境与发展政策的主流。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遵循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以经济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按照“3R”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实现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最小的环境代价获取最大的发展效益的一种新型经济生产方式。循环经济是将清洁生产和废弃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其与传统的经济有着非常显著的区别。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废物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即“线性经济”。在这种经济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式的、一次性的,通过不断地将资源变成废物,  相似文献   

13.
循环经济的边际效益与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人口多,资源产出率低,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资源的循环利用改变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有利于化解企业的资源风险,促进技术的升级换代,降低企业的边际成本,提高社会的综合效益。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知识经济的产物,是一种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实行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循环经济是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社会效益,从而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企业是实施循环经济的主体,要实现全社会范围内的循环经济生产模式,必须采取有效的激励和监督措施,充分调动企业的自觉性,从被迫走向自愿。 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矛盾现状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途径。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从多层面(国家层面、区域层面和企业层面)进行规划,各层面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化。但现实是,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却呈现出国家层面如火如荼,区域层面特别是企业层面淡然视之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王慧 《活力》2007,(1):42-42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从根本上消解了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  相似文献   

16.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倡导社会循环式消费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迫切要求,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循环经济的先导,只有重新构建科技创新体系,调整资源发展战略,同时开展广泛的国际间的科技合作,循环经济的发展才可能实现和维系。  相似文献   

17.
循环经济的本质是改造或调控现有的线性物质流模式,提高资源和能源的效率,形成资源和能源效率较高的物质循环模式。因此,在制定和发展循环经济政策和战略时,必须抓住其本质和核心内容,对经济活动的物质流进行分析,建立物质流分析账户,调控物质流动模式,实施物质流管理,优化经济结构,最终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8.
郭晓华 《活力》2008,(9):39-39
循环经济是近年来国际、国内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是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3R原则,把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生态可持续发展融为一体,使经济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黑龙江省地处祖国边陲,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和粮食生产基地、重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基地,  相似文献   

19.
论循环经济条件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循环经济概述循环经济是针对经济增长对资源和环境压力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条件,也是一种新的技术经济条件。涉及对污染治理的经济学问题、经济发展阶段与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与效率、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与社会公平、循环经济伦理与环境伦理等问题的研究。(一)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区别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20.
一、知识经济的特征及投入问题知识经济是联合国经合组织对经济发展趋势的描述.向全世界预示:人类即将步入一个以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和消费(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知识经济时代。所谓知识经济,就是知识成为经济的主导因素,处于中心地位,信息替代物质成为战略资源。知识经济以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作为首要依托,简言之,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里所讲的“知识”,指的是科学、技术、能力、管理等。知识经济既是对近数十年来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特征总结和概括,更是对未来发展作出的大致勾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