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袁维海 《技术经济》2005,24(9):25-28
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是一种长期投资,需要有远见卓识的决策,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和代价,甚至承担很大的风险。现在我们很多产业尽管经济规模得到了迅速壮大,但技术一直是中国大多数企业的“软肋”。缺乏核心技术优势的中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明显缺少底气,核心技术的缺乏,成为国内企业全面参与全球竞争的桎梏。因此,肩负起技术创新的“主体”使命,是我国企业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
跨国公司相比一般东道国企业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这就构成了其海外投资和全球竞争的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和全球技术创新步伐的加快,跨国公司R&D的国际化趋势增强,其全球R&D的管理方式不断完善,从而为跨国公司发挥技术优势营造了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如需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具备持续创新和变革的能力,创新管理已经越来越成为企业的第一要务。当今世界,全球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经济和科技实力的竞争,创新管理日益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科技竞争力的关键。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创新的速度明显加快,企业的技术创新以渐进性创新为主转变为以技术的不连续性和断层性为主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4.
为了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进行技术创新,以获取或维持竞争优势。而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作为企业重要的战略决策,对于技术创新的成败有重要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基于此,本文从技术特性和创新模式的分类出发,分析了不同技术特性对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不同影响机理,指出对应于不同程度的技术复杂性、技术不确定性以及技术隐含性,企业创新模式的选择会有所差异。此外,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命题假设,构建了概念模型,认为技术复杂程度越高,企业采用合作创新的倾向越明显,而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的可能性越小;技术隐含性越高,企业采用合作创新或自主创新的倾向越明显,而模仿创下了的倾向越低;技术不确定性越高,企业越倾向于选择合作创新。  相似文献   

5.
当今时代,知识经济与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建立高科技企业已经成为新世纪企业竞争与发展的重要战略。未来企业技术创新速度加快,层次变高,要求更严,技术创新的理念则不断更新。研究世界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可以清楚地看到,世界顶尖企业的技术创新六大理念正产生着?..  相似文献   

6.
技术进步是长期经济增长的源泉,技术进步偏向是资源要素配置特征的一种表现,考察中国工业技术进步偏向特征及其成因,对于优化技术创新模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引入要素价格扭曲和技术创新模式这两类指标,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构建了中国工业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因素体系.结果显示:现阶段中国工业的技术进步方向为资本偏向型,这将对收入分配和产业升级造成不利影响;近年来中国工业的要素价格存在负向扭曲,且扭曲程度并未得到有效遏制;技术进步偏向和要素价格扭曲程度均受到行业要素密集度的影响;要素价格扭曲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导致技术进步偏向资本,其中技术创新模式发挥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重为23%,可见引进型技术创新模式会加重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因而,积极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优化中国工业技术进步方向的必由之举.  相似文献   

7.
王正  王必好 《技术经济》2020,39(11):1-9
技术进步有着渐进式和跨越式两种实现方式,分别是由 R&D 经费投入和产品加工制造程度深化引起的。理论分析重点是两种不同技术进步方式的驱动力量、差异化路径、增值效应及其影响程度。实证研究以全国投入产出调查中 6 个产业为对象,选取 R&D 经费投入、中间投入和新产品产值等指标进行计量分析,理论假设得到验证。本文研究认为,深化产品加工制造程度推动跨越式技术进步,技术水平快速提升,要素配置比例持续优化,高效集约利用要素投入。延伸技术内涵促进技术进步发生跳跃升级,形成更大的技术进步空间。而增加 R&D 经费投入实现渐进式技术进步,放缓技术进步速度,难以保持着最优技术创新效率,出现一定程度耗散,其增值空间日益收窄。  相似文献   

