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连续多年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伴随着外汇储备量的不断增长。2012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量达到33115.89亿美元。首先,本文对外汇储备增长和通货膨胀进行理论分析;其次,在VAR模型内运用单位根、协整、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时间序列方法对2001-2012年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外汇储备增长是通货膨胀的因果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对阿格沃尔模型的改进及运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我国外汇储备的大幅增长再次引起了国内外经济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阿格沃尔模型的推导过程入手,对运用阿格沃尔模型测算目前我国适度外汇储备量存在的局限性加以说明。然后,根据我国国情对阿格沃尔模型做了改进,并运用改进后的阿格沃尔模型对近几年我国的适度外汇储备规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试论我国外汇储备的过剩及其运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孔立平 《新疆财经》2006,(1):44-46,64
到2005年9月底,中国(包括内地和香港)已超过日本首次成为世界外汇储备第一大国。本文通过对我国外汇储备过剩现象以及目前我国外汇储备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化解我国激增的外汇储备以及过剩外汇储备运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8年以来,次贷危机逐步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遭遇了经济"滑铁卢",金融危机对我国外汇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我国规模巨大的外汇储备的影响.文章首先分析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其次通过建立模型测算我国外汇储备的合理区间;再次从外汇储备的运用两方面对外汇储备规模管理提出一些建议,旨在促进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合理调整.  相似文献   

5.
陈艳 《湖北经济管理》2008,(14):142-144
文章首先对于外汇储备进行概述,分析了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含义.结合我国外汇储备的实际情况,对我国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进行分析。通过指标分析得出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过度的结论。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度量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模型,该模型取外债余额、外商直接投资、全面进口额作为自变量.根据丰富的历史数据计算出了我国1994年至2006年13年间外汇储备规模的理论值。最后提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基本思路以及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睿倪 《北方经济》2009,(24):23-24
本文以阿格沃尔模型为基础并对其加以改进,建立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模型,对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外汇储备规模进行实证了分析,得出1994-1995年我国外汇储备量不足,1996-2001年外汇储备量合理,从2002年开始外汇储备量过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我国外汇储备适度状况定量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随着我国外汇储备逐年攀升,目前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外汇储备是否适度引起了经济学界的争论。本文通过IMF衡量国际储备是否充足的3个定量指标对我国外汇储备适度状况进行了分析,得出我国外汇储备是适度的结论。文中还详细分析了影响我国外汇储备增量和规模的主要因素,并结合模型对外汇储备管理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8.
乔娜 《湖北经济管理》2009,(20):158-160
本文基于时间序列的Gramer分解定理,利用我国就业人数1978年到2007年的历史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建立确定性趋势模型和ARMIA模型的组合模型。最后得出组合模型能够很好的预测我国的就业人数,然后运用模型对我国就业人数进行短期预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中外研究比较分析,直接从国际收支平衡表来衡量外汇储备的变化,选择我国相关数据,构建VAR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寻找各因素和外汇储备的相关性,分辨影响外汇储备的短期因素和长期因素,并分解各个因素的贡献程度。研究发现,国内生产总值对外汇储备有长期影响,其贡献度随着时间加大;外商投资回报率和净出口值对外汇储备有短期影响,其贡献度很大;人民币汇率和人民币利率也是引起外汇储备变动的短期因素,但由于其传导机制长,贡献度较小。  相似文献   

10.
外汇储备有利于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干预外汇市场,维护本国汇率的稳定,防范和化解外汇投机等金融风险,是一国经济实力和金融实力的向征。但是,过多的外汇储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以及其他的负面影响。因此,保持适度的外汇储备规模对一国经济至关重要。本文首先简单比较了现有的,被学者广泛应用的外汇储备需求模型,然后介绍了成本收益理论的经典——Agarwal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局限性,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对该模型进行修正并应用于估算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最后得出结论,并针对我国目前的过高外汇储备水平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受我国出口水平、外商直接投资、货币供给、汇率、外债规模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的经济数学计量方法建立了我国外汇储备的计量模型:ΔRE=f(ΔEX,ΔM2)。并运用我国1985~2003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这一模型,证明了该模型可以通过实践的检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了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有效的经济预测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可以采用结构时间序列模型对经济进行预测。时间序列模型当中所得到了指标都是不可观测的变量,因此,我们不能使用回归分析这一方法,所以,在对时间序列模型进行解答时,我们要采用一些科学、有效的方法。我们通过不同的结构时间序列模型可以准确的预测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GDP等,保证了经济预测结果的准确性。本文主要对时间序列在经济预测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探究。  相似文献   

13.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承接了国际产业转移并开始了经济高速发展,大量外资流入我国境内。在国际分工的大背景下,致使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快速上升。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的原因类似,在我国制定引进外资政策时不仅考虑吸引资金流入,而且期望能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科技技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FDI在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不仅对FDI和外汇储备的管理水平起到积极影响,同时具备积极的实践价值以及理论意义。文章结合ARIMA模型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适度性和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水平被FDI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变量明显影响,加强对FDI的管理能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适度性的控制有着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11年末,我国外汇储备已高达31811亿美元。如何合理控制外汇储备的规模,如何对外汇储备进行积极管理,如何运用超额外汇储备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如何维护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已是应对外储严峻风险的形势所需。巨额外汇储备存在的风险从我国外汇储备配置的形式看,外汇储备的一半左右都配置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国债上面。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官方外汇储备币种构成(COFER)数据库,在向IMF汇报的国家外汇储备资产构成中,截至2010年底,61%投资于  相似文献   

15.
ARIMA模型是一类精度较高的时间序列短期预测模型,本文借助于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对我国2010年5月到2012年7月PPI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了ARIMA(0,1,1)模型,并对未来我国PPI的走势进行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6.
陈晋玲 《北方经济》2006,(10):79-80
为了反映出口增长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影响,以影响外汇储备规模的出口额、进口额、外商直接投资和外债余额作为外汇储备的影响因素,运用Eviews软件对1984-2004对两者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对1984-1993年和1994-2004年两个期间的统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适度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持有合理的外汇储备规模,是国民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应用改进后的阿格沃尔模型对我国1996-2005年的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进行测算,根据测算结果对超额的外汇储备进行持有成本分析,最后从减少外汇储备存量和降低增量两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对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行预测。再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中的时间序列模型(ARIMA),对我国2015各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行预测。通过对比两种预测方法,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结果较为准确,可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研究外汇储备的影响因素离不开一些基本的经济变量.一般都把外债余额、经常项目和外国直接投资这三个指标作为影响外汇储备的基本因素,应用OLS分析法,借助spss软件,构建我国外汇储备影响因素的实证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得出三个指标对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选取2005年5月到2011年6月的月度数据,运用VEC模型对外汇储备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外汇储备是通过宏观层面的流动性对股市产生影响,外汇储备和货币供应量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均比较小,主要原因是其传导机制比较复杂,且我国对信贷资金流入股市采取十分严厉的限制。相应地,文章提出了加强对流入股市热钱的监管;加强非流通股股东解禁的管理;深化一级市场改革发行制度,积极发展债券、期货等资本市场;完善宏观调控手段以及坚持严格信贷资金流入股市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