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资料显示,从2003年到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最高点是在2007年的第三季度,增长速度是14.4%,从第四季度起开始下降,到2011年第四季度,增长速度是8.9%。以中国的投资、消费、需求等数据作为例子判断,中国2012年的增长速度肯定低于8.9%。换言之,2012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比2011年低。与经济增速相对应的物流成本却一路上扬。  相似文献   

2.
"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总体呈现放缓的迹象,预计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维持在9.3%左右."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部宏观经济处处长王军表示. 事实上,数据显示,2010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1.9%,二季度10.3%,三季度9.6%,四季度9.8%,而在今年一季度GDP的增速为9.7%.从数据判断,自去年四季度开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逐渐放缓.  相似文献   

3.
《经济》2014,(9)
正最近一段时间来,世界对中国经济的前途引发了激烈的争吵。中国经济到底还行不行?国际评论界可谓泾渭分明,分为"牛派"和"熊派"两大阵营。"熊派"认为,中国经济有硬着陆的危险。他们的依据主要有:首先,一系列数据已经表明中国经济面临困境。一是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放缓。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自2011年起一直在下降通道运行。从2010年的10.4%,一路下降到2011年的9.2%,2012、2013年的7.7%。2014年上半年继续下滑到7.4%。各项分类增长指标也基本上处于下降通道。比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也逐月下降。二是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相似文献   

4.
国家统计局2012年7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1%,环比下降0.7%;上半年,全国PPI同比下降0.6%。而一天前,温总理在江苏调研经济形势时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虽总体平稳,但下行压力较大。为什么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放缓甚至下滑的趋势?笔者认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  相似文献   

5.
黄丽珠 《商周刊》2011,(16):33-33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既然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落后经济增长速度,表明通胀压力下的经济增长并没有真正实现让利于民。日前公布的一系列年中经济数据显示,上半年GDP同比增长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6%,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1.2%。而2010年GDP同比增长10.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8%,  相似文献   

6.
1.引言
  国际金融危机降低国内GDP指数,保“8”时代的终结国家统计局2013年1月18日上午公布的数据,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这是近十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最低的一年,也是最近2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排名的“倒数第二”。  相似文献   

7.
刘勇 《发展研究》2012,(10):42-48
2011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普遍放缓。从地区比较看,我国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连续第5年超过东部,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继续超过各省区平均水平,东西部差距继续向趋缓方向发展。从增长、总量和发展水平三大区域格局看,区域增长速度再次变为"远西部、大中部、新东部"排序格局,东西部增长速度差继续逆向扩大;区域经济总量继续呈"东部大、中西部小"格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继续呈"新东部和远西部高、大中部低"格局。2012年在世界金融危机继续深化,特别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继续发酵演变的情况下,我国区域经济可能继续趋缓,各地区增长速度大体在15.0%—7.5%之间;区域差距将继续保持"相对差距略有缩小、绝对差距扩速放缓"态势;2012年我国区域经济将呈现各地区经济增速继续有所放缓、一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使区域投资环境得到改善、经济和城镇化重点地区将呈现新变化等基本趋势,为保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良好势头,提出进一步制定和出台一些急需的空间规划、出台有利于中小城镇发展的经济社会政策、利用结构性减税的机会建立我国地区差异化税收体制、建立全国性生态补偿机制等若干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仙 《经济研究参考》2012,(55):63-70,82
2011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普遍放缓。从地区比较看,我国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连续第5年超过东部,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继续超过各省区平均水平,东西部差距继续向趋缓方向发展。从增长、总量和发展水平三大区域格局看,区域增长速度格局再次变为"远西部、大中部、新东部"的排序,东西部增长速度差继续逆向扩大;区域经济总量格局继续呈"东部大、中西部小"态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格局继续呈"新东部和远西部高、大中部低"态势。2012年在世界金融危机继续深化,特别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继续发酵演变的情况下,我国区域经济可能继续趋缓,各地区增长速度大体在15.0%~7.5%之间;区域差距将继续保持"相对差距略有缩小、绝对差扩速放缓"态势;2012年我国区域经济将呈现各地区经济增速继续有所放缓、一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使区域投资环境得到改善、经济和城镇化重点地区将呈现新变化等基本趋势,为保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良好势头提出进一步制定和出台一些急需的空间规划、出台有利于中小城镇发展的经济社会政策、利用结构性减税的机会建立我国地区差异化税收体制、建立全国性生态补偿机制等若干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数字     
《新经济》2013,(5):10
51.8%中国经济去年在第一季度获得8.1%的增速后,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持续放缓的影响下,经济增长面临着外部需求急速萎缩的下行压力。此后经济增速连续两个季度放缓,二季度以后的增长都在8%以下。到四季度才呈回升态势。全年取得经济增长7.8%这样的成绩,进一步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正  相似文献   

