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苹 《商业研究》2008,(6):10-14
通过机理分析,建立了汇率变化影响进出口国别结构的数理模型,计算出当汇率贬值或升值时,我国对各国出口、进口比重上升或下降,出口、进口需求价格弹性必须满足的条件。同时运用回归和弹性定义法,使用估算和精算相结合,测算了我国对五大贸易伙伴国进出口需求弹性,并将机理分析与弹性测度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协整关系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对1979—2008年度人民币双边实际汇率与美国、日本和欧盟对华直接投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美国而言,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不仅不会导致中国FDI流入的减少,反而能够促进FDI流入的增加;对日本和欧盟而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与其对华直接投资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美、日和欧盟而言,我国的开放度和政策的稳定性对它们的对华直接投资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2002~2013年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对中韩双边产品贸易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使用统计比较和GMM估计发现:(1)美元弱势调整下中国没有呈现向韩国出口产品偏转,而韩国明显增加了对中国出口产品份额。美元走弱下中国与韩国呈现较高的产品贸易互补性和较低的产品贸易竞争性。(2)美元走弱下韩元兑人民币产品实际贬值不利于中国对韩国出口产品,并没有引致中国从韩国实际进口增加。同期,美元兑人民币实际贬值既不利于中国对美国出口,也没有呈现中国向韩国出口产品偏转,并减少中国从韩国进口产品。实际汇率波动上升显著不利于中国对韩国进出口贸易,而中韩经济增长会显著地增进双边贸易。据此,建立和深化中韩自贸区来拓展贸易市场是重要的,借此扩大两国货币互换规模、创新金融工具来消减汇率风险,将会极大地提升中韩双边贸易。  相似文献   

4.
中日两国贸易不断扩大,日本在华投资结构逐渐多样化,日本国内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对产业空心化的担忧,尤其是后危机时代。文章基于小岛清的"边际产业"理论,采用1987-2012年的年日本对华FDI投资以及两国进出口商品的贸易量的数据,基于BEC将商品分五类,与日本对华FDI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然后进行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得出日本对华FDI投资与各类贸易品的长、短期关系。  相似文献   

5.
沈国兵 《财贸经济》2011,(9):63-70,135
本文基于分工模式和实证分析探究了美国对华反倾销对中国内向和外向FDI的影响。研究表明:(1)垂直分工FDI在中国建立的下游企业、水平分工FDI在中国建立的投资企业都会放大关中行业贸易逆差,引发美国上升的行业损害抱怨。结果,美国对华反倾销对这些分工FDI在中国的投资意愿产生不利的影响。(2)美国对华反倾销对中国金属制造业、化学工业、特别是纺织业对美出口及其内向FDI产生很不利的影响。2004—2009年中国制造业部门吸收的内向FDI比重出现近20%的:k幅下降,这很好地证实了基于分工模式的理论预测。(3)虽然美国对中国产品反倾销呈增加态势,但是中国企业并没有积极地采取对美直接投资的方式来规避反倾销壁垒,而是选择避税地进行外向FDI。这种对外直接投资格局很难形成中国的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进出口地区结构及其对称性问题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浩 《财贸经济》2007,(5):11-17,32
本文对1993-2004年期间我国10大进出口地区的地区结构及其对称性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在这10个地区的整体出口地区结构、整体进口地区结构及其内部的出口地区结构都不断优化,但是,其内部的进口地区结构却不断恶化;我国与加拿大的进出口对称性问题最为优化,与台湾省、香港的进出口对称性问题最为严重;美国与欧盟都是我国重要的进出口地区,但是我国与美国的进出口对称性问题比较严重。因此,我国不仅应该继续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注重实施进口市场多元化战略,还要特别注重利用对外直接投资来调节我国进出口地区结构,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7.
张颖  姜茜  廖芳 《中国物价》2010,(10):34-38
本文基于VAR模型研究2001.1-2008.12人民币汇率、FDI等因素对中美两国双边贸易的影响.以分析造成中关贸易不平衡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汇率是影响中美双边贸易的重要原因,其对进、出口的影响取决于人民币多边汇率和中美双边实际汇率的综合比较,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将减少我国对美进口并扩大对美出口.美国经济变化对双边贸易的影响非常突出。此外,国内贸易政策对双边贸易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8.
美国是世界头号贸易大国,1991年,按离岸价格统计,美国出口达4281亿美元,接到岸价格统计,进口额为4994亿美元。1990年,美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额的比重约为13%,进口额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9%。美国出口的产品主要是资本品、汽车、工业制成品和工业原材料、消费品、农产品等,进口的产品主要是原油和部分精炼油、机器、汽车、消费品、工业原材料、食品和饮料。本文将运用美国国际战略公司1993年提供的部分资料,对美国的进口商品结构作一些分析,这无疑对我国产品顺利进入美国市场,推动中美贸易的发展是有益的。 一、美国从发达国家进口的商品结构 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在经济结构上具有相似性,因而它们在争夺市场的贸易关系上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但美国从发达国家进口的商品额在其进口总额中占有很高的比重,1989年,美国从西欧各国的进口额占其全部进口额的21.5%,日本占19.7%,加拿大占18.8%,同时,美国向这些国家的出口额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是27.3%、12.1%、22.1%。从进出口贸易总额统计。加拿大是美国的最大贸易伙伴,1991年,美加贸易总额达到1700亿美元。日本在加拿大之后排第二位。  相似文献   

