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家之友》2005,(10S):11-11
随着东盟进口关税的进一步下降,东盟进口的大量廉价热带水果已经给中国整个热带水果产业带来了冲击,为保障国家产业安全,国家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提出在热带水果的重要生产省份广西、海南、广东、云南及福建建立热带水果进出口预警机制,预计在2006年上半年建成。以水果为支柱产业的广西将成为该进出口预警机制运行的重要受益方。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泰两国政府今年6月18日在北京签订的"中泰关于在<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早期收获'方案下加速取消关税的协议",今年10月1日起,将实现两国之间蔬菜和水果产品的零关税.  相似文献   

3.
10月1日,中国和泰国正式实施两国间蔬菜及水果产品贸易的零关税。这是在《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早期收获”方案下,中国和东盟为加速取消关税,以实现2010年建成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这一目标而在操作平台迈出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4.
产品贸易协议的签署是贸易逐步自由化的一大体现,中国与泰国蔬菜和水果零关税协议正是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进程加快的先期成果之一。该协议不仅会为中国北方生产的水果带来一定的市场,更能为泰国的热带农产品开拓海外市场(包括中国市场以及其他国家市场)做出贡献。而且从长远来看,中泰农产品协议必将带来中国与东盟、乃至整个世界更大的合作与发展,并会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5.
正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越来越多,许多边境的海关口岸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贸易量的需求。像云南磨憨——老挝磨丁口岸,近年来常常出现拥堵滞留现象,直接反映了其通关能力的不足。近日,全国最大陆路水果进出口口岸——广西凭祥铁路进境水果指定口岸已完成升级改造。按照计划,该口岸于7月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6.
2003年6月18日,中国和泰国签署了“中泰关于在《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早期收获’方案下加速取消关税的协议”,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拉开了序幕。广西农垦处于中国面向东盟各国的前沿地域,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展自己,是广西农垦当前的重大课题。一、广西农垦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接的机遇(一)有利于广西垦区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圈。广西农垦所属企业分布于广西13个地市33个县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必将有利于“近水楼台”的广西垦区更快地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圈,通过与自由贸…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国与东盟国家水果贸易互补性强、市场潜力巨大的特点,从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起,农业展开始连续举办中国一东盟优质水果推介活动,打造中国与东盟优质水果对接的“黄金通道”。经过两年的培育,活动已成为中国与东盟优质水果的对接平台,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浙江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格局和加入WTO后对粮油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蚕桑业、茶叶、蔬菜、水果、竹笋等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记者谢青夏)“这月饼怎么一点都不腻?太好吃了!”在第十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农业展上,东盟咖啡展及食品展区、广西优质水产畜牧产品展区、中国一东盟优质水果及农产品展区……农业展九大展区,展品琳琅满目,然而记者发现,最吸引人的还是广西农业厅展厅里的深加工农产品。  相似文献   

10.
<正>9月18~21日,第1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优质水果推介活动在广西展览馆举办,各地水果会聚一堂,广西水果备受称赞。今年广西水果总面积预计达1700多万亩,产量可达1350万吨,其中柑橘产量突破500万吨,在全国排位第二;蕉类年产量320万吨,在全国排名第二位。这两大优势水果占广西水果总产的60%。对东盟有互补优势的柿子、葡萄、李、梨、桃等发展迅速,柿子产量60多万吨,列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分析了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的现状和特征 ,并对贸易的前景做了展望 ,认为中国—东盟之间的水果贸易有着许多有利条件 ,包括生产和消费的互补性 (由此导致贸易的互补性 )、便利的交通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等 ,而最大的制约因素是水果的质量问题。最后 ,为保证未来贸易的顺利进行 ,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热带水果的贸易现状及经济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早期收获计划及零关税政策的实施显著促进了中国热带水果及其加工品进口量的增长,丰富了中国热带水果消费市场,对东盟国家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影响突出,也提高了中国热带水果贸易的经济效率,但同时却成为中国与东盟贸易逆差的根源。随着低价格东盟热带水果进口量的进一步增长,中国热带水果生产及加工产业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印尼财政部最近颁布了两份决定书,宣布削减从中国进口农业产品的关税,作为实施东盟10国和中国旨在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先期措施之一。印尼财政部颁布的2004年第255号和第356号决定书已经从今年7月底开始生效。根据这两份决定书(行政令)规定,总计573种产品的关税,其中包括46种是根据印尼同中国双边协议中的产品关税,其余的527种关税是根据2002年11月4日东盟国家同中国在金边达成的协议所规定的早期收获协议。先期收获协议中包括的产品有活畜、肉类、鱼类、奶产品、其他家畜产品、蔬菜、水果和干果等。先期收获一揽子计划是东盟同中国2010年建立…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中国市场上见到来自东盟的水果已经不再稀罕了。随着合作进程的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在2010年1月全面建成。事实上,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早期收获计划的实施,中国和东盟的水果贸易已基本实现零关税,中国与东盟间的水果贸易也从最初边民肩挑式的“小打小闹”,升级为繁忙的“车来车往”。  相似文献   

15.
今年1月-5月,广西向东盟国家注册出口水果16.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60%强,水果出口拉动周边果价上扬30%左右,成为近年来全区果价稳定和上扬的重要因素。在缓解东盟水果冲击的同时,也为广西水果业发展培育了新的增长点。据业内人士估计,近年来广西水果通过海关、边贸、转口等不同渠道的出口总量已达50万吨以上。2007年,广西向东盟国家注册出口水果就达20.9万吨,连续3年实现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相似文献   

16.
广西具有东盟海陆相邻的独特优势,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合作之间存在机遇与挑战。从发挥优势、构建命运共同体、建成农产品-跨境电商平台等多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为广西与东盟之间农产品贸易合作助力。  相似文献   

17.
我国热带水果产业的基本状况和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分析了我国热带水果的生产、消费、贸易状况及主要影响因素 ,并展望了我国热带水果产业的发展前景。在生产方面 ,近几年 ,我国热带水果产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在消费方面 ,我国热带水果以鲜果消费为主 ,果汁消费成为新的亮点 ,一些品种已经成为全国性的消费水果 ;在贸易方面 ,我国是热带水果的净进口国 ,进出口市场相对集中 ;从发展前景看 ,我国许多热带水果的国际竞争力不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中泰之间水果和蔬菜产品的零关税将影响未来我国热带水果的生产和贸易结构。  相似文献   

18.
数月前,在广西南宁结束的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农业展上,来自全国各地和东盟各国的茶叶厂家及经销商,几乎占据了农产品展台的半壁江山,其中广西的茶产品也十分惹人注目  相似文献   

19.
以2006—2015年联合国贸易数据库整理的数据为基础,结合中国与东盟十国的木质林产品贸易状况,利用扩展后的引力模型,分析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测算其贸易潜力。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木质林产品贸易的进出口总额大体上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森林资源禀赋差异、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因素对中国与东盟木质林产品贸易具有正相关作用,而距离、全球金融危机等因素具有负相关作用;中国和东盟各个国家的木质林产品贸易属于"贸易开拓型",双边木质林产品还有可开发的贸易潜力空间;双边可以发挥有利因素,促进双边木质林产品贸易向更远发展。  相似文献   

20.
据我国海关最新统计,2005年前两个月,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达166.3亿美元,增长2.3.6%。东盟首次成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其实近年来中国与东盟一直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东盟一直是中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中国也一直是东盟的第六大贸易伙伴。但是中国和东盟在货物贸易发展方面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