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清除过多淤泥对养殖生产造成的危害,改善水质,保护水体生态环境,笔者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就淤泥的危害及清除方法谈几点看法,供广大水产养殖户参考。一、淤泥的危害1.导致水体缺氧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有机物经细菌作用,氧化分解,消耗大量氧,往往使水体下层本来就不多的氧消耗殆尽  相似文献   

2.
<正>养殖池塘淤泥增多,底质恶化,易导致有毒有害物质增加,是造成养殖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因此,冬季清除养殖池塘过多淤泥,是高效养鱼的一项首要的工作,它直接影响着养殖鱼类的成活率、生长速度、产量和效益的高低。一、池塘淤泥的危害1.导致有害细菌大量繁殖。淤泥过多,底质恶化,有害细菌大量繁殖、水体中有害菌达到一定数量时,养殖动物就  相似文献   

3.
<正>池塘是鱼类和天然饵料生活栖息及生长的场所,也是各类病原体的贮藏场所。鱼池淤泥在养殖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适宜厚度的淤泥对池塘养殖是有益的,淤泥中含有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适合有益微生物与藻类的生长繁殖,有利于养殖池塘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养殖鱼类生长。但是,淤泥过厚容易使水质恶化,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因为过多的有机物会不断消耗水中的溶氧,造成下层水呈缺  相似文献   

4.
人们在搞水产养殖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造成养殖水体被污染,造成损失。有害物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有毒物质主要包括有机农药、氰化物、酚、砷、汞及其化合物和重金属等,这些毒物含量很低就可将鱼虾毒死。二、植物营养物指氮、磷、钾等植物所需的营养成分,其能促使池塘中浮游藻类大量繁殖,水体透明度下降,并能使水体缺氧,引起鱼类死亡。所以,池塘施肥要合理才对鱼有益。三、耗氧废弃物包括能被生物分解的天然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如亚硫酸盐、氨等。这些物质在水中氧化时,大量消耗水中溶氧,致使水体缺氧,恶化水质,造成鱼类死亡。四、油类物质…  相似文献   

5.
<正>养水先养底,一定厚度的淤泥能起到供肥、保肥、调节和缓冲池塘水质突变及净化水体的作用。如果淤泥过多,造成池水缺氧,会抑制鱼的生长,甚至引起死亡。因此,利用一年一次的池塘冬闲期进行改良和修复尤为重要。一、底质恶化的危害1.造成底部缺氧,增加氧债的发生如果池塘淤泥过多,底部有机质大量累积,经过微生物的分解,释放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消耗大量氧气,造成缺氧,引起鱼类浮头,甚至泛池。  相似文献   

6.
<正>高效养殖池塘冬季清淤,是渔业生产上首要的工作措施,它直接影响着养殖鱼类的成活率、生长速度、产量和效益的高低。一、池塘淤泥的危害1、池塘淤泥淤积使池塘深度变浅、存水量减少、鱼类生活水体缩小,载鱼量下降,直接影响养鱼产量。2、造成池塘水体严重缺氧浮头。由于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夏秋高温季节,有机  相似文献   

7.
<正> 为了能使池鱼安全越冬,在寒冷的季节,对池鱼的管理必须做到“十防”: 一、防越冬池淤泥过多。越冬池内淤泥厚度一般保持在20cm左右。若淤泥过多,有机物在分解时会大量消耗水体中氧气,使二氧化碳急剧上升,鱼类呼吸困难,影响代谢,造成大批死亡。因此,鱼类越冬池的淤泥不能过多。  相似文献   

8.
<正>池塘的淤泥是池塘养殖过程中残饵、鱼类排泄物、死亡的生物及流入的泥沙沉积于池底形成的。一般来说,池底保持一定厚度的淤泥,不仅可提供养分,稳定水质,而且有益于底栖生物及鱼类的生长繁殖。但淤泥过厚会给养殖水体带来极大危害:一是使池水变浅,减少鱼类活动空间;二是淤泥中含有大量有机质,其分解过程中会消耗水中大量溶  相似文献   

9.
<正> 1、有机物的污染:主要是城市生活污水及工业废弃物、废水等。城镇的污水中含有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物质,这些物质在养殖水体中能被生物分解为天然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为氨基酸、脂肪酸、糖、甘油等化合物。还有一些无机物,这些物质在水中氧化时,需消耗水中大量的溶氧,致使水中的溶氧降低,当溶氧不足时,一些有机物就与还原产物亚硝酸盐、氨、  相似文献   

10.
<正>1.苗种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1鱼种放养前严格清池池塘淤泥过多,使池水变浅,水体空间变小,削弱了池塘保肥、供肥和调节水质能力;淤泥中大量的有机质,氧化分解消耗大量溶氧;有机质在细菌作用下分解产生氨毒,抑制养殖生物的生长;淤泥中有很多寄生虫和致病微生物,当水质变坏、酸性增加、环境恶劣时,生物机体抗病  相似文献   

