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悦坦 《广告大观》2005,(5):158-161
广告:不是游戏,而是“把戏” 广告“菜鸟”们如今也都已经知道,现代广告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消费者。在现代广告界,谁不在乎消费者就等于不在乎自己的腰包。于是,一时间,如何关注、讨好消费者,如何与消费者搞好关系成了广告人关注的头等大事。“百年麦肯”一再宣称:“站到消费者立场上去”,连台湾的广告“大虾”黄文博先生都承认:“广告是一种游戏,它有电子鸡一般须取悦讨好消费者的宿命,  相似文献   

2.
王强 《商》2013,(15):79-79
近些年来,无论是电影电视剧或是大型节目中,植入性广告已经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与传统广告相对比,它不是通过直接向受众推销其产品,而是运用电影或电视剧里面的人物的行为、语言来间接的向消费者传播自身产品的优势,让消费者潜移默化的接受了其商品,并且让其在选择同类商品时更加侧重植入式广告的商品。但是,由于目前没有一个对植入性广告的合理管理,使得植入式广告市场良莠不齐,使得一些真实性差推销性强的劣质植入广告给这一新兴的领域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造成了消费者对植入性广告的极大的抵触心理。本文就从多个方面浅谈植入性广告的发展现状、未来发展方向以及相应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以促进影视剧植入性广告的市场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国际     
《中国广告》2006,(2):175-176
李英爱被选为“消费者喜爱广告明星”,《广告时代》2005年五奖两报告,欧国家致力反烟酒广告。  相似文献   

4.
广告监督管理职能的逐步到位。广告发布前查验有关广告证明的程序逐步规范.有效地制止了虚假广告的发布。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在一些依据有“根”有“据”的证明材料而发布的广告中。却仍然存在着一部分虚假广告。且常常让消费者受骗上当。也让广告监督机关一时难以辨清,对此我们应小心提防。这些虚假广告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5.
《工商行政管理》2013,(5):25-27
虚假广告是广告业发展的一大毒瘤。近年来,随着传媒行业和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购物、互联网领域的虚假广告成为新的监管难题。特别是医疗、保健品、药品、美容化妆品、收藏品等领域的虚假广告,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很难判别广告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其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也大打折扣。如果消费者因误信广告而购买了伪劣、假冒商品,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严重的还可能危害消费者的生命和健康安全。本期介绍工商部门查处两个典型虚假广告案例,以供各地规范行业市场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6.
《广告导报》2004,(8):33-35
这是一个全国首次开展以好产品为基础、好广告评选为目的、以消费者投票评选为形式的广告评定大型活动(涵盖影视、平面、广播、网络、摄影广告、广告语等所有优秀作品):别于传统专业广告评选的新锐节庆---“消费者的广告节”!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消费者对广告的“真实反应”的研究,分析了原有广告效果评估方法中存在的不足,运用消费者心理学理论提出了新的效果评价模型—“真实反应”,为更有效的效果评估提供了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调查:第一,中韩两国消费者是否在影响植入式广告效果的观念上存在差异;第二,两国消费者是否在对广告的态度上存在差异;第三,两国消费者在植入式广告效果因子对广告态度的影响上是否存在差异.为此,本研究以中韩两国的消费者为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如下:第一,中韩两国消费者在影响植入式广告效果的7个因子中的6个因子...  相似文献   

9.
孔维永 《商业研究》2006,(15):209-211
“广告是一种说服艺术”一直以来是对广告发挥作用的一种通行的认识。然而广告是不可能够说服消费者的。因为在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决策中,广告只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最终让消费者采取消费行动的不是广告,而是“文化”。所以广告发挥作用的根本应该是文化示范,且这种示范提供给消费者更多的价值取向,供消费者在消费决策中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设计一则广告只有针对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想消费者之所想,才能赢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企业若想在竞争中取胜,先得征服消费者;欲要征服消费者,必先征服消费者的心。人的心理活动直接支配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怎样使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变为消费行为呢?在商品所有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以及商品品牌相差无几时,究竟是什么令广告“说服”了顾客?本文试图通过顾客心理特征及其范例的分析,阐述广告对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影响机制及原理。  相似文献   

