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镇企业科技》2009,(11):41-41
如果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的话,那么半部《论语》管企业应该是不在话下了。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从形式和内容都是可以借鉴的。  相似文献   

2.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思想家辜鸿铭说:"半章《论语》可以振兴中国!"都足见《论语》之博大精深。以笔者之小读《论语》之大,何尝不是摸象之举。然,著名学者沈善增在《心经摸象》中说:"倘若盲人能自知所摸到者只是象之局部,不执着摸到象之牙、耳、头、鼻、脚、脊、腹等即为象,则诸盲人心中合成之‘象',肯定要大大接近于真象。摸象能为接近真象作些贡献,此我愿也。我相信,只要我们真诚地寻求真理,真理必昭示于我们。"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出发,摸《论语·为政第二》,更是从单一角度摸一局部。  相似文献   

3.
智者不惑     
孔子强调:“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在这里,“知”通“智”,意思是说,聪明的人不会感到困惑,仁德的人不会感到忧愁,勇敢的人不会感到害怕。孔子认为,完美的人格应该是智、仁、勇三者的组合。《中庸》则进一步明确:“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中庸》第二十章),  相似文献   

4.
张跃华 《活力》2005,(4):151-151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作为孔子弟子记述孔子言论、行事和孔子应答弟子,以及弟子相互言论的一部书,不仅在历史上被纳入“十三经”,而且成了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济世宝典。既然如此。作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的孔老夫子在育人上有哪些思想政治原则值得我们后来的教育者汲取呢?  相似文献   

5.
景桂 《经营者》2014,(16):208-210
景柱深信,半部《论语》治天下。他每年向海马集团中层以上干部推荐一本好书,今年是《论语与算盘》,并撰写此文推荐  相似文献   

6.
《论语》中记载了孔子与弟子子张的一段对话: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相似文献   

7.
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道德经》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孔子《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参《论语》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准也?——孟轲《孟子·公孙丑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论语》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要表达的并非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相反通过对《论语》文本的分析,本文认为这句话要表达的是君臣之间互相尊重,互为前提的双向互动性。这不仅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后来士人们“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独特品格,而且在更大的程度上成就了后来士人们所具有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担纲精神。  相似文献   

9.
在学生时代我曾读过一点《论语》,尽管不少言词艰涩难懂,但总感觉有一些话语辞约义丰,甚为经典。参加工作后,虽然总是像陀螺一样忙碌,可我一直在手头放着一本简装《论语》,时不时地翻翻。“《论语》情结”贯穿在我几十年的事业之中。随着年龄和人生阅历的渐长,对《论语》中关于个人修养的精辟阐述也有了越来越明晰的体认。记得一位大家在谈企业家修养的时候,下了一长串的定语,甚是精美凝练,可我觉得它似乎是从《论语》这部煌煌巨著中撷取的几片英华。仔细翻检对照,果不其然。我于是感叹:半部《论语》治天下,其言甚是。《论语》历千年而依旧…  相似文献   

10.
我这一年来往研究日本丰田的时候,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日本企业在承继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主要关注的是两个人,一个是孔子的《论语》,另一个就是王阳明的“良知”体系。《论语》大家都知道,但王阳明的“良知”体系是什么?为什么日本人如此推崇王阳明?  相似文献   

11.
刘喆 《秘书工作》2010,(3):30-31
《论语》作为一部经典,内涵丰富而深邃。宋代理学家程子讲:“读《论语》、《孟子》,如尺度权衡相似,以此去量度事物,自然见得长短轻重。”近日,细读《论语》,感到其中的许多言论对做好协调工作确实很有启发。  相似文献   

12.
日本企业管理的成功离不开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古典思想的长期熏陶。日本企业界人士认为,日本现代企业管理与竞争是建立在《孙子兵法》、《三国演义》和《论语》的基础之上的。中国古典思想,重视人的因素,是“论述如何生存,如何增加智慧”的学说,是“实学”,完全可以用来开发人的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3.
管理不是技术,不是工具,管理是哲学,这句话是现代管理掌创始人泰勒(Taytor)提出的,如今企业管理人士纷纷热衷阅读我国古代典籍,如《尚书》、《管子》、《史记》、《论语》、《孙子兵法》等,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管理是哲学”这一定义。  相似文献   

14.
张小平 《英才》2003,(2):78-79
《联想为什么》让陈惠湘一夜之间名闻天下,并获得了“为什么先生”的称号;《中国企业批判》却招来了业内人士更多的批判及“中国企业教师爷”的讥讽;而他认为最具理性的《企业团队修炼》一书,出版时却显得相对的风平浪静、没有太大的起伏……  相似文献   

15.
“这年头,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天下无贼》里黎叔这句经典台词,和孟子提出“得人心者得天下”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人心所向,无往而不胜。  相似文献   

16.
在学生时代曾读过一点《论语》,尽管不少言词艰涩难懂.但总感觉有一些话语辞约义丰.甚为经典。参加工作后.虽然总是像陀螺一样忙碌.可我一直在手头放着一本简装《论语》,时不时地翻翻。“《论语》情结”贯穿在我几十年的事业之中。随着年龄和人生阅历的渐长,对《论语》中关于个人修养的精辟阐述也有了越来越明晰的体认。  相似文献   

17.
张国刚 《中国企业家》2007,(11):139-139
李零写“我读《论语》”,大家都充满了期待。读者记得他是《兵以诈立》、《花间一壶酒》的作者,圈内的朋友晓得他是古文献专家。各自对李零读《论语》的期待,自然有所不同。当前读者渴望“心灵鸡汤”版的《论语》。李零  相似文献   

18.
秋风 《中国企业家》2014,(5):110-111
《论语》是中国最重要的书,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书——加个之一也行,且将越来越重要。可是,《论语》该怎么读呢?有人说,孔子是微博体的发明者。的确,《论语》多为孔子回答弟子及各国诸侯、卿大夫乃至庶民的话,另有一些弟子们的话。全书共五百余段,古人称之为“章”。  相似文献   

19.
讨论“孝”的文章自古有之,《孝经》、《二十四孝》把孝道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难度,教育意义颇重,但有些做法在今天看来不可思议,如果是付诸于行动的话,确属不可取。相较之下,提倡“过犹不及”的《论语》中的孝的理念在今天看来还很有学习的必要。本文从三方面谈《论语》中孝的难与易,以求从中得到一些启发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年头岁末,中国书市上出现了两件咄咄“怪事”:《天丹〈论语〉心得》的“热”销;《老徐的博客》的“冷”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