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组织管理中,很多人都知道光环效应,与之相对的,则是魔鬼效应,同样,还有期待效应,鲶鱼效应等。  相似文献   

2.
郭飞 《经济学动态》2007,(10):71-75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隧道效应的含义、危害以及不同类型隧道效应之间的关系。接着概述了隧道效应发生的微观机制及相关的实证研究。其次介绍了支持效应的含义及相应的研究成果。最后简单分析了隧道和支持效应对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在微观经济学的消费行为理论中 ,商品的价格效应由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共同作用产生。正确地量化这两种效应 ,对理解互补商品的价格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一个特殊的消费者效用函数(XY=U) ,分析了在计算商品价格效用中一个易于发生但不易发现的错误 ,并给出了正确的结果和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日历效应(calendar effect)是指金融市场与日期相联系的非正常收益,主要包括季节效应、月份效应、星期效应和假日效应,它们分别指金融市场与季节、月份、星期和假日有关的非正常收益。  相似文献   

5.
通过构建就业变化的LMDI分解模型,测度了1990--2011年驱动中国海洋产业就业变化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与技术效应,对海洋产业就业变动的驱动机理进行分析,并研究了中国海洋经济与中国国民经济就业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海洋产业就业的变化是规模效应、结构效应与技术效应三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规模效应为正向驱动力,而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基本上为负向驱动力.因此,应做大做强海洋经济,完善产业结构,发挥科技补偿机制,统筹海陆发展,使海洋产业更有效地吸纳劳动力.  相似文献   

6.
从1998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尽管对遏制我国经济紧缩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体制转轨所形成的内生性紧缩效应以及由于我国积极财政政策本身的缺陷,如波及效应、联动效应、内耗效应使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绩效并未达到最优,需要通过相关的制度创新和完善财政政策操作手段来提高积极财政政策的绩效,有效提升我国内需,带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企业发生社会责任负面事件,对同行业受讯企业产生积极还是消极影响,一直是学者试图解析的重要问题。以蒙牛公司为例,利用单因素市场模型估计股票累积超额收益,探求企业社会责任溢出效应中传染效应与对比效应的主导性。研究发现:第一,资本市场会对发讯企业做出惩戒反应;第二,社会责任的溢出效应包括对比效应和传染效应,不同事件的溢出效应主导性不同,研究结果显示负面事件的对比效应更强;第三,对比效应较传染效应的作用期更长;第四,市场对不同事件、不同社会责任的反应在强度和性质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环境税的理论基础入手,回顾了环境税经济效应分析的几个有代表性的基本观点,认真分析了环境税经济效应传统分析中存在的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将"经济结构优化效应"和"国际贸易受益效应"引入到环境税经济效应分析当中,大大拓宽了环境税经济效应分析的研究视角,最后在环境税经济效应创新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环境税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贸易环境一般均衡模型对我国2011年相对于2003年出口贸易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将国民经济行业和海关产品分类一一对应归并为14个部门,在此基础上计算了2003—2011年各行业的污染密集度,发现2003年污染密集度最高的五个部门依次是非金属矿制造业、造纸业、非金属矿采业、金属矿采业、金属冶炼业,并且它们的污染密集度均大于80t/亿元。而2011年,这五个部门对环境的污染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研究同时也发现在出口贸易方面对我国环境影响的效应为正的技术效应、负的结构效应和规模效应,并且由于负的规模效应较大,从而使得出口贸易总的环境效应为负。在研究2004—2011年相对于2003年环境效应的变化趋势时发现:正的技术效应趋势一直在增强,负的结构效应和负的规模效应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而此三种效应叠加得到的环境质量水平一直在恶化。因此,我国应该采取积极措施调整出口产业结构,引进新的生产设备和新的生产工艺,从而在增大正的技术效应的同时降低负的结构效应与负的规模效应,进而改善出口贸易对我国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周新苗 《生产力研究》2006,89(6):122-124
文章运用我国1998年-2002年各省的有关经济数据,分析了国际技术外溢的溢出效应与竞争效应对我国工业部门R&D活动的影响。我们发现,国际技术外溢对我国工业部门R&D活动有正向的溢出效应和负向竞争效应,负向竞争效应比正向溢出效应表现的更为显著。研究还发现,国际技术外溢对不同所有制工业部门的溢出效应和竞争效应是不同的:它对我国国有工业部门的R&D活动有不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和显著的负向竞争效应,对我国三资工业部门的R&D活动有尽管不显著但表现为正的溢出效应和竞争效应。因此,国际技术外溢对国有工业企业R&D活动冲击较大,而以外商独资、三资企业为主的工业企业的R&D活动相对受益。最后,提出了促进国际技术外溢对我国工业部门R&D活动技术扩散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循环经济发展的乘数效应体现在:循环经济发展产生的和谐效应、引起的技术革命效应和思想启蒙效应。要保证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乘数效应能充分体现,应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政府、技术水平、人们意识的提高等方面寻求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技术创新氛围往往会对技术创新绩效产生很大影响,在由多个创新主体构成的产业集群中,这一影响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集群技术创新中的连带外部效应。连带外部效应有正效应和负效应,通过对这两种效应的分析,提出应控制负效应、强化正效应,从而形成有利的集群技术创新氛围。  相似文献   

