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新生代员工组织政治知觉为前因变量、以心理契约破裂为中介变量,研究其离职倾向.首先,通过文献回顾和理论推导构建了组织政治知觉、心理契约破裂、领导一成员交换关系对新生代员工离职倾向发生影响的理论模型.然后基于对483名新生代员工的问卷调查,考察了组织政治知觉对新生代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并检验了领导一成员交换关系的调节效应以及心理契约破裂的中介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生代员工组织政治知觉和心理契约破裂显著影响离职倾向,心理契约破裂在组织政治知觉和离职倾向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在组织政治知觉和心理契约破裂、心理契约破裂和离职倾向中均起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杜涛 《价值工程》2012,31(24):147-149
人力资源的严重流失已逐渐成为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而导致员工离职的关键原因之一又是员工对组织的心理契约发生了违背。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公平的薪酬制度、尊重员工、注重员工的个人发展等因素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员工的心理契约。因此,组织通过构建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尊重员工、为员工建立有效的沟通平台以及为员工提供事业发展的空间等措施可以有效地维护员工的心理契约。  相似文献   

3.
员工离职会给企业造成人力资本投资损失和人力资源重新配置成本。因此,员工离职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是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认为,员工的离职倾向及离职行为与心理契约违背的积累和员工对其感知有关,心理契约的建立与维护以及心理契约违背后的人力资源管理补偿措施,对于员工的离职倾向和其他消极行为消除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企业技术开发》2016,(24):117-119
员工与企业之间存在经济契约,同时更存在着心理契约。心理契约含义可总结为组织和员工双方对各自责任义务的感知,与经济契约相比,心理契约具有主观、隐性和动态等特征,它成为了影响员工对组织态度和行为的决定因素,其作用直接影响员工工作绩效、工作态度和离职倾向,影响企业的健康、长远的发展。因此,文章从心理契约的角度来研究如何激励技术型员工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对某施工子公司技术型员工流失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技术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角度出发提出激励策略,以期为了解员工心态、有效激励员工、提高员工满意度、改善企业管理方式提供一点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组织政治氛围对新生代员工的离职倾向具有促进作用,会提高其政治知觉,降低其自我实现需求,阻碍其职业成长。在面对组织政治氛围带来的负面影响时,由于新生代员工与组织价值观难以匹配,造成其心理契约破裂,进一步加大了组织政治氛围的不良影响。伦理型领导应积极治理组织中的政治氛围,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加强双向沟通并了解新生代员工的职业成长需求,培育健康的人际关系,发挥好伦理型领导的标杆作用,营造良好的组织工作氛围,降低新生代员工的离职倾向。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探讨了心理契约破裂感、情感承诺、离职意愿和主管忠诚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情感承诺中介心理契约破裂感与离职意愿和主管忠诚的关系,心理契约破裂感是透过情感承诺对离职意愿和主管忠诚产生作用的。研究结果对于减小心理契约破裂感的消极影响,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企业80后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工作倦怠、组织支持感与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首先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最后采用层次回归的分析方法考察组织支持感的调节作用.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工作倦怠与离职倾向显著正相关;组织支持感与离职倾向显著负相关;企业80后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对其离职倾向具有较好的正向预测作用;企业80知识型后员工感知到的组织支持感对其离职倾向具有较好的负向预测作用;组织支持感在工作倦怠和离职倾向之间起到了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组织发展的关键,潜藏于"人"身上的资源,在于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对组织的认同。员工自愿离职是指员工主动离开企业的过程。对企业而言,过高的离职率会给企业带来严重成本负荷和使企业竞争力下降。离职倾向是判断员工离职行为的最佳指标。研究离职倾向应把重点摆在员工退缩过程的心理层面(如工作满意感等),为此,本文运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样本检验员工满意感与离职倾向相互关系,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上海12家民营科技企业538名员工的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建模的实证方法探讨了心理契约破裂(PCB)对员工工作绩效和离职倾向的影响,及领导部属关系(LMX)在心理契约破裂和工作绩效、离职倾向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PCB通过LMX的中介作用负向影响工作绩效,正向影响离职倾向;(2)LMX在PCB和工作绩效、离职倾向的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的大小分别为34.4%和50.2%。  相似文献   

