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耿永芝 《糖烟酒周刊》2005,(8):B017-B018
酒类资深营销人求诸子这样说:单一品牌专卖店是高端品牌专属的渠道领域。对于白酒而言,传统高端名酒茅台、五粮液、剑南春在业界开设专卖店都是比较早的。现在大有风起云涌之势,据悉,酒鬼酒、国窖?1573、水井坊、汾酒、龙虎酒、金剑南等品牌在各地也纷纷试水。  相似文献   

2.
王正坤 《糖烟酒周刊》2005,(2):A018-A019
上期杂志中《五粮液、茅台直奔终端!?》一文提到,五粮液、茅台2005年的一个“工作重心”是要加强对终端的运作力度,业内认为,这种提法对整个高档酒市场必将产生深远影响,一些刚在市场上成长起来的高档酒品牌将会面临巨大压力,对于这些品牌来说,只有未雨绸缪,积极应对将要到来的老牌名酒的冲击,才有可能在高档白酒市场上站稳脚跟。  相似文献   

3.
《糖烟酒周刊》2005,(7):B032-B034
自1988年始,名酒的价格就随着市场开放的脚步一路攀升。每逢邻近春节的销售旺季,茅台、五粮液等高档白酒价格还要在平时的基础上再度小幅提高。然而,2004年春节前后市场上名酒的价格出现了反常现象,基本上与去年的价格相近,个别地方由于大型零售超市的竞争,名酒的零售价格出现了很大的价格差。正常情况下,  相似文献   

4.
《糖烟酒周刊》2005,(6):20-22
南京白酒市场是一个特殊的市场。其特殊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安徽几大白酒品牌复出后首次选择南京扎堆。通过类似的操作手法(精耕终端)取得极大的成功,南京经验随即在全国多个区域市场被复制。另一方面南京的中高档白酒(70-120元)市场发展得非常成功,这要归功于五粮春的早期拓展和安徽白酒的积极跟进。  相似文献   

5.
目前的高档酒市场可谓是潜流暗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格局演变、品牌更迭、战术转换等等正在一幕幕的上演着。《糖烟酒周刊》作为业内权威媒体,对此不能漠视:为此,我们从本期开始推出系列文章,与业内厂商、营销人土共同探讨当前高档酒竞争中的新趋势和新话题。  相似文献   

6.
7.
最近10年来,白酒产业的产品、技术、工艺没有根本性的变化,或者说变化很小,但是消费却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四大原因推动了行业进步;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要适时调整产品价格、酒度,包装要更讲究一些;区分即饮市场和非即饮市场,抓核心意见领袖。[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似乎是受水井坊影响,整个中国白酒市场掀起了一股高端争夺潮流。自水井坊以“中国白酒第一坊”的身份形象登场,并逐步在高档白酒市场站稳后,各路商家无论规模大小、竞争实力强弱都加入到高档白酒市场的竞争之中。在这一新的战场上,谁将成名,谁将获益,都还是一个扑朔迷离的未知数。综合来看,现阶段的高档酒市场正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试谈当前高档酒市场竞争的主流特征。  相似文献   

9.
黄佑成 《糖烟酒周刊》2005,(2):A020-A020
从市场上看,有中档市场强势地位支撑着的地产品牌开发高档酒已成为一种趋势。但从我们的调查来看,地产高档酒在整体上还不成气候,这不仅与企业的实力、背景以及市场刚刚拓展有关,在某种程度上与地产酒走高端是佯攻还是实战的策略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相比几年前.现在高档名酒的利润可谓是跳跃式地前进了一大步。从市场上了解,五粮液、茅台均实现顺价销售而且市场利润有明显增长,特别是茅台经销商获利更多,利润从2002年、2003年每瓶2~10元,迅速增长到2007年每瓶100元之多,这是许多人所想不到的,估计厂家也没想到竟然有此好年景。忆苦思甜不在话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糖烟酒周刊》2005,(5):B028-B029
对于高档酒来说,促销要谨慎对待。做到和品牌相匹配,要适时。适度;但是高档酒的渠道终端却是需要重点投入的环节。因为相对于低档酒,高档酒的商务功能使得消费更加集中在餐饮渠道。新型高档白酒水井坊的终端策略、尤其是在广东的终端策略是大规模的买店和包厢策略;  相似文献   

12.
吴宁 《糖烟酒周刊》2005,(39):53-53
中国是礼仪之邦,每年的节庆期间,礼盒酒都是走亲访友、高级公关的必选礼品之一。近日,笔者走访了东北、华北、华中、华南部分市场,礼盒酒的销售情况颇佳。据各地经销商介绍,由于礼盒酒特殊的公关性质。每年中秋和春节两个节日期间,礼盒酒的销量几乎占到全年销量的60%~70%。在全国各地市场上,礼盒酒名目繁多,促销形式多种多样。以下笔者就各种礼盒酒的市场状况进行了一一调查。  相似文献   

13.
14.
解新锋 《糖烟酒周刊》2007,(34):126-127
如果要用四个字来形容当前中国白酒市场的现状,“硝烟弥漫”应该是再恰当不过,从一线品牌茅五剑的高举高打,到区域强势品牌的攻城掠地,再到各地小品牌的冲锋突围,外加洋酒的逐步蚕食,无不体现出中国白酒业竞争之激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酒眼看烟     
《糖烟酒周刊》2004,(42):32-32
  相似文献   

16.
“忍看朋辈成新鬼.城头变换酒王旗。”这是时白酒市场现状的精彩描述。这种描述是形象客观的.白酒品牌就像流行歌曲一样,总是在不停的更替。然而在这“变换更替”之间总有一些品牌始终屹立不倒,他们既不是国家评定的“名酒”品牌.也不是依靠“名酒”余荫成长起来的。他们依靠的是自己的营销力、品牌力、产品力.乃至一些小小的运气,避渐茁壮成长起来.乃至成为参天大树.他们就是“民酒”。  相似文献   

17.
18.
19.
阿罗 《糖烟酒周刊》2006,(40):58-59
从近几年发展情况来看,葡萄酒企业,即使是一些全国性的品牌,其发展重心也主要集中在区域市场。张裕在山东和福建,长城在广东、华北,王朝在长三角地区优势明显。二线葡酒碍于企业规模、品牌影响、资本结构、市场网络等方面的限制,区域化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但从近些年的市场情况来看,二线葡酒区域化之路走得并不顺利,主要有以下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在目前中高档酒的餐饮终端竞争中。只有让消费者体验后,才能拉动整个市场的消费已成为一种共识。而如何做活终端,产生动销则是当前厂商们在市场操作中苦苦探求的。从笔者与众多厂商交流的情况来看,在西安市场操作郎酒的鲜晓辉经理的一些观点颇有见地,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