8.
动态的市场环境大大缩短了企业技术优势的存续时间,给基于技术创新的持续竞争优势提出了严峻挑战。着力探讨动态环境中,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如何构建持续竞争优势。首先,在持续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技术竞争优势的构建模式;其次,从技术资源、技术能力和技术创新3个驱动因素深入分析和探讨技术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最后,讨论不同产业类型技术创新的战略重点及其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9.
公共财政政策与技术的创新和扩散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是“蛙跳式”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技术和知识是公共品,其生产也具有高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政府公共财政应在引导和支持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当前中国应改革政府预算制度,确定科学的财政支出范围和结构,加大R&D投入,并通过税收优惠、政府采购、加速折旧等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企业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5,(12)
技术创新是企业应对市场竞争、获取和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作为企业重要的战略决策,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文章在对创新模式内涵界定以及分类的基础上,从技术特性和策略动机两个维度,分析了不同的技术特性和策略动机对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指出对应于不同的策略动机和技术特性,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基于技术创新能力系统构架的中小企业技术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能力是由相互处于互补关系的技术研发能力、配套产品开发能力、市场扩张能力、品牌建设和维护能力、售后服务能力、适应性学习能力、自我改进能力、合作能力和社会资源调动能力组成的一个系统性能力集合。从分析技术创新能力的系统性特征及其对技术创新成功的影响机制入手,探讨了其对中小企业技术发展战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动力作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区域间技术收敛是实现区域间经济收敛的必要条件。文章从经济增长理论中技术进步的分类出发,剖析了外生与内生、体现式与非体现式、资本偏向和劳动偏向等概念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给出了技术收敛的测度指标体系。文章认为,当前关于技术内生和外生的研究并没有与技术进步的"体现观"结合起来。新古典增长理论中所指的技术进步主要是非体现式的技术进步。内生增长理论中的体现式技术进步主要是体现在资本或劳动力中的技术进步。所以,技术收敛的分析应该在经济收敛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体现在资本和劳动力中的技术和没有体现在要素中的技术,建立相应的测度指标体系。这种测度技术收敛的方法与一般性的技术收敛测度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对相关的产业技术政策、人力资本流动政策以及产业转移等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企业吸收能力理论,提出“技术交易投入—产业间技术融合程度—产业间技术融合绩效”理论框架,构建产业间技术融合数理模型,论证技术交易投入通过提高产业间技术融合程度进而提升产业间技术融合绩效的传导机制。利用2012-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生物农业产业和航空装备产业96家上市公司专利数据和财务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技术交易投入、产业间技术融合程度和产业间技术融合绩效三者间关系,发现增加技术交易投入能够提高产业间技术融合程度,进而提升产业间技术融合绩效。 该结论有助于丰富产业间技术融合理论研究,为产业间技术融合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We reconsider the notion of technological trajectories by means of a detailed case-study of the evolution of tank technology between 1915 and 1945. We us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of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how they map into specific service characteristics. We find that, despite the existence of differences in technical leadership, tank designs of different countries show a high degree of overlap and closeness along a common technological trajectory. In the conclusions, we speculate on whether this pattern can be explained by common heuristics that influenced the rate and direction of design activities or by doctrinal viewpoints influencing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tanks in the battlefield.
Alessandro NuvolariEmail: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将中间产品生产厂商的技术投资选择引入罗默三部门内生增长模型中,构建了一个基于水平创新的技术进步模型。运用该模型对技术追随国技术赶超中厂商的技术投资选择与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型的问题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技术赶超过程中经济运行的路径要经历模仿、创新两个均衡点。厂商利润为正时会进行技术投资,而厂商的技术投资选择模仿或者是创新会影响经济能否顺利跨越模仿陷阱而跃迁到创新均衡点。经济中能影响厂商技术投资选择的内部和外部因素都会对跨越模仿陷阱产生相应的作用;技术赶超国应该积极地提高企业的价值,提高技术知识储备和高人力资本的储备,同时还要大力建设国家的创新能力为企业创新营造一个好的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16.
行业技术轨道变化频率的不同造成了技术生命周期更迭频率的差异,因此导致创新机会分布的差异。技术轨道变化相对缓慢的行业,创新机会的把握较多取决于资源积累能力;而技术轨道变化较快的行业,创新机会的把握较少取决于资源积累能力,而较多取决于企业学习能力和创新环境支持。就这种创新机会的不同分布特征进行了论述,并进行了相应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技术会聚备受关注。基于美国专利商标局授权的2 025项中国专利数据,利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探讨组织机构技术会聚程度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并引入技术知识成熟度和技术知识流动性作为调节变量。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机构技术会聚程度与其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组织机构技术知识成熟度削弱了技术会聚程度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组织机构技术知识流动性削弱了技术会聚程度与创新绩效间的关系。研究结论可为组织机构提高创新绩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One of the key features of our economies consists of the coexistence of different technologies supplying similar products and services. We often observe that an old technology is improved when a new one appears; behind this process of improvement often lies an intentional research activity. There thus begins a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two technologies whose performances are improved via R&D. We focus our attention on this competition process and supply a formal model, based on the optimization of R&D expenditure of both technologies, which can describe the dynamics of the delayed overtaking of the new technology over the old one.  相似文献   

19.
Technological diversification, complementary assets, and performanc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ost research on technological diversification or complementary assets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isolation when assessing their effects on performance. In this study, we posit that technological diversification and performance are positively linked and that specialized complementary assets have a moderating effect on this relationship. This study also finds that different specialized complementary assets have distinctive moderating effect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ical diversification and performance. We conclude that maintaining a coher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ical diversification and specialized complementary assets give firms generates competitive advantage.  相似文献   

20.
提高城市技术创新能力是构建创新型国家的关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测算了全国18个重点城市技术创新的总体效率、纯技术效率和纯规模效率,进而辨析其达到DEA有效的改进方向。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提升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