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理股票期权制在美、日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全 《商业研究》2002,(24):15-18
经理股票期权制是公司所有者赋予经理人的一项长期薪酬激励机制。美国是经理股票期权制的发源地 ,而日本的初始条件与我国相似之处。经理股票期权制在美国、日本的产生、发展的社会背景及现实条件对我国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职业经理人薪酬是近年来国内外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对职业经理人薪酬的实证研究进行了全面回顾,并对今后我国职业经理人的薪酬研究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尚秀芬 《商业研究》2006,(6):99-100
优秀的企业经营者是我国的稀缺资源,是企业发展的主导力量,我国市场经济正处于起步阶段,对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还不够完善,运用经济附加值的基本原理构建企业经营者报酬激励的模型,可以达到提高经营者报酬激励的有效性,改善企业管理和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风险企业的创业过程中,风险企业家和员工的人力资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创业的成败,然而人力资本具有非共生性,需要用一定的激励机制来共化人力资本于风险企业的价值之中。定量分析体现股票期权激励效果的因素,以边际激励效果因子大小为选择股票期权类型的标准,来比较标准的股票期权计划和基于业绩要求的股票期权计划所产生的激励效果,为风险企业采用高激励效果的基于业绩要求的股票期权计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高层经理股票期权机制将经理人员的报酬与公司的市场价值联系在一起,从而达到降低代理成本,增加社会福利的目的。目前国内关于股权激励问题的研究很多,但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特别是关于股权激励的定量分析。本文以经济分析法为基本研究方法,辅以实证研究的方法以高层经理股票期权为内容进行了分析,针对最优期权比例的确立进行研究,通过委托-代理模型分析方法建立最优股权激励模型,并对影响最优股权激励的因素进行讨论,提出建议,以促使股票期权激励制在中国达到应有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6.
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建国际上通用的期权定价模型,但这一模型应用于经理股票期权价值的确定却遭到越来越多的批判。针对经理股票期权的特征,文章拟采用“确定性等值法”束科学、合理地解决经理股票期权价值的确定问题。这将有利于股权激励机制的优化,从而达到最优激励效果。  相似文献   

7.
刘菁 《北方经贸》2002,(6):57-58
作为分配制度变革的股权计划 ,在发达国家运用已有近 30年的历史 ,并成为企业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下 ,股票期权计划这种长期激励机制吸引了越来越大的注意力。本文对我国在推行股票期权计划的实践中所产生的一些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信息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企业经营者和企业所有者之间的股票期权激励模型,利用Matlab数学软件计算出模型的数值解。明确其企业经营者风险类型对股票期权激励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产品市场竞争对经理层激励效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金岩  牛建波 《财贸研究》2008,19(3):95-104
通过对我国转轨经济条件下的产品市场竞争对经理层激励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并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的特征,对国有控股和民营控股公司中这种影响关系的差异进行系统比较。实证研究发现,只有当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超过一定水平后,产品市场竞争才会对经理层激励效果存在显著的正面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民营控股企业中比在国有控股企业中更强烈。  相似文献   

10.
双边议价框架内主导零售商买方势力及政府规制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双边议价框架内,外部选择价值决定纵向关系中交易双方各自的议价势力。规模以及作为产品进入市场的\"守门人\"角色是主导零售商自身所具备的影响外部选择价值的因素,是主导零售商买方势力的主要来源。在对称性寡头竞争的零售市场,主导零售商的买方势力产生有益的\"抵消效应\",而在非对称性寡头竞争的零售市场,主导零售商的买方势力可能产生有害的\"水床效应\"。\"水床效应\"既可能会加剧零售市场垄断化趋势,又可能损害消费者福利。因此,政府规制应高度关注主导零售商的市场兼并行为,高度关注主导零售商剥削中小供应商的行为,高度关注主导零售商过度低价促销行为。  相似文献   

11.
何乃飞 《商业研究》2004,(1):135-137
目前,股票期权作为一种企业激励制度在我国还属新生事物,缺乏相关的法律规范,具体实施中存在障碍。因此在分析股票期权制度发挥作用的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合我国的股票期权——基于EVA(经济附加值)的虚拟股票期权。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者激励与股票期权的市场约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现代公司中 ,因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 ,使对企业经理人员的激励成了制约公司发展中的重要内容 ;股票期权激励是西方市场上的一种典型的针对公司管理人员的经济激励制度 ,我国应分析这种制度的发展状况和在我国运用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约束 ,使其在我国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周琳 《商业研究》2003,(21):67-69
本着把期权思想应用于公司价值评估,分别运用二叉树模型和Black-Scholes模型计算公司价值,并对这一方法的应用价值及局限性进行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实施经理股票期权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理股票期权制是一种长期激励机制 ,实施这种机制有利于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 ,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然而平均主义观念 ,市场体系不完善 ,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 ,缺乏法律法规的保障等问题的存在 ,制约了经理股票期权的实施。应从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论民营企业如何留住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拥有人才的优势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但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在人才资源方面的劣势显得非常突出。企业虽用高薪和其他丰厚的条件来吸引人才,却不能在较长时间里留住人才。民营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采取合适的激励措施,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相似文献   

16.
创业投资家报酬激励机制的缺陷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素质的创业投资家是创业投资的灵魂,对创业投资家的激励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创业投资家的“分成”报酬激励机制进行了分析后,了解了在投资者最大化收益时,创业投资家所付出的努力水平没有达到投资者所希望的水平,所以它并不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只有通过期权和声誉激励方式来提高创业投资家的努力水平,才能使其两者目标效用函数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投资决策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于环境不确定而产生的动态投资管理的需要,因而,一种全新的投资决策分析工具———实物期权方法应运而生,在面对较大的环境不确定性情况下,实物期权方法则显得更为有效和科学。  相似文献   

18.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e study the pricing of American options on two stocks without expiration date and with payoff functions which are positively homogeneous with respect to the two stock prices. Examples of such options are the perpetuai Margrabe option, whose payoff is the amount by which one stock outperforms the other, and the perpetual maximum option, whose payoff is the maximum of the two stock prices Our approach to pricing such options is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ir stationary nature and apply the optional sampling theorem to two martingales constructed with respect to the risk-neutral measure the optimal exercise boundaries, which do not vary with respect to the time variable, are determined by the smooth pasting or high contact condition the martingale approach avoids the use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相似文献   

19.
股票期权激励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目标一致性和时期一致性。股票期权激励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动力保证。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又是股票期权激励效果的检验。在资本市场有效性程度不足时,企业推行股票期权激励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践效果会大打折扣。盈利模式市场化程度的高低以及股票期权激励体制的健全程度也影响着股票期权激励的效果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实现股份全流通和股权分散化,内部人控制问题得到强化,股东和管理层之间发生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从分析管理者效用函数出发寻求其最优努力的内解,通过股东建立的股权激励机制来约束最优努力解,寻求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解,分析结果显示,企业价值最大化由管理层努力产出弹性和努力成本弹性决定,并受企业的资源配置、赢利能力的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