9.
自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出现较大波动.本文根据2005年7月至2008年10月的统计数据,运用周期波动特征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十大进出口国别贸易的周期波动性.结果显示:中国对印度、俄罗斯、韩国和欧盟进、出口贸易的波动性较大,对日本、美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地区的进、出口贸易波动性较小.另外,出口总量周期波动的原因主要来自对中国香港、日本和美国的出口波动;进口总量周期波动的原因主要来自对日本和韩国的进口波动.  相似文献   

10.
国际金融危机下由于美国进口增长速度放缓和进口结构发生变化,中国对美出口贸易增长速度放缓,出口结构发生变化,中方贸易顺差下降。后危机时代影响中国对美出口的主要因素还包括美元不断贬值,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和消费需求减少,美国贸易政策的改变和中国出口成本的上升,建议加强对美市场的调研、完善对美出口的市场监督机制和及时调整人民币汇率政策。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条件下,世界贸易不平衡成为一种常态,各国政府能够做的只能是控制不平衡程度,实现相对平衡。目前中美贸易不平衡程度较高,其基本特征是:中国对美货物贸易顺差,服务和资本投资贸易逆差;美国对华货物贸易逆差,服务和资本投资贸易顺差。在全球产业链和分工体系快速变革的过程中,过时的国际货物贸易统计体系放大了中美货物贸易不平衡程度,但仍然存在比较严重的不平衡。为了减少中国对美顺差和美国对华逆差,中国能够做的工作是:适当减少出口,合理增加进口,促进进出口均衡协调增长;美国应当做的工作是: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提高利率,减少美元发行,控制政府和居民的过度消费,提高国民储蓄率,抑制过度进口,全面放宽甚至取消对华出口管制,放开对华出口市场,增加对华出口。实现中美双边贸易相对平衡的基本条件是促进货物、服务和投资的自由贸易。没有双边的自由贸易,就不可能实现双边贸易持续的相对平衡。  相似文献   