13.
罗滢 《资本市场》2000,(5):17-20
<正> 我国经济正处于通货紧缩的状态,这已成为经济界的共识,但通货紧缩会对社会经济产生什么样的效应却很少有人论及。本文将从通货紧缩的产出效应和通货紧缩的分配效应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同时将对我国通货紧缩产生的政策原因进行剖析,力图通过对近年来某些宏观经济政策的些须反思,总结出防范与化解通货紧缩的经验与教训,并为提出更适合于我国国情的政策建议打下基础。通货紧缩的产出效应通货紧缩的产出效应主要研究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其核心是通货紧缩的财富收缩效应、通货紧缩的经济衰退效应和失业效应。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制度环境为背景,在不完全金融契约和激励契约并存情况下构建动态模型,围绕企业家最优努力水平考察债务契约的治理效应.本文指出债务契约发挥激励效应的条件,并指出债务契约具有对激励契约的替代效应,同时指出债务契约具有协调效应以及通过再谈判协调投资者与企业家利益的债务调整方式.  相似文献   

15.
劳动生产率是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和协调区域平衡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采用指数方法,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分解为纯生产率效应、鲍默效应及丹尼森效应,三种效应的贡献率显示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长主要是由纯生产率效应驱动的,2002年以后丹尼森效应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对比分析中国31个省份的纯生产率效应和丹尼森效应发现,东部地区省份的两种效应普遍高于其他省份。要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中部省份及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在保持纯生产率效应贡献度的基础上提高丹尼森效应,而西部地区的两种效应都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图结合本公司实际重点,从实施“名牌展品战略”产生激励效应、产品效应和科技效应等三方面作以探讨,希望能对产品质量得提高和企业经济机制的转变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17.
不同区域内部的价格分布的差异会干扰到边界效应的估计,即异质效应的存在。本文基于一价定律修正了边界效应模型,利用2004—2007年长三角和珠三角25个城市的六大类商品价格信息,估计了城市边界效应值并考察了城市边界效应的时间趋势。实证结果表明:考虑了异质效应能够有效降低不同地区价格分布差异的干扰,修正后的中国城市平均边界效应从45.9万公里下降至6.6万公里,且每年以0.2%的速度呈下降趋势。行政边界对城市边界效应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价值效应、绩效效应和治理效应三方面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主动退市的整体效应。价值效应体现为公司主动退市后,其换股和收购溢价以及股票的超额收益率均有所提升;绩效效应体现为退市存续企业的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呈上升趋势;治理效应体现为公司通过主动退市实现了整体上市、产业链整合和管控机制的强化。研究证实,我国上市公司主动退市制度初见成效,但公司主动退市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业绩不稳定和大股东侵占行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李斌 《时代经贸》2007,(8Z):11-12
物流是分工和专业化的产物。物流系统逐渐成为当今各企业、各地区乃至各国产业成长与结构调整中一个重要的价值增长点,是国民经济的动脉。本文先介绍了物流的概念,分别阐述了物流的空间效应和时间效应及其表现类型,并以一种物流路径的优化为例对其时空效应进行分析,最后以沃尔玛公司的物流配送为例提出了一些与物流时空效应转换相关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本文构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将公共支出结构对环境质量的综合效应分解为六个部分:技术效应、消费者偏好效应、经济规模效应、要素替代效应、预算效应和收入管制效应。理论分析发现,如果技术效应、消费者偏好效应收入和管制效应占主导地位,提高非经济性公共支出将改善地区环境质量。进一步基于地市一级的经验数据,文章检验了非经济性公共支出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提高非经济性公共支出显著减少了污染排放、改善了环境质量,并且该影响效应具有持续性。一个具体传导机制是:在技术、消费偏好和收入管制效应压力下,企业、政府和社会增加污染治理资金投入,污染治理力度的增强提高了环境质量。为了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政府的支出重点应该转向教育、科技等社会性服务领域,实现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