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单位负责人、财会人员素质较低,会计管理体制存在问题。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相关制度规定本身不完善,会计监督体系不健全等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是极大的。预防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主要包括:明确单位负责人的责任、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实行会计委派制、完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相关制度规定、净化会计业务环境、完善会计监督体系等。  相似文献   

2.
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造假猖獗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会计监督职能的弱化,导致会计监督职能弱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思想认识的偏颇,法律依据无力,企事业单位领导的认识存在误区,部分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不高等,解决这个问题应加强理论研究,完善法律法规建设,提高企业,事业单位领导人的财会知识水平和思想认识水平以及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强化职业道德管理。  相似文献   

3.
会计委派制是针对会计监督薄弱,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采取的一项会计管理制度改革措施。会计委派制作为强化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会计人员管理的重要制度,对我国会计监督机制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完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会计信息失真,会计造假已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成为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会计人员法治观念淡薄、企业内部控制不完善不健全,是产生企业会计造假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监督机制不完善也为会计造假提供了温床.因此,强化法制观念,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会计监督,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是防止会计造假、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会计信息失真是近年来较受关注的话题,会计信息失真已降低了社会公众对会计信息发布者的信任。文章就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方面进行分析,提出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必须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加强会计监督、健全会计监督体系及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6.
影响会计行为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目前众所周知的社会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在美国这个经济发达的国家也不例外,众多的会计学者、专家、会计工作人员纷纷发表文章,就此进行了各种角度的分析和探究,对会计信息失真原因的认识,亦是见仁见智,归纳起来,既有制度层面的,如:企业产权不明晰,会计制度不协调,也有执行层面的,如:会计监督不力、会计处罚力度小、会计人员个人认识的不确定性等。如笔者认为信息失真主要根源在于人,在于会计人的行为因素,本文即从分析影响会计行为因素入手,运用人学相关理论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措施,以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恶性膨胀。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在于:企业领导对会计工作的认识存在误区;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监督体制不完善,执法监督力度不够;会计信息系统不健全;同时,会计理论与方法也有缺陷,会计准则以及会计制度也不完善。因此,应提高企业领导的法律意识和会计认识,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完善会计监督机制,尽快制定与会计电算化有关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规范会计准则的制订,加强会计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会计信息失真危害极大,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对策是:提高企业领导和会计人员的素质,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外部监督的力度,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建设。  相似文献   

9.
会计信息失真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很多。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是:加强会计法规建设;强化会计监督;努力提高会计人员和企事业法人代表的会计法规意识和业务能力;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会计信息质量标准,并以此为出发点,提出了从完善会计法规建设,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审计监督,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等方面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1.
单位领导人法制观念淡薄、会计人员素质较低、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外部监督不力、法律不健全等原因造成会计信息失真。治理的对策是完善会计管理体制、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外部监督、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会计法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2.
会计信息失真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采用多种对策进行综合治理:依法治假;抓原始凭证;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和会计管理制度;强化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3.
会计信息失真是由于会计法规不健全、执法不严,缺乏有效监督机制和会计人员素质与职业道德水平不高等原因造成的.笔者认为完善法规建设,严格执法,建立健全"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提高会计人员的地位、素质和职业道德,形成合理业绩考核体系,是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会计委派制就是各级会计管理部门直接将会计委派到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监督和财务管理。其主要目的是改善会计人员依法进行核算和监督的外部环境,使之不依附于本单位,独立地行使权力,避免因人为因素而产生的会计信息失真等情况。  相似文献   

15.
会计信息失真是由于会计法规不健全、执法不严、缺乏有效监督机制和会计人员素质与职业道德水平不高等原因造成的,笔者认为完善法规建设、严格执法,建立健全“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提高会计人员的地位、素质和职业道德,形成合理业绩考核体系,是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会计诚信缺失的制度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罗栋粱  王涛 《新智慧》2005,(2):20-21
我国将会计信息失真划分为合法性会计信息失真和非法件会计信息失真、人为会计信息失真和非人为会计信息失真等。对于会计信息失真,公认的原因是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不完善、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等。但在发生r令人震惊的安然、世通事件后,人们发现即便是市场经济最为发达的美国,在拥有较完备的会计理论、会计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条件下,也会出现严重的会计造假、会计欺诈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会计信息失真是整个会计界的诚信问题,也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会计信息虚假问题令众人困惑,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不少同志认为会计监督乏力是最为关键的原因,而会计监督不力又被认为是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不适。1998年1月中纪委二次会议提出,“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在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进行会计委派制度试点。...  相似文献   

18.
会计信息失真,既与会计自身的特点、会计反映对象的内容和会计政策的制定执行有关,也受法人代表职责权利关系、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社会对会计约束力所影响.根除会计信息失真的有效途径在于完善会计法规体系,加大会计信息的双重监督,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严格检查、监督会计违规行为.  相似文献   

19.
单位领导人法制观念淡薄、会计人员素质较低、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外部监督不力、法律不健全等原因造成会计信息失真。治理的对策是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实行会计委派制;强化各种监督机制;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建设。  相似文献   

20.
会计信息是现代会计理论中的一个基本范畴,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情况严重,这不仅影响到企业自身形象,也干扰了社会主义经济秩序。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素质和加大外部监督力度等多方面入手,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