12.
在SITC五位码3000多种产品分类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个分析进口商品结构的新框架,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国别结构进行了具体的测度,并对比分析了中国与16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相互依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2000—2010年期间,低技术工业制成品在我国进口中所占份额下降幅度最大,中等技术工业制成品所占份额上升幅度最大且成为我国第一大进口商品;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各类产品出口对中国的依赖都日益上升;与发展中国家相比,除了非资源类初级产品之外,我国其他各类商品进口对发达国家的依赖度都比较大,中高技术类工业制成品进口对日本、美国、德国、韩国的依赖度一直很大;亚太地区国家出口对中国的依赖度大于其他地区国家出口对中国的依赖度;中国进口对发展中国家的依赖度普遍大于发展中国家出口对中国的依赖度,日本、韩国对中国的出口依赖度高于中国对他们的进口依赖度,美国、德国对中国的出口依赖度低于中国对他们的进口依赖度。因此,国家政府要高度重视我国与部分国家之间相互依赖程度不平衡的进口风险。  相似文献   

13.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商品进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采用贸易引力模型,结合混合回归分析与横截面分析两种方法,对1992年至2004年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商品进出口、出口、进口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混合回归结果表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商品进出口、出口、进口的增长均存在长期且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这种促进作用存在时滞。横截面分析结果表明,每年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对于中国商品进出口、出口、进口的促进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是波动的,但从总趋势来看,这种促进作用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12月15日凌晨,美国宣布加息25个基点。当天,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开盘大跌300点,报于6.9350。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对于出口,这无疑是一种利好,可以作为促进外贸销量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尤其是在以美元为结算货币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商品出口价格竞争力得到加强,企业利润增加,促进人口就业。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也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使用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研究当人民币名义双边汇率变动时,进出口价格传递效应的动态变化,并进一步讨论中国进出口企业与东盟各国交易时的定价能力。结论显示:人民币出现升贬值变动时,进出口价格人民币汇率传递弹性都是对称的(出口时越南与泰国例外);总体来说,中国出口企业对东盟各国具有强定价能力,但中国出口企业的定价能力在2012年以后呈下降趋势(除马来西亚、新加坡外);中国进口企业对东盟各国的定价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向新加坡、马来西亚进口商品具有强定价能力,向菲律宾、泰国进口商品具有部分定价能力,向印度尼西亚进口,进口商定价能力较弱,向柬埔寨、缅甸进口,进口商定价能力很弱,向越南、老挝进口,进口商完全没有定价能力。纵向比较还发现,中国进口企业对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定价能力在2012年后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6.
李婷 《商》2013,(9):105-106
当前日元贬值态势明显,本文选取对华出口作为其传导路径,研究对华出口与日本经济增长关系,间接反映日元贬值可能产生的效果。初步得到的结果表明,依托日元贬值导致出口增加,单就对华出口而言,对日本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拉动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近段时间,人民币汇率成为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走低,自今年年初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已累计下跌超过2%,人民币可能出现五年来首次年度下跌。其影响因素有央行减少外汇干预、发达国家部分外资回流等。人民币贬值有助于增加贸易顺差,促进进口发展,同时对人民生活水平、房地产市场等有不利影响。本文主要就人民币贬值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基于VAR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动关系进行了实证考察,得出如下结论: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出口商品结构存在一定的长期互动关系,外商直接投资与初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出口存在替代效应,与初级品出口、工业品进口存在补充效应。短期内初级产品出口对对外直接投资有促进作用,对外直接投资对工业制成品进口存在正面时滞效应,对进出口商品结构则存在负面时滞效应。  相似文献   

19.
吴东 《现代商业》2013,(4):126-127
本文引入FDI集群中FDI企业群的结构,着重考察FDI来源结构对FDI出口溢出效应的影响。发现港澳台企业所占比重较大的FDI产业集群更多地通过信息渠道实现出口溢出,而其他外资企业所占比重较大FDJ产业集群主要通过技术渠道实现对国内企业的出口溢出。  相似文献   

20.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与贸易增长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是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国和外资来源国之一,研究美国FDI对中美贸易的影响,有助于中国合理制定对美国的贸易和投资政策.文章从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情况入手,重点分析了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与中美贸易的相关性及中国对美国出口增加的原因和中国从美国进口增加的原因.并从投资角度研究了中美贸易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