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湖南智成化工有限公司是在广东中成化工有限公司并购湖南湘氮实业有限公司基础上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2003年12月25日挂牌成立,总资产17·5亿元.公司现有员工2500余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34人.  相似文献   

2.
《化工管理》2009,(12):8-11
曾经是驼铃声悠悠不断的古丝绸之路,正在变成一条能源新丝路。截至今年7月30日,中亚天然气管道单线和西气东输二线西段主体焊接已完工,西气东输二线东段已开工建设。  相似文献   

3.
张秀娟 《中国石化》2014,(10):98-99
<正>伴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扩张,牺牲环境换发展的模式已让我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环境污染与资源短缺并发,强调废物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成为当前社会的必然选择。而再生资源与生俱来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特征,是循环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亦充分体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明显符合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以塑料为例,2013年我国塑料制品产量为6188万吨,对废弃物的处理,多采用填埋和焚烧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4.
《化工管理》2010,(2):64-66
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行动,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截至2009年12月.主要发达国家已宣布的低碳经济发展计划的资金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美元,但目前全世界每年节能减排融资缺口仍高达1700亿-30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陈跃朋 《化工管理》2008,(11):57-58
山东华阳农药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阳集团)是以化学农药为主导,集科、工、贸为一体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公司始建于1966年,原名宁阳农药厂.1996年.组建山东华阳农药化工集团有限公司,2002年10月发行华阳科技A股股票并上市。  相似文献   

6.
安徽曙光化工集团作为一家以氰化物产品为龙头的企业,经过短短的十多年发展历程,由一个年产值仅千余万元、名不见经传的小型化工企业,快速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亚洲同行业中生产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氰化物生产基地。该企业在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互动方面的举措值得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郭飞 《中国石化》2012,(6):23-24
法产生并服务于经济发展,法律对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作用十分突出。绿色低碳经济,是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合称,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其  相似文献   

8.
<正>为进一步督促中央企业落实节能减排社会责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认真总结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基础上,日前,国务院国资委颁布了《中央企业节能减排监督管  相似文献   

9.
人物简介:吕英(1952-),女,河北清源人,高级政工师,现任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理事长,长期致力于推进煤炭工业循环经济的科学发展。21世纪初,"循环经济"是煤炭行业最耀眼的名词,并成为煤企重组转型后发展的"高级路线"。十多年来,我国煤炭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当前"循环经济"效果如何?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瓶颈制约?如何让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成为自觉行为?国家应该出台哪些政策助推煤炭循环经济的科学发展?2012年6月18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在北京举办了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论坛,中国煤  相似文献   

10.
2010年1月,电力节能发电调度经过一年多的试运行将率先在广东省投入正式运行。实际上,这一技术措施的实施,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引起了从发电侧、电网侧,到需求侧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让节能减排进入到良性循环之中。  相似文献   

11.
碳排放引发全球气候日趋变暖,促使世界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型,降低经济发展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依赖。在替代化石能源的低碳化的研发中,现代煤化工的作用不可小觑。积累30年的研发成果,我国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基多联产技术,  相似文献   

12.
王淑芬 《广西电业》2009,(12):17-18
工业柳州的发展离不开电力的支持.在柳州市全面实施二次创业及经济升级,城市转型之际,柳州供电局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构筑坚强电网,提供优质电能,推行品牌服务,帮助企业节能降耗,强力支撑了柳州经济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月21日,浙江省电力建设总公司的建设者从北京捧回了代表中国建筑最高水平的国家优质工程奖--鲁班奖。这是由该公司总承包建设的浙江长兴电厂四期工程继2003年度浙江省建筑工程"钱江杯" 和"2004年全国电力行业优质工程奖第一名"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2001年1月7日,总投资24亿元、装机2×30万千瓦的长兴电厂四期技改工程正式动工兴建,这是浙江省委、省政府在浙江经济迅猛发展、电力十分紧缺的背景下做出的战略决策。一个场地小、造价低、建设周期又短的工程,是如何在短短的4年时间内锻造出电厂精品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