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城镇在农村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发展小城镇对于推动我国农村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解决农村发展中出现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耕地建设等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 在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只有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和途径,才能做到小城镇的建设与土地合理利用两者的有机协调,为小城镇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小城镇是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与大中城市的发展统筹考虑,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合理布局,使其协调发展. 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是搞好小城镇建设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工作.编写规划要坚持高起点,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与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规划相协调、体现区域经济和文化特色.编写规划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  相似文献   

2.
唐小志 《商》2014,(3):194-194
贵州由于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很多的小城镇都建立在缓坡、山腰和丘陵间。土地资源欠缺是实情,要想实现科学合理的发展小城镇,扩大小城镇的现状,在土地规划利用上就必须结合区域情况,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地方政府是小城镇建设的主体,而土地的资本转变也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如何实现贵州地方政府在小城镇建设中的利益合法化和小城镇建设用地的合理化。这是本文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商》2014,(3)
贵州由于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很多的小城镇都建立在缓坡、山腰和丘陵间。土地资源欠缺是实情,要想实现科学合理的发展小城镇,扩大小城镇的现状,在土地规划利用上就必须结合区域情况,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地方政府是小城镇建设的主体,而土地的资本转变也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如何实现贵州地方政府在小城镇建设中的利益合法化和小城镇建设用地的合理化。这是本文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孙苏茂  张遵东 《现代商业》2014,(24):155-156
近些年来贵州省通过城镇化建设,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经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等效果,达到了农民增收的目的。然而,由于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较低、城镇化建设滞后、小城镇教育发展水平较低等原因,贵州省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的效果并不明显。贵州要更好的通过城镇化建设来促进农民增收,首先,寻找适合自己的土地规模经营组织形式,提高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其次,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形成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化转移的动力机制;最后,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5.
小城镇建设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小城镇建设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小城镇建设投资环境问题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小城镇建设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小城镇建设投资环境与小城镇化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随着小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小城镇住房建设资金缺口大投资环境影响房地产业的大力发展,住宅建设对于提高农村小城镇人口向城市发展、拉动小城镇经济增长、改善小城镇面貌、增加小城镇的就业岗位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钟世臣 《现代商业》2008,(2):274-275
城市化发展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布局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没有一定比例的城市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城镇化是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城镇化建设中,要注意大城市、小城镇、农村三者的利益关系。要在整体规划上通盘考虑,统筹规划,实现整体的、长远利益;要着眼于小城镇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来进行城镇化改造;要立足于农村发展、农民富裕来建设发展小城镇;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还要根据小城镇的具体特点,注重文化建设,形成本地特色,真正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  相似文献   

7.
卢红卫 《商》2014,(5):205-205
一、引言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发展方向。土地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依托,土地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目标,还是人口集聚都必须通过土地调整来实现。而目前河北省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土地集约利用处于起步阶段,这导致了其新型城镇化水平较低。因此,提高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土地集约利用是河北省当前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8.
"中镇模式"即有机整合地理位置相接的若干小城镇,考虑各种环境关系后进行最优化的城镇人口和基础设施配置,通过整体规划规避城镇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目前,河南新型城镇化发展迅速,但是按照大城市论和小城镇模式发展新型城镇化,河南由于土地资源矛盾突出,人口资源环境约束明显,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及带动能力弱,城市形态不合理,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不适合大城市模式。小城镇模式下会使土地资源流失严重,人均成本较高,人口减少,小城镇职工经济收入低。因此,"中镇模式"是河南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然方式。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是人类文明的体现,尤其在我国当前形势下,加快小城镇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小城镇化建设可以有效促进人口向城镇的转移,缩小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差距,是实现小康社会、实现农业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0.
王强  张秋龙 《商》2014,(1):334-335
土地资源具有有限性和稀缺性,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各级地方政府面前的难题。本文以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湖南省湘潭市为研究案例,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湘潭市城镇化土地利用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运用层次分析法( AHP)测算出其城镇化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并从土地伦理学的视角给湘潭市城镇化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与城镇化之对应的问题是经济发展总量和城市人口的持续增加大幅地推动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剧增、加大了土地用地特别是耕地的压力。实现土地集约利用也为土地资源、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也要求在城镇化建设中要实现土地高效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12.
《商》2014,(1):334-335
土地资源具有有限性和稀缺性,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各级地方政府面前的难题。本文以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湖南省湘潭市为研究案例,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湘潭市城镇化土地利用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测算出其城镇化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并从土地伦理学的视角给湘潭市城镇化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已成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而土地作为稀缺资源,在城镇化进程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旧城镇化下土地利用模式滋生了部分地方政府的腐败和官僚体系,造成耕地大面积减少,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土地利用效率较低。近期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在新城镇化背景下,探析土地利用方式的现状,对土地利用模式的合理转变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城镇化正处在加速发展时期,小城镇是利用交通、通讯大动脉上接大中城市、下连各个村庄的物流、人流、信息流的集散地,因此,小城镇建设是分工社会化、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结构配套化、生活城市化的内在体系,加快小城镇建设,合理发展小城镇是一个重大的战略举措,是提高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水平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5.
当前,黑龙江省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城镇化质量不高,城镇化率提高相对较慢,小城镇建设滞后、结构不合理等黑龙江省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非农产业发展滞后,现行土地政策制约,中心城市影响力不明显等。黑龙江省应加快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小城镇发展,逐步扩大小城镇规模,加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合理布局城镇体系,从而通过城市群的建设,加快城镇化步伐。  相似文献   

16.
王建利 《商》2015,(2):79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基础;城镇化衍变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经过程。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土地资源供需不平衡问题的更为突出,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必然要求河北省在进行城镇化过程中始终坚持合理规划、高效利用土地,走土地集约利用的城镇化道路。本文针对河北省城镇化中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与提出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以发展农村经济为基础的小城镇建设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城镇发展道路,与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可以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实现社会经济增长。小城镇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密不可分。但是当前我国的小城镇建设还存在许多客观问题和不足。因此小城镇建设必须立足于农村经济发展,合理开发利用农村资源,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城镇化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西部地区城镇化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我们认为,西部地区从自身的经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选取以小城镇为重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应是"循序渐进"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9.
以农村宅基地换房的形式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流转事宜,促进小城镇建设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宅基地换房的基本构想是按照统一规划,高标准建设一批现代化、有特色、适于产业聚集和生态宜居的新型小城镇.宅基地换房要注重解决好规划环节,合理控制建设规模有计划有重点的逐步进行,注重解决拆迁及土地复垦的环节,注重解决居住环节.  相似文献   

20.
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两个重要方面,这些都与解决"三农"问题有关.长期以来.推进城镇化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互动发展机制得不到确立,呈现出诸多此消彼长的不协调态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造成城镇化发展滞后的同时.又将体制性原因和现实的种种矛盾叠加在一起,导致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相悖而行.理顺这些关系对于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发展的良性互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