10.
亚洲开发银行于9月22日发布了《2004亚洲发展展望更新版》,其中对中国经济增长做了最新预测。中国经济今明年会放缓但消费将增长《2004亚洲发展展望更新版》显示,中国将在2005年克服经济过热现象,并有望实现“软着陆”。这份报告预测了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趋势。它预计,2004年中国GDP将增长8.8%,2005年将放缓到8%。预计2004、2005年中国CPI将分别上涨3.4%和4.9%。预计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差额占GDP的0.1%,2005年约占GDP的1.4%。  相似文献   

11.
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10月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长9.9%,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了2.3个百分点。有关专家指出,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放缓,可能会对中国的实体经济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受国际环境的影响,2008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预计全年为9%,而2007年的增长速度是11.9%,实际跌了近3个百分点.年度之间的落差之大,应当说震荡起伏非常剧烈.  相似文献   

13.
本刊编辑 《商周刊》2016,(Z1):20-21
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GDP增速为6.9%,是自1990年以来首次跌破7%。纵观整个舆论场,有关中国经济未来走势的判断基本达成共识,慢速增长成中国经济"新常态"。2016年1月19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中国2015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状况,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GDP增速为6.9%,是自1990年以来首次跌破7%。由于最近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困难论"的舆论发酵,对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0个方面的数据,不少媒体在相关消息的处理上突出了2015年中国GDP增长创下25年来新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经过2012、2013到2014年3年的7.5%保卫战,2014年增长速度将低于7.5%,2015年经济将继续减速到7%。经济增长速度处在明显的"换挡"阶段。这一减速换挡期称之为"新常态",即处于经济结构、体别和政策的持续调整阶段。"新常态"是新挑战,也是新机遇,通过减速期间加速体制改革和存量调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面转型。  相似文献   

15.
杜正艾 《经济月刊》2014,(9):122-124
最近一段时间来,世界对中国经济的前途引发了激烈的争吵。中国经济到底还行不行?国际评论界可谓泾渭分明,分为“牛派”和“熊派”两大阵营。“熊派”认为,中国经济有硬着陆的危险。他们的依据主要有:首先,一系列数据已经表明中国经济面临困境。一是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放缓。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自2011年起一直在下降通道运行。从2010年的10.4%,一路下降到2011年的9.2%,2012、2013年的7.7%。2014年上半年继续下滑到7.4%。各项分类增长指标也基本上处于下降通道。比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也逐月下降。  相似文献   

16.
王宫 《经济》2012,(5):102-103
今年4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速显著放缓,"硬着陆"的可能很小。另一方面,3月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出现小幅回升,主要受到蔬菜价格上涨影响,同时发达经济体普遍采用低利率的宽松政策,这也给未来通货膨胀带来隐忧。因此,我们认为尽管经济增长出现放缓,但是"微调"的宏观政策仍将持续,大范围宽松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17.
2008年5月30日,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PECC,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Council)在太平洋地区咨情报告中发表了关于亚太地区经济形势发展的预测.报告预计,在2008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普遍放缓,比2008年年初估计经济增长速度为4.9%减少1.2个百分点;通货膨涨率将达3.6%.  相似文献   

18.
《经济视角》2011,(8):3-3
2011年7月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东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承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1年中期)”如期举行。该论坛发布的报告归纳出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10个应注意的方面:一是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不会出现实质性放缓。投资维持高位运行、出口处于常态化区域以及“增长目标与民生目标的协同效应”,确保经济增长不会出现实质性放缓。  相似文献   

19.
"到2015年我国GDP将继续保持年均7%以上的增长速度,石油和化学工业仍将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 最新经济数据显示,4月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继续保持良好态势,产值和主要石化产品产量继续大幅增长;对外贸易增速明显加快;石油和化工市场总体平稳,产销基本顺畅,价格保持稳中上扬态势;行业投资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20.
2008年5月30日,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PECC,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Council)在太平洋地区咨情报告中发表了关于亚太地区经济形势发展的预测.报告预计,在2008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普遍放缓,比2008年年初估计经济增长速度为4.9%减少1.2个百分点;通货膨涨率将达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