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1 毫秒
1.
地震灾后住宅重建是"先生活,后生产"指导原则下恢复重建工作的首要任务。通过对"5.12"汶川地震重灾区四川安县晓坝镇农村住宅建设的分析,系统总结了乡村城镇化、统一规划住宅小区、政府规划农民自建、农民自主设计自主建设4种主要农房建设模式。总结经验,提出规划优先、政策引导、动态维护、系统工程、依靠群众等思想,强调农房建设要因地制宜、灵活机动地实施多样化模式统一协调发展,指出今后农村住宅建设主要应是对既有建筑进行改造和维护。  相似文献   

2.
汶川地震给四川地区带来重大灾害,如何运用有限的资源,使受灾的民众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生活和生产,因地制宜地进行灾后重建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以四川灾区农村产业规划重建为重点,结合目前灾后农村重建中的实际情况和问题,对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灾后重建的应用性和合理性进行了论述,试图为今后农村重建决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汶川地震对灾区的房屋造成了极大破坏,灾后住房重建工程量巨大。灾后住房重建中受灾民众的原住房土地权属与灾后重建住房的土地权属问题受到极大关注。以重灾区都江堰市为例,结合灾后住房重建土地权属问题的现状,通过分析灾后重建中的土地权属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灾后尽快明确并恢复权属、结合土地权属问题来制定灾后重建规划、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三个方面的措施来解决灾后重建中的土地权属问题。  相似文献   

4.
主体功能区建设是优化空间结构的重要途径,四川地震灾后重建是一次强制性的空间结构变迁。四川主体功能区建设和地震灾后重建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论文在分析四川地震灾后对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影响的基础上,重点对主体功能区建设促进灾后重建的路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给当地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震区灾后重建是面临的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借鉴发达国家灾后重建的经验,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灾后重建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司进行了认真研究,向国务院提出了相关建议: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根据灾区资源禀赋、地理特征、地质条件、气象气候、经济状况、社会文化环境等,借鉴发达国家灾后重建经验,建设体现生态文明的新城镇、新农村。  相似文献   

6.
灾后安居房建设项目管理与其它项目管理模式具有不同特性,本文深入分析了灾后安居房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基于项目委托代建等理论,提出了"政府主导型代建制项目管理模式",即"GCAS"模式,以及有效实施的配套机制.该模式既是地震灾后重建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也可以为国内外洪灾、雪灾等自然灾害和"常规项目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梁鹤 《资本市场》2008,(7):30-31
<正>市场面对灾后重建将做何种反应?理性预期,关注风险,寻找投资机遇。伴随着"5·12"汶川地震的余痛,灾后重建工作已经有条不紊地展开。市场上的相关话题已渐次回复到理性预期的阶段。灾后重建带来的投资机遇,除了已为前期市场广泛发掘的对行业、企业的影响外,更主要决定于国家重建计划的具体进程。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项目的建设背景,对灾后重建项目施工管理多样性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并以北川新县城行政中心工程为例,具体分析和阐述了灾后重建项目施工管理多样性评价体系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自然灾害具有巨大的破坏作用,灾后重建工作往往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公益信托作为信托的一种重要形式,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但直至"5·12"地震爆发后,中国才出现了首个真正意义的公益信托,通过探讨公益信托的发展模式及其特点,分析其在灾后重建中的重大作用,来完善抗灾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地震灾区灾后重建,财政支持是其先导力和中坚力量。本文探讨了财政支持的一些注意事项,从保障灾民的安置转移、重视住房重建补贴、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地址灾害监测、回覆生产和平抑物价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灾后重建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康渊  王军 《技术经济》2019,35(9):83
通过对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地建设问题的分析,认为保护地与乡村社区二者关系的研究是保护地建设的关键。根据对保护地与乡村社区关系的回顾,认为从空间营造的角度探讨保护地与乡村社区共生模式是解决青藏高原保护地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分析保护区与乡村社区共生关系的形成、演变机制,提出保护区与乡村社区共生界面——小流域是问题研究的重点。分析共生界面的特征,提出3种尺度的营造策略——小流域景观规划、乡村聚落重构与绿色建筑营造。流域尺度强调上游河源区的生态保护,中游河谷的生态保育和下游河口区的生态修复;聚落尺度提出将社区作为景观资源与旅游设施的重构策略;院落尺度利用绿色建筑技术营造新型民居,实现重构聚落的核心内容和小流域景观规划的重点环节,回应保护区资源环境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的矛盾关系,促进保护区与社区共生模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与经济发展模式重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推动和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进一步加快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和全面提高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综合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在促进和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域构造与产业配置结构以及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的有效转变与重建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标准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具体目标,并构建了相应指标体系,提出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乡风文明、民主管理四大目标,以此作为一级目标,分别作了细致的分解形成了三级指标体系;建立了新农村建设的标准体系,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环境整洁、住宅外观、安全设施分别建立了标准,形成了三级标准指标体系;对新农村建设的水平进行了评估,大体上分为达标、基本达标、改进和不达标等四级达标情况,并用设计的指标体系对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生态文明村的建设进行了评估,结果与表现相一致。  相似文献   