11.
倪菲 《广告导报》2007,(2):89-92
中国电信市场多年来一直保持快速发展,而中国移动自1999年从中国电信脱离,成为独立的运营机构,多年来一直处于移动电信市场的领跑地位,受到业内外的广泛关注,移动的品牌建设及相关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随着中国移动用户数量上的快速增长以及市场的不断扩容,中国移动与消费者的关系愈加紧密。广告是品牌建设的一个重要工具。从广告学的角度看,中国移动向消费者传递产品和服务的信息主要是通过广告,而在众多形式的广告中,报纸广告以其自身的特性成为电信业广告投放量最多的广告形式;同时,消费者对广告的注意和理解,即广告的传播效果,又与广告的表现手法等因素密切相关。由此可见,对中国移动报纸广告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很有必要。本文主要通过对6年来中国移动“全球通”报纸广告系统的内容分析,来考察广告的变化规律和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2.
媒介广告一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了大量有益的商品、服务信息。另一方面也掺杂了大量的虚假违法广告,加强广告监管,遏制虚假违法广告是加强广告监管,遏制虚假违法广告是大众传媒维护自身形象、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当务之急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3.
消费者对事物接受程度的差别是很大的,而构成这种差别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消费者心理上的差异性。作为广告受众的消费者究竟是怎样认知和接受广告的,能否准确的把握广告内容,直接关系到广告活动的根本目的——销售能否实现。企业在策划中要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观念,注意创造热点,引导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向有利于营销的方向发展,通过对市场和消费者潜在心理因素的研究,设计完美的引导型策划,将潜在的市场需求转化为实际的购买力。  相似文献   

14.
李光斗 《广告导报》2004,(7):149-149
广告的浪费已成为企业最大的浪费。因此,要想广告有效到达目标消费者的心灵,一方面要求广告创意的突破,同时必须坚持广告聚焦法则。不进行广告聚焦,很容易造成广告投放的低效、广告支出的浪费。广告投放了不少,品牌价值也得不到充分的积累,品牌竞争力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孙波  粟娟 《商业文化》2004,(B09):56-57
比较广告就是要比较广告中的产品跟其它同类产品的异同,以突出产品某方面的特性,并向广告受众展示这些不同点带来的不同结果,诱导他们对广告产品产生好感,使受众接受该品牌,从而发生购买行为。比较容易显示出产品的优点,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6.
《工商行政管理》2014,(8):53-53
市场主体受利益驱动,广告违法行为屡禁不止。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广告市场活动主体的一大特征和目的,但在利润的追逐过程中,少数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却背离了应有的诚实信用的行为准则,为牟取不正当利益,不择手段发布虚假违法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侵害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17.
王天成 《消费导刊》2014,(4):155-155,159
论文对广告文化从益与害、利与弊两个方面阐述其对人们思想观念和社会机体的影响及作用:优秀广告是以丰富文化内涵和强烈艺术力量感染受众、吸引消费者、打动人们心灵的健康高雅文化,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升华人们的价值取向、文化品位和艺术品位;广告的商品性属性,决定了广告文化的“先天不足”;从三个方面剖析广告文化的负面影响和毒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富论     
《中国广告》2011,(5):150-150
我们正经历着大变革.只模仿原有的东西,看着身后,你是不能向前走的。如今消费者24小时都被广告包围着,但得益于网络工具,他们被赋予决定产品生死的权力,从被动的消费者变成参与性的,因此墨守成规的广告模式会越来越失去效用。 ——法国哈瓦斯广告集团灵魂人物雅克·塞奎拉谈广告创新  相似文献   

19.
胡凯 《中国市场》2014,(34):22-23
广告本是商品生产者为了达到销售的目的而发起的一种产品宣传活动,其核心特征的商业性。然而,随着各种商品广告在媒体上大展拳脚,广告所产生的影响已经不局限于商业领域,而是在文化领域显示出其强大的再生能力。广告除了在向消费者传递最新、最优的产品咨询外,广告中所传达出的文化还潜移默化地引导着消费者的价值观念。本文以男女化妆品为对象,针对不同性别消费者的心理和审美诉求,对男女化妆品广告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李红琳 《消费导刊》2009,(5):207-207
鉴证广告即广告主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央及他人以言词或其他方式进行推鉴、保证之广告。鉴证广告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广告主与消费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鉴证广告存在的主要瑕疵即欺诈消费者,判断是否欺诈消费者的主要因素是鉴证者的鉴证行为是否误导消费者。误导产生的主要因素有:广告主和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巨大的经济收益对鉴证人从广告中"寻租"产生了诱因;我国现行立法存在缺陷,信用环境的缺失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