11.
<正> 一些中小型水域和池塘中,越冬鱼种死亡率较高。使鱼种数量减少,影响来年成鱼养殖,给渔业生产带来经济损失。为此,就鱼种越冬期死亡的原因及对策,探讨如下:一、鱼种在越冬期间死亡的原因1、水体严重缺氧。到了冬季,水体会严重缺氧。这是因为水中浮游植物量少,光合作用减弱造成氧的供求失衡,产氧量小于消耗量;二是水体由于投饵、施肥及鱼类代谢废物积累;有机物多,大量消耗氧气;三是水中鱼种放养密度过大,引起缺氧;四是池塘保水性差,水位严重下降,造成缺氧。  相似文献   

12.
<正>一、鱼塘淤泥过多的危害。①养殖鱼类产量低。由于淤泥增厚增多、池底抬高,造成池塘的水体容量变小,池塘水温变成增大,饵料生物的产量就会不稳定病随之减少降低,这些都不利于密养高产。  相似文献   

13.
<正>众所周知,轮虫是水产养殖动物优良的开口饵料,可轮虫对养殖生产所造成的危害,却没有太多报道。现对其造成的危害、造成危害的原因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轮虫对鱼类的危害及鉴别诊断1、危害。轮虫大量繁殖会使水中溶氧迅速下降,水中藻类、轮虫会因溶氧不足而大量死亡,使得水产养殖动物由于水质严重恶化而发生死亡,对渔民造成损失。溶氧较低时,一些鱼类(淡水白鲳、鲢等)会摄食水边的轮虫,使水产养殖动物吃食不好、溜边、浮头。轮虫摄食大量藻类,藻类生长不盛,会使水体中初级生产力大量减小。  相似文献   

14.
<正>池塘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生产,由于死亡的生物体、鱼类的粪便、残饵和有机肥料等不断积累,加上池埂、池坡的坍塌,在池底淤积成厚厚的淤泥,很容易造成水质恶化,既破坏了养殖水体的生产能力,又对水产品的质量造成影响。实践证明,养殖池塘淤泥增多,底质恶化,导致有毒有害物质增加,也是造成养殖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所以清除养殖池塘过多淤泥是池塘改造不可缺少的一项工  相似文献   

15.
<正>鱼病的生态预防是按照养殖鱼类的生态习性和鱼池水体环境的生态特点,根据鱼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来防止鱼病的发生,抑制鱼病的发展,直至消除鱼病的方法,它是传统养鱼方法和现代生态科学知识的有机结合。一、改善水体生态环境,消灭和抑制病原。改善水体生态环境是预防鱼病的基本前提,包括改善底质和水质两个方面。首先必须清除池底淤泥。淤泥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源,又是病原体的藏身之处,其中还含大量有害物质,在缺氧情  相似文献   

16.
稳定性二氧化氯对养殖池水中蓝藻的杀灭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一部分蓝藻能对水产养殖业造成较大的危害,如红海束毛藻(Trchodesmiumenhroeum)大量繁殖时,能形成有臭味的赤潮。由于这些蓝藻死亡后分解产生的毒素能导致养殖动、植物的大量死亡,造成严重危害。淡水蓝藻大量繁殖时形成水华,不但大量消耗养殖水体中的氧气,而且释放的毒素对淡水养殖动、植物也有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正淤泥是造成池塘尾水排放超标的重要始作俑者,既污染了环境,又提高了尾水治理成本;淤泥还给清塘、消毒、捕捞等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甚至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在天气变化时引起水体对流,容易引起泛池,造成规模性死鱼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正>一、低温或寒潮天气有哪些危害?1.早晚温差大、光照弱,水温低、藻类因环境变化应激倒藻;2.藻类产氧能力低,水体溶解氧减少,水体自净能力下降,水体通透性差,水体易混浊;3.水面温度低,上下层水体易产生强对流,溶解氧会因分解水体中污染有机物而大量消耗,底部因溶解氧减少而形成"聚毒层";4.由于溶解氧急剧减少,对虾免疫力降低,活力差,容易被病菌、病  相似文献   

19.
<正>鱼池的泛塘现象是由于水中缺氧造成的。在夏天,日照强烈,鱼池水温随之升高,池底各种有机物、水生动物和养殖鱼类急剧消耗水中的氧气,使得整个鱼池水体的溶氧量大大降低,最后导致泛塘;如果天气阴雨连绵,光照条件差,鱼池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降低,水体中溶氧的补给来源锐减,也会发生泛塘;此外,水质过肥、老化、营养物质过剩或者恶化而导致水体中溶解氧偏低也会引发泛塘。一、预防泛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一、鱼鸭混养的优点1.鸭子可以为鱼塘水质增氧。鸭群在池塘中嬉水击起浪花,有利于增加鱼塘水体中下层的含氧量。2.鸭吃剩下的残饵可以为鱼类提供饲料。鸭粪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未被消化吸收,它可以培育水体中的浮游生物,间接提供鱼的铒料。鸭群不断的潜入水中捕捉食物的运动,促进池塘底部淤泥中有机物的分解,加速有机碎屑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