14.
农村道路生态化研究对统筹推进中国农村人居环境 整治工作、维育区域生态格局乃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 要意义。针对当前中国黄土台塬区农村道路建设过程中景观割 裂、环境侵扰和水土流失等问题,基于国内外道路生态学的理 论和实践,梳理农村道路环境及景观研究进展,厘清其景观生 态化内涵机理,从道路主体、沿线设施、路域环境、养护管理 等多维度构建黄土台塬区农村道路景观生态化改造模式。以宝 鸡市金台区北坡生态整治项目作为实证案例,总结梳理美丽农 村路绿色化营建方法举措,通过生态修复、景观重构、文化塑 造和工程建设等手段推进黄土台塬区农村路域景观生态的修复 与重塑,为营建美丽绿色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技术 支撑。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农村社区协同治理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和新型社区建设、户籍制度改革、社会组织发展和农业税费的取消,大大改变了农村基层社会的治理基础,农村社区治理方式需要创新。新的协同治理模式,要吸收社会组织参与到决策、执行、监督和服务机构中来,并且要结合农村社区的自身特点来规划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6.
邓振锋  李朝前 《技术经济》2020,39(12):79-88
工具理性导向的市场经济向乡村的嵌入导致了乡村共同体的解构,引发了共同体与自然的关系失和、乡村共同体价值认知失序及共同体转型与传承的失范等危机,乡村共同体亟待重构。罗尔斯顿的“荒野”生态哲学为乡村共同体的重构提供了契合当下生态文明建设背景的自然价值观。以“荒野”生态哲学中倡导的自然价值观作为乡村共同体重构的哲学基础,通过对乡村共同体内在价值的反思性自觉与提升,指导空间规划的“守界”实践,重构包含“荒野”的广域乡村共同体,推进荒野文明与人类文明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新农村建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新农村建设中建筑的发展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随着绿色建筑的普及,绿色建筑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广。但由于绿色建筑的特殊要求与建筑施工本身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新农村发展绿色建筑有一定的风险。在市场经济中要让绿色建筑在新农村建设中长久持续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必须对新农村发展绿色建筑的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并应用于新农村的建设中。  相似文献   

18.
喀斯特石漠化是贵州省农民生存生产环境的最大威胁,是贵州省“三农”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本文认为石漠化防治既是贵州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难点所在,也是贵州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关键。  相似文献   

19.
由政府主导的近代南京城市绿地建设始于清末,在 民国时期发展迅速,具有一定特色,值得深入剖析。结合社会 史、城市史研究方法,在由封建帝国晚期向近代都市化转变背 景下,分析当时城市绿地空间形态变化特征及其演变内生动 力。自清末至民国,规划和政策引导改变了城市绿地属性及形 态。规划上受到定量空间标准与公园系统模式等西方规划思想 的引导,城市绿地建设除了利用原有自然山水资源外,还有计 划地开展了改建与新建城市绿地。由于受到城市人口增长、交 通发展、私有土地收归国有等因素影响,城市绿地空间形态出 现新类型,且绿地空间之间联结加强,同时具有绿地总量与空 间分布变化较少、绿地类型转变较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笔者利用1992年~ 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就中国就业重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与检验.结果表明,就业重构方向与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极化负相关,就业重构速度与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极化正相关;受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水平差异的约束,就业重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极化效应大于平衡效应;在区域层面,就业重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净极化效应由大到小的顺序分别为中部、西部和东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