10.
心理资本指个体所拥有的积极心理资源,其构成部分包括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坚韧性.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心理资本与员工的主动离职呈负相关;性别在员工的主动离职倾向上的差异不显著;职位在员工的主动离职倾向上的差异显著.根据心理资本的投资性和收益特性特点,要减低员工的主动离职倾向,企业和个人都可以通过特定方式进行心理资本的投资与开发.  相似文献   

11.
如何面对员工的流失,尤其是人才的流失,成为众多企业不得不考虑的一个战略问题。要解决人才流失的难题,关键在于抓住人才流失的原因进行对症下药。目前,已有许多文献对员工的离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许多离职模型,分析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本文从现有的研究成果出发,结合心理契约的相关理论,尝试从心理契约的角度完善离职模型。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广西桂林市生产制造企业167名员工进行调查,研究工作嵌入、组织支持感及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后发现,工作嵌入对组织支持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作嵌入、组织支持感对离职倾向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组织支持感在工作嵌入与离职倾向的关系中发挥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核心员工在为企业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在简要介绍了心理契约理论和核心员工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心理契约对核心员工招聘、培训、激励、离职的影响,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核心员工的管理策略。加强心理契约的全过程管理,使心理契约始终保持平稳、有效,能够有效提升核心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避免核心员工流失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科技创业园区15家小微型科技企业556名员工的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建模的实证方法探讨了领导部属关系(LMX)对心理契约履行(PCF)的影响,以及通过心理契约履行的中介作用对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产生影响.结果表明:(1)LMX通过PCF的中介作用正向影响工作满意度,负向影响离职倾向;(2)PCF在LMX和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的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的大小分别为48.82%和33.96%.  相似文献   

15.
大量研究表明,组织公平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工作士气与积极性。目前,企业面临员工忠诚度低、流动性大的现象,严重制约和威胁企业的发展。文章旨在探讨组织公平与员工离职倾向的关系,并讨论组织承诺的中介作用。研究采用了"领导—下属配比研究"方法,设计针对领导和针对员工两种问卷,针对来自吉林、北京、上海的12家企业,涉及房地产、药品销售、物流等多个行业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公平各维度对离职倾向均有很强的预测作用;组织承诺在组织公平与离职倾向间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国企单身员工就薪酬公平感、主观幸福感及离职倾向三方面进行了实证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薪酬公平感量表得分在工作年限及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主观幸福感量表上,文化程度、工作年限及性别各维度都没有显著差异。在离职倾向方面,男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文化程度、工作年限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薪酬公平感与主观幸福感及离职倾向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  相似文献   

17.
知识员工组织支持感对离职倾向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组织支持感和组织承诺为切入点,运用实证对石家庄地区知识员工的离职倾向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组织支持感显著影响离职倾向:组织承诺显著影响离职倾向:在提示组织承诺中介作用的基础上,组织支持感影响离职倾向的直接效应大于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8.
作者调查了669名中国员工的分配公平、程序公平、组织承诺和离职倾向,使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对离职倾向的影响,结果发现(:1)分配公平对离职倾向有显著影响,其中包含直接影响和经由组织承诺而产生的间接影响(;2)程序公平对离职倾向的影响几乎为零(;3)组织承诺对离职倾向有显著的影响。文章对上述结果从多视角进行了解释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择 SG 公司进行个案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发现研发员工对心理契约的感知与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存在密切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心理所有权是个人感觉某个目标物或其中的一部分是自己的一种状态.文章运用实证研究了心理所有权与员工主动离职关系;验证了员工心理所有权与离职倾向呈负相关;离职倾向在人口特征统计变量差异不显著.组织应努力提高核心员工的心理所有权水平,进而提高他们对组织的自我认同感,提高工作绩效,降低核心员工的主动离职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