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古至今,在我国农村地区土地与农民之间相互依存,土地与农民的一切基本权利息息相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农村的大量集体农用地被征,产生了大量的"特殊弱势群体"--失地农民。针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现状,分析现阶段国内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结合目前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结构不完整、保障内容不全面、保障资金筹集困难及保障制度缺乏法律保护问题,为了保障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之后的基本权益,政府需在建立合理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健全征地制度,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征地制度保障失地农民的基本权益。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趋势发展越来越迅猛,加剧了对城市周边土地的需求,农民失地也就成了一个必然。但是由于受到国家相关制度制约等因素,失地农民的权益也严重失衡,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因此,我国必须改革以往的土地产权制度、建立市场补偿机制、规范征地程序登记措施,同时因地制宜的构建相应的失地农民权益保护机制,才能促进失地农民的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土地征收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世界总是公平的,经济愈加繁荣的同时,也伴随着对失地农民权利的侵害,而这亦得力于土地征收制度。从维护失地农民经济利益视角出发,在我国土地征收过程中农民权益保障面临两个方面的制约:其一,征地补偿标准有待完善;其二,农民失去土地后的社会保障缺失。无保障则为权利,为更好完善失地农民的权益,需要在征收制度上着重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完善发放方式。另外,确保失地农民享有充分的社会保障也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4.
张东艳 《北方经贸》2014,(10):39-39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如何再就业已成为关乎农民生存和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从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的土地征用进度、征地安置方式、就业责任分担机制以及失地农民个人及政府和社会几个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从而有针对性提出了建立多样化安置制度、加强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及推进第三产业发展和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安置制度等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5.
鉴于在现行土地征收过程中,失地农民的补偿权得不到有效保护的情形,常常出现受偿主体缺乏监管和补偿内容忽略失地农民发展权的现象。构建土地征收补偿谈判权尤为重要,即通过被征地农民和征收主体或是征地受益人之间在土地征收过程中就土地征收补偿事项进行协商、谈判,确保失地农民充分将其需求向补偿主体表达清楚,进而明确补偿内容由生存权层面向发展权角度转变,力求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最大限度地保障失地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6.
翟龙源 《商》2015,(4):43
目前,我国有关农村土地征收补偿问题的详细法律法规尚未制定。根据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历史变迁,结合中原经济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分析当前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针对公共利益的界定、土地征收补偿不足以保障失地农民生活、征地过程中农民权利严重受损等社会问题,研究如何创新和完善现行土地征收补偿机制以及农民在征地过程中的权益,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贸导刊》2005,(19):18-19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然要大量征用农民的土地。如何保障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并让他们及时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这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2003年以来,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围绕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进展。一、加快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近年来,天津市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一直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征用农民土地数量也大量增加,1998—2003年上半年,农民被征用土地共17.56万亩,平均每年征地3.9万亩;失地人口12.15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25%。农民土地被征用后主要存在四方面问题:一是被征地农民就业难度…  相似文献   

8.
黄善明  黄敏 《现代商业》2011,(21):70-71
征地补偿问题是征地利益矛盾中的焦点问题。论文通过成渝两地调研,对农民征地补偿满意度进行实证分析,指出农民对于征地补偿制度的满意度与农民的家庭收入状况直接挂钩。因此,要缓解征地利益矛盾,需要探索土地征用补偿的多种模式,使补偿能在最大程度上与失地农民的收入产生持续联系。  相似文献   

9.
失地农民经济权益受损,直接表现为部分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下降、土地补偿费用拖欠和流失、土地增值财富被剥夺,其制度根源在于土地补偿原则不合理、补偿资金使用管理制度不科学、征地监管制度不科学、农民土地产权残缺,要保障失地农民经济权益就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失地农民数量增长迅猛。失地农民仅靠征地补偿费难以维持长远生活,由于征地制度的不完备、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民非农业技能较低等原因,导致很多失地农民不能顺利再就业,因此,失地农民也就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之一。有效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需要我们合理分析失地农民现状,完善征地制度,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提升农民自身素质,通过制定完善的就业措施来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1.
马祥玲 《商》2013,(13):357-357
一、现行土地制度的缺陷是农民利益受损的主要原因 1、现行征地补偿标准不科学。现行征地补偿标准只注重对农民当时的经济补偿,而没有考虑到农民失去土地以后将如何生存。失地农民需要面对的一个巨大困难就是如何顺利地农转非,尽快地成为城市居民。实际情况是在我国城乡二元制度的背景下,大多数被征地农民在经济上与城市居民存在巨大差距,而现行征地补偿标准并不能弥补这个巨大差距。在这种背景下,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失地农民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通过对失地农民整体规模和趋势的分析以及生活现状的调查,大多认为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征地补偿存在问题,但其根本原因是农民权益流失论、征地补偿制度缺陷论两种看法。应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现有征地制度;采取措施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  相似文献   

13.
土地是极其宝贵的自然资源,对农民而言,失去了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重要的收入来源,同时也意味看失去了重要的生活保障.通过了解呼和浩特市被征地农民的征地补偿、安置及对失地农民生活各方面的保障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呼和浩特市征地保障中农民自身和政府政策二方面现存问题,结合呼和浩特市的市情,提出切实可行的征地补偿和安置失地农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产生了失地农民这个迅速膨胀的特殊群体,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由于失去了赖以为生的土地,加之当前征地工作中的问题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失地农民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农民"。为维护失地农民权益,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建立完善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张国栋 《致富时代》2011,(12):41-41
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由征地引发的失地农民问题以及由此而来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该文从改革和完善当前的土地征用制度,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机制,加强对失地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为解决农民失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征地的趋势成为必然,而世代以土地为生存依据的农民,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保障.由于自身素质、体制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面临失地又失业,生活无保障的问题,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保护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必须使城市化与农民的就业矛盾得到转化与协调,寻求相应对策,真正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李丹 《消费导刊》2014,(8):69-69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大量的农业用地被征收,使得一部分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本保障。当农民从原有的土地中转移出来,而相关的征地补偿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没有配套的时候,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权益将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养老风险日益加剧。本文在分析了当前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完善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在制度适应的视角下.由于征地补偿制度,现行的户籍制度以及土地产权制度的问题,导致了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出现困难,因此应该相应改革或者改进现有的征地、户籍以及土地产权政策制度,确保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利益不被侵害.  相似文献   

19.
黄帅 《现代商业》2013,(2):284-285
伴随建设用地的迅速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土地,从而失去了赖以生存、发展和保障的物质基础。"土地换社保"政策只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基本生存问题,而诸如医疗、失业保障等关系到被征地农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并未列入"土地换保障"的范畴,可持续性生计体系的重构问题值得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20.
《商》2016,(3)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国家大量征用农民土地,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国家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本文围绕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论述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概念、建立的必要性、产生的问题、国内外的经验以及措施,旨在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